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消除火情管控“盲点”

近日来四川凉山西昌的一场森林火灾引发了各地广泛关注,也为今春的森林防火工作提前敲响了警钟,广大基层干部枕戈待旦,早早投入防火一线,守春耕、备清明,强化火源管控,全力消除火灾隐患,在广大农村地区、山野林地间构筑了一条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据相关统计,2010年至2019年,全国已查明火因的森林草原火灾中,由人为原因引发的占97%以上,其中祭祀用火、农事用火、野外吸烟、炼山造林分列前4位。因此,强化人为管控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农村一线,做好细小严密的群众工作被认为是斩断火源的关键发力点。严峻的防火形势对基层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制定一套因地制宜的群众动员方案,能够很好地助推群防群控体系的有效落实,消除在火情管控中的行动“盲点”。

发挥支部作用,消除认识“盲点”。在各地开展的防火工作中,各级党支部作为一方阵营,既是参与政策执行的战斗堡垒,也是本辖区网格化管理的核心点,作为被当地群众熟知并推选的村两委成员只有对辖区、村民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才能统筹做好重点区域、重点人员、重点部位的排查登记,才能进驻人员开展宣传消除群众认识盲点。

发挥党员作用,完成“实战”考验。基层工作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锤炼,除了强化宣传引导提高百姓防火意识,最重要的还是要在行动中筑牢防火防线,诸如带动群众开展“五清”工作,在清明、春耕农忙时节,驻守山林、地边巡查监管都是阻绝火源的有效手段,在这里既要注重发动群众也要强化示范引领,身体力行为群众带好头,既要当好指挥员,也要当好示范员,形成“头雁效应”,完成“实战”考验。

强化大局意识,树立正确政绩观。森林防火,责任重于泰山,防火最大的敌人不是火种,而是人们脑海之中的麻痹思想,在这一关键时期,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政绩观,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切实发扬斗争精神,摒除侥幸心理,杜绝盲目乐观,要自觉拉长战线,居安思危,举一反三,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火灾无情防为上,全民动员守平安。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全力消除火情管控“盲点”,以“清剿火患”的战役高潮筑牢森林“防火墙”,是守好绿水青山的关键步骤,也是涵养一方水土,造福一方百姓的重要手段。(河北省平泉市杨树岭镇政府 刘丽娅)


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消除火情管控“盲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