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端:大事不糊塗

宋太宗長子趙元佐被廢,次子趙元佑暴亡,此時太宗已經年過半百,知命之年連遭不幸,對他打擊很大。太宗早年在高粱河之戰中中箭受傷,可能是受感染落下病根,所以身體一直不太好,到了淳化年間時精神也越來越差。太宗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但太子的事情一直沒下文,許多人擔心一旦太宗有不測,恐怕會導致政治動盪,但擔心歸擔心,大家誰都不想去問。太宗朝最接近皇位的五個人已經全部栽了,現在去問這事是相當冒險的。

呂端:大事不糊塗

太宗為什麼沒有正式立過太子呢?這件事沒有記載,不過可以猜想一下。

太宗自己得位不正,當初不惜編了兄終弟繼的話來找藉口,又說杜太后遺命,傳完了弟弟之後再傳給趙德昭。這番話儘管是假話,但這幾十年中被人說了何止千遍,早就把天下人都繞進去了,就連太宗本人也未能倖免。現在太宗自己到了擇儲君的時候就很犯難,雖然趙廷美、趙德昭、趙德芳都已經死了,但外面流言蜚語不少,大家都在猜測是太宗下的手,而趙元佐、趙元佑都出事,這在某些人看來,就是天道循環,報應不爽。太宗老了,他越來越心虛,何況當初的事,其實還有幾個知情人在世。

當初燭影斧聲案的主要知情人這會兒都已經死得差不多了,但還剩下兩個人還活著,其中一個是太祖的皇后宋氏,這個人可是太宗當年的對頭。

太祖駕崩的那天凌晨,宋氏派人出宮悄悄召趙德芳進宮,但傳信的使者是太宗的人,所以趙德芳沒來,倒是晉王趙光義來了。宋氏見大勢已去,當場求太宗饒命,而太宗出於政治穩定考慮,的確沒有傷她姓名。宋皇后被他軟禁多年,到淳化年間還活著,萬一太宗死在她前頭,她要是把這些事情都抖了出來,對太宗的身後名有極大負面影響,而且還會危及太宗這一脈子孫的性命。

呂端:大事不糊塗

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四月,宋皇后擔心太宗熬不過自己,為了不讓皇帝為難,她選擇了先走一步。宋氏畢竟是做過皇后的人,她的葬禮當然受到了禮部的重視,大臣擬定道理諡號是“孝章皇后”,但太宗採取了很奇怪的態度,他既不贊成也不反對,對此事完全不理不問,自己既不服喪,也不讓大臣服喪,完全不符合皇后葬禮的規矩。翰林王禹偁(音同撐)私下議論說:“宋氏畢竟曾是母儀天下的人,應當用皇后禮儀。”太宗得知後將他貶到滁州去了。宋皇后的靈柩放在燕國長公主家廟裡,不與太祖合葬,神牌也不入宗廟,喪儀之薄讓大臣們都很驚訝。

宋皇后死後,寇準從青州回京,太宗當時箭傷發作,身體欠佳,但還是立刻召見了他,這次談話主要就是聊立儲的事情。

寇準是世家子弟,據說祖上在周武王姬發時代就做司寇的大官,後來就以官職為姓氏。不過這一條很玄乎,不太可能是真的,假如是真的,那寇準家這歷史也未免牛得過分。寇準是太宗朝的進士,為人耿直,特別有正義感,經常別人不敢說的話都由他來說,太宗認為他是魏徵一類的人物,對他很看重。不過此時寇準剛剛倒了黴,因為一些事情被貶官去青州做知府。他這次回來本來是準備參加宋皇后的葬禮。皇后的葬禮通常禮儀隆重,在京的官員都會參加,但外官除非恰好有事進京,否則都不必參加的,那麼寇準幹嘛跑回來呢?其實是因為,寇準還有一個身份,他和太祖趙匡胤是連襟。寇準與太祖年紀差了幾乎四十歲,太祖駕崩的時候他還是個孩子,不過宋皇后最小的妹妹嫁給了寇準,因此他也是皇親國戚。太宗選寇準為對象來諮詢立儲的事情,這既是對寇準的信任,也是對太祖派系殘餘的一種試探。

呂端:大事不糊塗

寇準雖然耿直,但並不糊塗,立儲可是很棘手事情,於是他對太宗說:“陛下,這事兒不能跟人商量,您不應該徵求后妃、宦官、大臣們的意見,而應該立眾望所歸的人為太子。”這話說出來,太宗心裡就有數了,別看寇準撇清的厲害,但眾望所歸這幾個字其實已經亮明瞭立場,太宗這幾個兒子,除了老大老二,那就應該輪到老三了。太宗心裡雖然明白,但他找寇準其實還有一個原因,他是想讓寇準作託孤大臣,因此他一定要讓寇準說句準話,於是太宗屏退左右,低聲問他:“襄王如何?”寇準答道:“知子莫如父。”第二天,太宗宣佈襄王趙恆為開封府尹,改封壽王,立為太子。既然太子人選已定,那麼寇準也順理成章地成了宰相。

寇準入相時,呂端已經是宰相了,他入閣比寇準還要早一些。呂端也是太宗選中的託孤之臣。

太宗雖然軍事水平差勁,但政治能力還是很不錯的,他看人很準。比如寇準,太宗選中他是看重他的能力,但是寇準雖然工作能力很強,但性格剛烈,脾氣很暴。以前太宗議政的時候生氣,準備跺腳走人,寇準竟然扯住太宗死活不放手,太宗只好乖乖回來做好接著議政。他這種性格利弊都有,但需要有一個性格好的幫手來平衡,於是太宗選中了呂端。

呂端:大事不糊塗

呂端為官清廉,但性格很好,寬厚待人,從不發火,太宗為了讓他制衡寇準,故意讓他先入朝為相,排名在寇準之前。呂端對太宗說:“我和寇準都是宰相,不宜分正副職位,請准許我和他輪流掌印,領班奏事。”太宗很感慨,但還是同意了,不過當時朝臣們都不太喜歡寇準,於是認為呂端是個糊塗人。

呂端為政有點清靜無為的黃老風格,儘量不生事,不搞事,不折騰,所以是個典型的好好先生,但這樣一來,他就顯得很沒個性。比如很多官員來找他商量事情,他覺得不贊成的他也不直說,下次人家問起,他就說忘了。呂端這樣並不太好,挺耽誤事兒的,不過也有好處,比如人家說他壞話他也不記得,從來不打聽,根本不走心。

公元997年,太宗病危,此時有人準備重演“燭影斧聲”的舊事,準備來一波宮變,這個策劃人就是當初燭影斧聲案中的關鍵人物,宦官王繼恩。

根據太宗這一派人的傳言,當初宋皇后派王繼恩去召趙德芳進宮繼位,但王繼恩卻通知了晉王,所以太宗得以稱帝。且不說這個版本的傳言是否屬實,但能把王繼恩放在這個位置,說明編劇對他很不錯。王繼恩有了擁立之功,就成了太宗朝最得勢的宦官。

呂端:大事不糊塗

王繼恩是河南人,他於後週年間入宮做了周世宗柴榮的宦官,之後一直很有權勢,自太宗上位之後,這廝更是權勢熏天,手中握有兵權。淳化年間,四川王小波、李順等人造反,太宗竟然派王繼恩為統帥,率軍入蜀平亂,並授予全權。他入川之後,率軍攻陷成都,將造反派殺個精光,然後縱兵劫掠,將成都府庫搶劫一空,又屠殺無辜百姓數千人,殺良冒功,洗劫民財。他倒行逆施,竟然激起了兵變,平亂大軍中有一部分人殺了將領,投奔農民軍,導致川中亂局更加紛亂。王繼恩心狠手黑,又在四川殺了好幾個月,終於把農民軍全部滅了,但同時也將老百姓滅了個七七八八,而且自己還藉機大發橫財。他回到開封后,居然還受到了太宗的嘉獎,之後更加信任他。王繼恩在儲君之戰中也不清白,他曾經構陷過趙元佐,還殺了趙元佑的小妾。這樣一個人物,當然不是一個省油的燈。

王繼恩不想讓趙恆上位,原因是太子和他關係不好,於是他與李皇后聯手,準備除掉太子。太宗有三任皇后,其中前兩位都是追封,李皇后才是真正的後宮領袖。李皇后有過幾個孩子,但不幸都夭折了,因此儲君的事本來和她關係不大,反正無論誰上位,對他都差不多。王繼恩在李皇后面前說太子的壞話,他慫恿皇后在太宗身後發動政變,擁立已經被廢的趙元佐登基。王繼恩當然並不是真心想立趙元佐,但挑這個人選有幾個好處,趙元佐現在是個無權無勢的廢人,如果被他們擁立上位,那麼實際權柄肯定是落在他們手裡,而趙元佐一旦不聽話,想廢掉他或者軟禁他都不難,因為大家都知道他是個瘋子。

呂端:大事不糊塗

在王繼恩的串聯下,李皇后的哥哥李繼隆加入陣營,這位是殿前都指揮使,手上掌握著御林軍。宰相李昌齡也加入其中,這位手上握有一定的行政權力,並且能掌握很多信息。另外還有知制誥胡旦,這位是狀元,當時已經是太宗的秘書,專職草詔,如果他在太宗臨終遺詔上做點手腳,那是很能折騰出點事情來的。太宗病危之際,王繼恩緊鑼密鼓地張羅著,萬事俱備,只等太宗嚥氣就要動手。

公元997年三月,太宗駕崩,當天王繼恩帶著李皇后的懿旨去找呂端,說皇后要見他。按照王繼恩之前的計劃,等呂端入了宮,就由御林軍入內宮,脅迫呂端去宣讀由胡旦草擬好的詔書改立趙元佐,如果呂端不同意,那就殺掉他,武力奪權。

王繼恩想得很好,但他大意了,他以為呂端真的是個糊塗人。他大大咧咧跑到呂端家宣旨,呂端笑容滿面地接旨,又請他入書房,想聊聊機密,王繼恩以為呂端是想主動投靠,就跟著去了,沒想到進了書房就被呂端給關在裡面,把門給反鎖了。

呂端:大事不糊塗

呂端派家人把王繼恩看住,然後進宮見皇后,皇后要求他改立趙元佐,結果他當場就頂回來了,堅決不同意。李繼隆見事情有變,準備進來跟呂端來橫的,沒想到呂端雖然隻手空拳,但卻非常淡定,他對呂端說:“王繼恩都被我抓起來了,你覺得你們的謀劃我會不知道嗎?你覺得我會沒有準備嗎?”李繼隆當時就慌了,御林軍雖然能控制內宮,但兵力並不多,開封城附近有八十萬禁軍,萬一呂端做了安排,這幫人衝進來他怎麼擋得住?只怕是有人登城一呼,他就要被御林軍譁變殺了。

此時呂端對李皇后和李繼隆說:“壞事都是王繼恩乾的,只要你們現在反水,我就當什麼都沒發生過。你們如果一定要死挺到底,那就是自己作死了!”呂端曉以利害,李皇后頂不住壓力,表示放棄政變,擁立太子。於是呂端召大臣們進宮,擁立真宗繼位。

呂端:大事不糊塗

真宗坐上大殿,垂簾接受百官朝拜,呂端此時已經是群臣領袖,大家都按他的節奏行事。眾人正要下拜,呂端忽然走到真宗面前,把珠簾掀起,確認簾後確實是真宗本人,然後又叫人把珠簾捲起,讓群臣都看清楚,這才下拜行禮。

真宗登基後,李皇后沒有受到處罰,李繼隆也只是調外任節度使,胡旦沒有受到處罰,只有王繼恩被關到牢裡,但也沒有被判死刑。王繼恩在牢裡關了三年,最後死在裡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