防三高,少吃肉?錯,這樣反而老得快!

很多人都聽過這種說法:中老年人要少吃肉,肉吃太多會導致三高。其實,這是錯誤的。中老年朋友如果不注意營養均衡,拒絕吃某些食物,反而容易加快身體器官功能衰退。營養專家說,中老年人應該吃肉,只是吃法要注意。

吃肉並不會導致膽固醇上升

如今,網上關於肉吃太多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三高等可謂鋪天蓋地,這讓老年人對吃肉導致血膽固醇升高的擔憂更強烈。

實際上,肉類中的膽固醇對於升高人體膽固醇的作用並不大。人體內的膽固醇有兩個來源,大約70%~80%由肝臟合成,只有很小一部分是來自飲食。


而且,食物中的膽固醇其實是一種脂類,它是我們人體所需要的一種營養物質。它是人體細胞膜的主要成分,也是合成維生素D、膽汁和部分激素的材料。


食物中的膽固醇對血液中的膽固醇的影響並不大,不用過於擔心食物中的膽固醇,更不要以為吃肉就會導致膽固醇高。

吃肉,該注意的是脂肪

雖然肉類中的膽固醇不用太擔心,但很多膽固醇豐富的肉類,尤其是紅肉(豬肉、牛肉和羊肉),依然要少吃。這類肉中的脂肪裡往往含有大量不利健康的飽和脂肪。所以,吃肉應該儘量吃瘦肉,少吃肥肉。

老年人少吃紅肉,儘量吃白肉

老年人的蛋白質合成能力降低、蛋白質利用率低,所以建議儘量選擇優質蛋白質,主要是少吃紅肉,儘量吃白肉。

白肉

魚肉、禽肉為首選

  1. 白肉一般指禽類及水產品類的食物。
  2. 魚肉、禽肉是老年人的首選肉品,它們的脂肪含量低,肌纖維短、細、軟,更易消化吸收。建議每日的攝入量為50~100g。
  3. 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多選擇一些海魚和蝦,增加優質蛋白和ω-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取。
  4. 每週也可適量食用一次全血製品(如鴨血),也含一定量鐵元素。

紅肉

多吃瘦肉,少吃內臟

  • 紅肉包括豬、牛、羊、馬、驢等家畜的肌肉、內臟及其製品。
  • 建議每天的紅肉總量控制在50g。
  • 紅肉含脂肪較高,應儘量選擇瘦肉。
  • 建議每週只吃1~2次動物內臟,每次吃50g。

老年膳食“十個拳頭原則”

我國老年人膳食寶塔對每類食物每天的攝入量都做了推薦。但這裡面的各項數據確實比較細,不好記憶。因此,我國營養學會還概括了“十個拳頭原則”,即“肉:糧:奶和豆:菜果 = 1:2:2:5”(以重量比計算)。建議老年人經常根據自己拳頭的大小來粗略估計每天各類食物的進食量(烹飪前的重量):

  • 不超過:一個拳頭大小的肉類(包括魚、禽、蛋、肉)。
  • 相當於:兩個拳頭大小的穀類(各種主食,包括粗糧、雜豆和薯類)。
  • 要保證:兩個拳頭大小的奶、豆製品(各種奶製品、豆製品)。
  • 不少於:五個拳頭大小的蔬菜水果。

希望大家糾正錯誤的吃肉觀念,合理膳食、均衡營養!

防三高,少吃肉?錯,這樣反而老得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