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久不得愛,都有這3句“抱怨”,是時候滋潤一下了

結婚多年,似乎婚姻早已不堪重負,指不定哪件小事就會成為壓垮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

“結婚多年後,我們之間,總是暗流洶湧,指不定因為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兒,我就能發火,她也不是吃素的,能和我吵個歇斯底里……我到底怎麼了?”

這是胡先生的困惑。他作為一箇中年男人,公司不景氣,隨時面臨被裁員的可能性;婚姻也不是避風港——他們的爭吵總來的莫名其妙。

比如一次,胡先生和妻子坐在一桌吃晚飯,妻子給他夾菜。左一筷子豬柳,右一筷子茼蒿,嘴裡還唸唸有詞:“葷素都來點,營養才均衡……”

女性久不得愛,都有這3句“抱怨”,是時候滋潤一下了

胡先生卻莫名火起:“你能不能吃你自己的?我又不是不會夾!”妻子明明是在不厭其煩地關心他,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句話噎的相當委屈,於是不甘示弱的一摔筷子,兩人就吵起來了。

再比如前不久的一次爭吵。妻子在她的單位內部晉升,公司要她出一份文章,妻子把這份任務交給了胡先生。胡先生認真的查閱資料,統計數據,熬夜給妻子趕出來了一份相當專業的文章。

妻子看了,卻不置可否的一笑:“應付一下得了的事情,你非要搞得這麼認真?傻子!”

妻子不止一次叫胡先生“傻子”,這是他們二人之間特有的親暱,胡先生也並不排斥。但是這次胡先生卻突然生氣了,當機立斷刪除了這篇文章,然後氣勢洶洶的對妻子說:“應付一下?那你自己弄吧!”

這樣的事情多了,妻子受盡委屈,甚至一度打起離婚的念頭;胡先生也很無助,他完全不能理解自己的行為。無奈下,胡先生只好找到我們尋求幫助。

女性久不得愛,都有這3句“抱怨”,是時候滋潤一下了

婚姻裡,很多看似莫名其妙的火氣,其實都能從自身找到原因。

就好比胡先生,看似莫名其妙的對妻子發脾氣,其實與他自身的“無能感”有著脫不開的干係。

其實那段時間,胡先生所在的公司整體業績下滑,他揹負著隨時有可能裁員的壓力——這就是典型的“中年危機”因此,壓力下胡先生開始產生自我否定,認為自身能力侷限導致了種種問題,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無能感”。

胡先生並沒有意識到自我的“無能感”,但是當妻子的言行誘發了他的“無能感”時,胡先生就會被激怒——

比如當妻子給他夾菜,其實是在關心他,但是卻傳導出胡先生是需要被特別照顧的,繼而刺激了胡先生的“無能感”,引起一番爭吵;

女性久不得愛,都有這3句“抱怨”,是時候滋潤一下了

再比如,胡先生熬夜認真給妻子寫文章,妻子說“應付一下得了”,其實是心疼胡先生的付出和犧牲,然而卻傳導出胡先生的付出是不必要的,繼而刺激了胡先生的“無能感”,因此胡先生才感到憤怒。

如果你和胡先生有相似的感受,其實很有必要自我檢測一下,對方無意識的言行,究竟刺激到了你的哪根“神經”,才導致婚姻矛盾的產生。儘早發現,才能儘快解決問題,解除婚姻的警報。

婚姻裡,一言不合就被挑起怒火,引發激烈的矛盾?其實你的身上,有一些連你自己都不知道的“心理按鈕”。

想要解決婚姻中的那些無端爭吵,首先就應該擺脫那些隱形“心理按鈕”。學會自我認知,增加自我察覺意識,是轉變的第一步。在婚姻相處中,當察覺到自我情緒的波動、爆發時,不僅需要增強情緒管控力,還需要反省自身,判斷自身情緒波動的由來。

爭吵從來不是正確的溝通之道,爭吵只能引爆矛盾,使局面失控。因此,認知自我後,學會正確表達自己的需要和內在感受,也是你需要學會的。通過高效溝通,讓對方察覺你的情緒波動由來,換取對方的理解,拉近夫妻關係的同時,也避免了矛盾升級。

理解是相互的,認知自我的同時,也需要學會認知對方。把控對方心理,衝突時摒棄一味從自身角度出發的固化思維模式,轉換思維去理解對方的感受與情感需求。嘗試理解與調和,能夠增強彼此的認知,使親密關係更加鞏固,如此,婚姻才能逐漸迴歸正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