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锦衣卫的设立是明朝统治者不自信的体现

文|白茅如玉

飞鱼服,绣春刀,上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锦衣卫是《绣春刀》里的沈炼。张震饰演的沈炼,身上有侠义,有荷尔蒙,将锦衣卫的杀伐果决展现得淋漓尽致。

《锦衣之下》:锦衣卫的设立是明朝统治者不自信的体现

没想到在电视剧《锦衣之下》中,再一次被穿着飞鱼服的锦衣卫陆绎圈粉。

《锦衣之下》讲述了锦衣卫经历陆绎和六扇门捕头袁今夏及其他正义人士合力扳倒奸臣严世蕃,铲除整个严党的故事。

《锦衣之下》:锦衣卫的设立是明朝统治者不自信的体现

01 锦衣卫,是明朝时期的特务部门

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锦衣卫的主要职责是“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

  • 侦查、缉捕、审问是锦衣卫的日常工作

锦衣卫主管诏狱,其日常工作就是根据皇帝的命令调查事情真相。锦衣卫直接对皇帝负责,其最高首领叫指挥使,由皇帝亲自任命,一般是深受皇帝信赖的武将。

《锦衣之下》:锦衣卫的设立是明朝统治者不自信的体现

在《锦衣之下》中,陆绎的父亲陆廷是锦衣卫指挥使,贴身跟在皇帝身边,他既是皇帝的倾听者,又是在皇帝心里存疑时,替他安排调查清楚的人。

陆绎就是听从父亲命令,四处调查真相,从而搜集到了许多严世蕃及其同伙的罪证,为他最后彻底铲除严党打下基础。

锦衣卫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 获取情报,查明敌情,策反敌军,暗杀是锦衣卫在特殊时期的工作

在《绣春刀2》中,锦衣卫随身携带记事本,用以记录所见所闻中有怀疑的地方,或罪证。

《锦衣之下》:锦衣卫的设立是明朝统治者不自信的体现

沈炼和凌云铠奉命暗杀涉嫌传播反动思想的画家北斋先生,为了救北斋先生,沈炼杀了同僚凌云铠,并烧毁了他身上的记事簿。记事簿的失踪,成了沈炼被怀疑的重要证据。

记事簿,是锦衣卫搜集情报的工具。

除了以上两大功能,锦衣卫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是给皇帝守卫值宿,保护皇帝的安全。

从锦衣卫的主要职能可以看出,其实锦衣卫就是明朝时期的特务机构。

02 历史上的锦衣卫组织机构设置和影视人物

  • 组织机构

历史上锦衣卫的最高首领是指挥使,只有一人。其下按等级从高往低设有指挥同知两人;指挥佥事两人;镇抚使两人;十四所千户十四人;还有副千户、百户、试百户、总旗、小旗等。

《锦衣之下》中,陆绎的父亲陆廷是锦衣卫指挥使,也就是最高首领;陆绎是锦衣卫佥事,在锦衣卫中算是较高的官职了。

《锦衣之下》:锦衣卫的设立是明朝统治者不自信的体现

虽然影视作品中对锦衣卫制服的概述大多为飞鱼服,实际上锦衣卫有三种高级官服,分别为蟒袍、飞鱼服和斗牛服,且这三种官服只有高级官员才能穿,都是皇帝赏赐,穿着这三种官服,都代表着无上荣宠。

《明史·舆服志》:“宦官在帝左右必蟒服,……绣蟒于左右,系以鸾带。……次则飞鱼……。单蟒面皆斜向,坐蟒则正向,尤贵。又有膝襕者,亦如曳撒,上有蟒补,当膝处横织细云蟒,盖南郊及山陵扈从,便于乘马也。或召对燕见,君臣皆不用袍而用此。第蟒有五爪四爪之分,襕有红、黄之别耳。”

  • 历史人物

1、《锦衣之下》陆廷,原型是嘉靖时期的锦衣卫指挥使陆炳

陆廷,在电视剧中是嘉靖时期的锦衣卫指挥使,陆绎的父亲,曾在大火中救过皇帝朱厚熜的命。

《锦衣之下》:锦衣卫的设立是明朝统治者不自信的体现

陆廷为官一生谨言慎行,在皇帝面前做忠实的听众,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只会附和和恭维皇帝。

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即便有不法的事情在眼皮子底下发生,只要没危及他的家庭和官职,有能力也不会阻止。因此眼睁睁看着沈炼被害。

他因私人恩怨记恨首辅夏然,因此协助严嵩设计诬陷夏然,导致夏家被灭门。

在临终之前,陆廷深思己过,说出真相,并为夏家写了昭雪书,叮嘱袁今夏为了稳妥,最好换了皇帝后再递昭雪书,才能为夏家洗清冤屈。

《锦衣之下》:锦衣卫的设立是明朝统治者不自信的体现

在历史上,救过明朝嘉靖帝,在政治斗争中设计助奸臣严嵩除去首辅夏言的锦衣卫指挥使叫陆炳。

陆炳的母亲是明世宗朱厚熜的奶妈,从小他就跟随母亲出入后宫,大一点后就跟在世宗身边随侍,可以说是皇帝的发小,所以世宗信任他,会和他说心里话。

十几岁开始,陆炳就在锦衣卫中任职。22岁,他考中了武进士,被任命为锦衣卫副千户;26岁,父亲去世,他世袭官职,变为指挥佥事。

《锦衣之下》:锦衣卫的设立是明朝统治者不自信的体现

嘉靖二十一年,壬寅宫变,行宫起火,众官员慌乱失策,找不到世宗。陆炳闻讯救驾,撞开宫门将世宗救了出来,从此以后世宗更加信任陆炳,视其为心腹。

陆炳35岁正式升为锦衣卫指挥使,锦衣卫在嘉靖时期达到权势鼎盛。

《明史》:炳任豪恶吏为爪牙,悉知民间铢两奸。富人有小过辄收捕,没其家。积赀数百万,营别宅十余所,庄园遍四方,势倾天下。时严嵩父子尽揽六曹事,炳无所不关说。文武大吏争走其门,岁入不赀,结权要,周旋善类,亦无所吝。帝数起大狱,炳多所保全,折节士大夫,未尝构陷一人,以故朝士多称之者。

陆炳处事圆滑,不会在明面上得罪别人,所以同朝为官的阁老严嵩、夏言都喜爱他。

陆炳实则为人较腹黑,擅长扮猪吃老虎,为立官威,保官职,他在政治斗争中左右逢源,铲除异己,凭着世宗的宠爱树立了自己的威望,又利用锦衣卫的权势为自己积攒了大量财富。

《锦衣之下》:锦衣卫的设立是明朝统治者不自信的体现

陆炳从明世宗的儿时玩伴起步,依靠救世宗于火海的功劳得到世宗的恩宠,逐渐成为朝野中的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先后令内阁首辅夏言、大将军仇鸾两人身首异处,其后又成功弹劾司礼监宦官李彬。 在他屡起大狱之后,朝野上下都敬畏他。当时,不管是吏部、兵部的官员升降,还是户部、工部的收付结算,乃至刑部的审讯断案,都要经过他的裁决;朝廷有一半的言官都是他的门生。《明史》因此称他“势倾天下”。而明世宗多次制造大案,陆炳又常保护一些人,礼贤下士,不曾陷害一人, 因此朝中人士多称赞他。——百度百科

陆炳51岁时在任上猝死,世宗悲痛,亲笔写诏书,称赞陆炳忠心为国,尽忠职守,追授他为忠诚伯,谥“武惠”,并以皇帝的规格赐他祭品,还让兵部任命他的儿子陆绎为锦衣卫指挥佥事。

2、《锦衣之下》陆绎,原型是明朝嘉靖时期锦衣卫指挥使陆炳的第三子陆绎

陆绎,在电视剧中是锦衣卫指挥使陆廷的独子。原官职是经历,后因协助剿灭倭寇有功而升为指挥佥事。

《锦衣之下》:锦衣卫的设立是明朝统治者不自信的体现

陆绎深情且专一,聪明而细致,身为大丈夫,能屈能伸。在他抽丝剥茧般的调查下,一步步掌握了严世蕃的罪证,并在一众同道的建议和辅助下终于彻底扳倒了大奸臣严世蕃,扫除严党。

他为了爱人,可以放弃生命;他为了朋友,可以舍身忘我;他为了正义,奋不顾身,仗义执言,公然和自己的父亲陆廷反抗。

最终,他如愿让严世蕃伏法后,又舍弃自己,不惜开罪皇帝,终于为爱人袁今夏的家族沉冤昭雪。

《锦衣之下》:锦衣卫的设立是明朝统治者不自信的体现

历史上的陆绎,是明朝嘉靖时期锦衣卫指挥使陆炳的第三子,在父亲陆炳去世后才被世宗授意兵部任命为锦衣卫指挥佥事,算是袭官。

历史上的陆绎记载不多,也许这正为以他为原型创作文学和影视作品提供了遐想的空间。

《锦衣之下》:锦衣卫的设立是明朝统治者不自信的体现

陆绎的官职最高升到了锦衣卫都指挥,他还在严世蕃伏法后收养了他的儿子严绍庭。

隆庆元年,明穆宗追查陆炳罪责,陆家被抄家,陆绎被削职为民,遣返原籍。万历三年,在张居正等人的帮助下,陆家被平反,免罪。

3、《绣春刀》沈炼,原型是明朝嘉靖时期的锦衣卫经历沈炼

电影《绣春刀》系列里的沈炼是大明锦衣卫总旗,他因喜欢北斋的画作而帮助北斋逃亡,从而被陷害、追杀。

《锦衣之下》:锦衣卫的设立是明朝统治者不自信的体现

他爱恨分明,为人仗义,只想过平反的日子,却在官场的政治斗争中沦为牺牲品,招惹杀身之祸。

历史上的沈炼当过县令,后因生性耿直,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看不惯官场的龌龊斗争而被贬职为锦衣卫经历。

沈炼嫉恶如仇,是弹劾严嵩的勇士。他以“十罪疏”(专擅国事、贪污纳贿、卖官鬻爵、妒贤嫉能、箝制谏官等十大罪状)弹劾严嵩,被处以杖刑,谪居保安州为民。

《锦衣之下》:锦衣卫的设立是明朝统治者不自信的体现

沈炼在塞外,却仍以骂严嵩父子为乐,还以李林甫、秦桧、严嵩的像作靶,让人日日练射。严嵩知道后大怒,视他为眼中钉,终设计使人诬陷并杀害了沈炼,连他的两个儿子也没放过。

王世贞所作《沈青霞墓志铭》云:沈公少而读书有异质,从故王伯安先生游。先生一再与语,即奇之曰生千里才也。王伯安者,王守仁也,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士,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为中国历史罕见之全能大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沈炼跟从王阳明游学,深受其心学影响,而且能获王阳明“千里才”之赞者,殊非易事。

沈炼是军户出身,又擅长读书,能文能武,忠诚刚直,原本应是治国的良才,却因奸臣陷害,报国无门,最终惨遭杀害。

《锦衣之下》:锦衣卫的设立是明朝统治者不自信的体现

沈炼被贬职到锦衣卫的时候,当时的锦衣卫指挥使陆炳是看重他的,对他也不错,无奈陆炳为人圆滑,与严嵩父子交好,不愿为了沈炼得罪他们,因而明知沈炼被陷害,却袖手旁观。

严嵩垮台后,沈炼的冤屈终得平反,被追赠为光禄少卿,其子沈襄被封官。

03 锦衣卫的设立其实是明初统治者不自信的表现

明太祖朱元璋当初设立锦衣卫,说是为驾驭不法群臣,其实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并搜集证据逐一铲除那些帮助他建立大明王朝的功臣。

刚当上皇帝,朱元璋内心不安,认为那些一路辅佐他走过来的人不好驾驭,能帮他当上皇帝,当然也能联合在一起把他从皇位上拽下来,辅佐别人当皇帝。

《锦衣之下》:锦衣卫的设立是明朝统治者不自信的体现

为了坐稳皇位,他只能铲除这些人,于是锦衣卫诞生了。

朱元璋让锦衣卫暗中查访,罗织罪名,最后根据锦衣卫找来的所谓证据大肆逮捕,动私刑。

成立之初,锦衣卫就为朱元璋办理了“胡惟庸(丞相)案”和“蓝玉(将军)案”。

《锦衣之下》:锦衣卫的设立是明朝统治者不自信的体现

在朱元璋的默认下,锦衣卫犹如拿到了尚方宝剑,肆意妄为,明朝的开国功臣纷纷被清洗,所剩者寥寥。

功臣除得差不多了,朱元璋再以锦衣卫乱用私刑,胡作非为为罪名取消了这一组织。

直到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得皇位后,为了监管百官,又恢复了锦衣卫。

锦衣卫的设立,其实是明朝皇帝多疑并且缺乏自信的体现,他们缺乏的是对自己统治力的自信。

随着明朝历史的发展,可以看到,凡是皇帝软弱无能,多疑又缺乏自信的,就只能依赖锦衣卫和宦官,于是锦衣卫和东厂的权势就鼎盛。比如明宪宗、明英宗、明武宗等;凡是皇帝自信,有治国之才的,锦衣卫的权利则会被压制,比如明宣宗、明穆宗、明神宗等。

明成祖朱棣虽然是一位明君,但他的皇位毕竟得来“名不正言不顺”,许多官员颇有微词,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因而恢复了锦衣卫,依赖锦衣卫扫除异己,这也是对自己的统治力不自信的表现。

-end-

(本文系白茅如玉原创,今日头条首发,转载请联系作者,欢迎转发。文中所有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联系即删。)

白茅如玉,80后创业者,愿意和你们一起分享身边的故事,探讨生活的奥秘。关注两性话题、婆媳关系、婚姻生活,喜欢我的文字,可以留言互动,你们的转发和关注都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锦衣之下》:锦衣卫的设立是明朝统治者不自信的体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