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端:大事不糊涂

宋太宗长子赵元佐被废,次子赵元佑暴亡,此时太宗已经年过半百,知命之年连遭不幸,对他打击很大。太宗早年在高粱河之战中中箭受伤,可能是受感染落下病根,所以身体一直不太好,到了淳化年间时精神也越来越差。太宗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但太子的事情一直没下文,许多人担心一旦太宗有不测,恐怕会导致政治动荡,但担心归担心,大家谁都不想去问。太宗朝最接近皇位的五个人已经全部栽了,现在去问这事是相当冒险的。

吕端:大事不糊涂

太宗为什么没有正式立过太子呢?这件事没有记载,不过可以猜想一下。

太宗自己得位不正,当初不惜编了兄终弟继的话来找借口,又说杜太后遗命,传完了弟弟之后再传给赵德昭。这番话尽管是假话,但这几十年中被人说了何止千遍,早就把天下人都绕进去了,就连太宗本人也未能幸免。现在太宗自己到了择储君的时候就很犯难,虽然赵廷美、赵德昭、赵德芳都已经死了,但外面流言蜚语不少,大家都在猜测是太宗下的手,而赵元佐、赵元佑都出事,这在某些人看来,就是天道循环,报应不爽。太宗老了,他越来越心虚,何况当初的事,其实还有几个知情人在世。

当初烛影斧声案的主要知情人这会儿都已经死得差不多了,但还剩下两个人还活着,其中一个是太祖的皇后宋氏,这个人可是太宗当年的对头。

太祖驾崩的那天凌晨,宋氏派人出宫悄悄召赵德芳进宫,但传信的使者是太宗的人,所以赵德芳没来,倒是晋王赵光义来了。宋氏见大势已去,当场求太宗饶命,而太宗出于政治稳定考虑,的确没有伤她姓名。宋皇后被他软禁多年,到淳化年间还活着,万一太宗死在她前头,她要是把这些事情都抖了出来,对太宗的身后名有极大负面影响,而且还会危及太宗这一脉子孙的性命。

吕端:大事不糊涂

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四月,宋皇后担心太宗熬不过自己,为了不让皇帝为难,她选择了先走一步。宋氏毕竟是做过皇后的人,她的葬礼当然受到了礼部的重视,大臣拟定道理谥号是“孝章皇后”,但太宗采取了很奇怪的态度,他既不赞成也不反对,对此事完全不理不问,自己既不服丧,也不让大臣服丧,完全不符合皇后葬礼的规矩。翰林王禹偁(音同撑)私下议论说:“宋氏毕竟曾是母仪天下的人,应当用皇后礼仪。”太宗得知后将他贬到滁州去了。宋皇后的灵柩放在燕国长公主家庙里,不与太祖合葬,神牌也不入宗庙,丧仪之薄让大臣们都很惊讶。

宋皇后死后,寇准从青州回京,太宗当时箭伤发作,身体欠佳,但还是立刻召见了他,这次谈话主要就是聊立储的事情。

寇准是世家子弟,据说祖上在周武王姬发时代就做司寇的大官,后来就以官职为姓氏。不过这一条很玄乎,不太可能是真的,假如是真的,那寇准家这历史也未免牛得过分。寇准是太宗朝的进士,为人耿直,特别有正义感,经常别人不敢说的话都由他来说,太宗认为他是魏征一类的人物,对他很看重。不过此时寇准刚刚倒了霉,因为一些事情被贬官去青州做知府。他这次回来本来是准备参加宋皇后的葬礼。皇后的葬礼通常礼仪隆重,在京的官员都会参加,但外官除非恰好有事进京,否则都不必参加的,那么寇准干嘛跑回来呢?其实是因为,寇准还有一个身份,他和太祖赵匡胤是连襟。寇准与太祖年纪差了几乎四十岁,太祖驾崩的时候他还是个孩子,不过宋皇后最小的妹妹嫁给了寇准,因此他也是皇亲国戚。太宗选寇准为对象来咨询立储的事情,这既是对寇准的信任,也是对太祖派系残余的一种试探。

吕端:大事不糊涂

寇准虽然耿直,但并不糊涂,立储可是很棘手事情,于是他对太宗说:“陛下,这事儿不能跟人商量,您不应该征求后妃、宦官、大臣们的意见,而应该立众望所归的人为太子。”这话说出来,太宗心里就有数了,别看寇准撇清的厉害,但众望所归这几个字其实已经亮明了立场,太宗这几个儿子,除了老大老二,那就应该轮到老三了。太宗心里虽然明白,但他找寇准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他是想让寇准作托孤大臣,因此他一定要让寇准说句准话,于是太宗屏退左右,低声问他:“襄王如何?”寇准答道:“知子莫如父。”第二天,太宗宣布襄王赵恒为开封府尹,改封寿王,立为太子。既然太子人选已定,那么寇准也顺理成章地成了宰相。

寇准入相时,吕端已经是宰相了,他入阁比寇准还要早一些。吕端也是太宗选中的托孤之臣。

太宗虽然军事水平差劲,但政治能力还是很不错的,他看人很准。比如寇准,太宗选中他是看重他的能力,但是寇准虽然工作能力很强,但性格刚烈,脾气很暴。以前太宗议政的时候生气,准备跺脚走人,寇准竟然扯住太宗死活不放手,太宗只好乖乖回来做好接着议政。他这种性格利弊都有,但需要有一个性格好的帮手来平衡,于是太宗选中了吕端。

吕端:大事不糊涂

吕端为官清廉,但性格很好,宽厚待人,从不发火,太宗为了让他制衡寇准,故意让他先入朝为相,排名在寇准之前。吕端对太宗说:“我和寇准都是宰相,不宜分正副职位,请准许我和他轮流掌印,领班奏事。”太宗很感慨,但还是同意了,不过当时朝臣们都不太喜欢寇准,于是认为吕端是个糊涂人。

吕端为政有点清静无为的黄老风格,尽量不生事,不搞事,不折腾,所以是个典型的好好先生,但这样一来,他就显得很没个性。比如很多官员来找他商量事情,他觉得不赞成的他也不直说,下次人家问起,他就说忘了。吕端这样并不太好,挺耽误事儿的,不过也有好处,比如人家说他坏话他也不记得,从来不打听,根本不走心。

公元997年,太宗病危,此时有人准备重演“烛影斧声”的旧事,准备来一波宫变,这个策划人就是当初烛影斧声案中的关键人物,宦官王继恩。

根据太宗这一派人的传言,当初宋皇后派王继恩去召赵德芳进宫继位,但王继恩却通知了晋王,所以太宗得以称帝。且不说这个版本的传言是否属实,但能把王继恩放在这个位置,说明编剧对他很不错。王继恩有了拥立之功,就成了太宗朝最得势的宦官。

吕端:大事不糊涂

王继恩是河南人,他于后周年间入宫做了周世宗柴荣的宦官,之后一直很有权势,自太宗上位之后,这厮更是权势熏天,手中握有兵权。淳化年间,四川王小波、李顺等人造反,太宗竟然派王继恩为统帅,率军入蜀平乱,并授予全权。他入川之后,率军攻陷成都,将造反派杀个精光,然后纵兵劫掠,将成都府库抢劫一空,又屠杀无辜百姓数千人,杀良冒功,洗劫民财。他倒行逆施,竟然激起了兵变,平乱大军中有一部分人杀了将领,投奔农民军,导致川中乱局更加纷乱。王继恩心狠手黑,又在四川杀了好几个月,终于把农民军全部灭了,但同时也将老百姓灭了个七七八八,而且自己还借机大发横财。他回到开封后,居然还受到了太宗的嘉奖,之后更加信任他。王继恩在储君之战中也不清白,他曾经构陷过赵元佐,还杀了赵元佑的小妾。这样一个人物,当然不是一个省油的灯。

王继恩不想让赵恒上位,原因是太子和他关系不好,于是他与李皇后联手,准备除掉太子。太宗有三任皇后,其中前两位都是追封,李皇后才是真正的后宫领袖。李皇后有过几个孩子,但不幸都夭折了,因此储君的事本来和她关系不大,反正无论谁上位,对他都差不多。王继恩在李皇后面前说太子的坏话,他怂恿皇后在太宗身后发动政变,拥立已经被废的赵元佐登基。王继恩当然并不是真心想立赵元佐,但挑这个人选有几个好处,赵元佐现在是个无权无势的废人,如果被他们拥立上位,那么实际权柄肯定是落在他们手里,而赵元佐一旦不听话,想废掉他或者软禁他都不难,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是个疯子。

吕端:大事不糊涂

在王继恩的串联下,李皇后的哥哥李继隆加入阵营,这位是殿前都指挥使,手上掌握着御林军。宰相李昌龄也加入其中,这位手上握有一定的行政权力,并且能掌握很多信息。另外还有知制诰胡旦,这位是状元,当时已经是太宗的秘书,专职草诏,如果他在太宗临终遗诏上做点手脚,那是很能折腾出点事情来的。太宗病危之际,王继恩紧锣密鼓地张罗着,万事俱备,只等太宗咽气就要动手。

公元997年三月,太宗驾崩,当天王继恩带着李皇后的懿旨去找吕端,说皇后要见他。按照王继恩之前的计划,等吕端入了宫,就由御林军入内宫,胁迫吕端去宣读由胡旦草拟好的诏书改立赵元佐,如果吕端不同意,那就杀掉他,武力夺权。

王继恩想得很好,但他大意了,他以为吕端真的是个糊涂人。他大大咧咧跑到吕端家宣旨,吕端笑容满面地接旨,又请他入书房,想聊聊机密,王继恩以为吕端是想主动投靠,就跟着去了,没想到进了书房就被吕端给关在里面,把门给反锁了。

吕端:大事不糊涂

吕端派家人把王继恩看住,然后进宫见皇后,皇后要求他改立赵元佐,结果他当场就顶回来了,坚决不同意。李继隆见事情有变,准备进来跟吕端来横的,没想到吕端虽然只手空拳,但却非常淡定,他对吕端说:“王继恩都被我抓起来了,你觉得你们的谋划我会不知道吗?你觉得我会没有准备吗?”李继隆当时就慌了,御林军虽然能控制内宫,但兵力并不多,开封城附近有八十万禁军,万一吕端做了安排,这帮人冲进来他怎么挡得住?只怕是有人登城一呼,他就要被御林军哗变杀了。

此时吕端对李皇后和李继隆说:“坏事都是王继恩干的,只要你们现在反水,我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你们如果一定要死挺到底,那就是自己作死了!”吕端晓以利害,李皇后顶不住压力,表示放弃政变,拥立太子。于是吕端召大臣们进宫,拥立真宗继位。

吕端:大事不糊涂

真宗坐上大殿,垂帘接受百官朝拜,吕端此时已经是群臣领袖,大家都按他的节奏行事。众人正要下拜,吕端忽然走到真宗面前,把珠帘掀起,确认帘后确实是真宗本人,然后又叫人把珠帘卷起,让群臣都看清楚,这才下拜行礼。

真宗登基后,李皇后没有受到处罚,李继隆也只是调外任节度使,胡旦没有受到处罚,只有王继恩被关到牢里,但也没有被判死刑。王继恩在牢里关了三年,最后死在里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