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終將遠離的孩子,媽媽會學著守護而不是掌控


致終將遠離的孩子,媽媽會學著守護而不是掌控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有一位存在主義哲學家阿爾貝·加繆這樣說過:“當對幸福的憧憬過於急切,那痛苦就在人的心靈深處升起”。

按這句話來理解,媽媽們應該是最喜憧憬卻最痛苦的群體。

內心戲無冕之王

你身邊的媽媽可能是這樣的:

昨日的她喪氣沉沉,需要有人陪著走到世界的盡頭。原因不外乎孩子表現不好、狀態不佳等問題,孩子的某個細微的表情都可能是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

今日的她雞血滿滿,變成行走的多巴胺,說著對教育孩子堅持就是勝利的革命誓言。一定是孩子某個微小的進步讓她欣喜若狂,於是連夜做了自我教育、深刻反省,決意拉扯著孩子披荊斬棘奮勇前行。

明日的她阿彌陀佛,視功名利祿為糞土只想平平淡淡的過完此生。一定是孩子在經過一次次苦口婆心的正面激勵,一頓頓的威逼利誘加毒打等各種育兒配方的精心栽培之後,孩子仍舊是那個熟悉的“熊孩子”。某個瞬間她頓悟了,有了大義凜然不計得失的心態,覺得她那個有機會得諾貝爾獎爬常春藤的孩子普普通通也是福。


致終將遠離的孩子,媽媽會學著守護而不是掌控


雙重標準的家長

媽媽這個角色總能讓我迫不得已勤於反思。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比總顯得“渣”。運動能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學習能力……優秀的都是別人家的孩子。

怎麼調整心態?反思就是能讓老母親的玻璃心得到瞬間喘息的靈丹妙藥。危難關頭,我總會默默的把自己小時候的再回憶一遍,才明白過去我也“渣”,集體活動遊離,社交能力一般,上課不願舉手,主動回答問題就像上斷頭臺,學習也普通到可以拿“平凡傑出獎”……

把自己定位於“渣”媽的角色之後,孩子的很多行為就變得非常合理了。吃飯慢,課堂上不願意跟老師互動,不願意探索有畏難情緒等等似乎都有自己的影子。

審視自己的過去現在都如此普通,怎麼會基因突變憑空培育出一個優秀無比的孩子呢?


致終將遠離的孩子,媽媽會學著守護而不是掌控


人步入中年成為家庭生活的核心,是家庭成員中的最強統治者,會毫無察覺的雙重標準,把工作的情緒與法則帶回家裡,眼裡只有結果,忽視了“由弱變強”(孩子)和“由強變弱”(老人)的艱難過程。

我不相信每個家長在工作會議中都會全神貫注積極發言,但我們卻會期待自己的孩子在課堂上永遠積極主動的跟老師互動;我不相信每個家長對工作任務都沒有拖延推諉,但我們卻會要求孩子做事不拖拉;我不相信每個家長都能牢記項目裡的工作重點,但我們會責問孩子剛剛學的字為什麼記不住……

用自然的心態面對成長

身邊的70後、80後家長會常常感慨現在的小孩太難帶、勞心勞力,不像自己小時候沒人管卻能健健康康的長大。我們的關注點不應該在孩子沒人管,真正讓70後80後覺得童年快樂的不是所謂現在孩子豐沛的物質條件,而是寬容的成長環境。沒人過分的執著於成績,被允許赤腳狂奔下河摸蝦,沒有每天父母你該如何做才是對的魔咒……我們的童年幹過很多現在家長無法容忍的瘋狂傻事。

小時候父母對我們的教育樸素粗放,有種看天收的自然心態。我倒覺得這種教育理念下飽含著對生命自然成長的敬畏。經歷過物質匱乏的我的父輩到祖輩身上都有一種可貴品質:凡事都要先丈量自己,不改初衷,不輕易在日漸豐沛的物質裡沉淪,不輕易因獲得變得不可一世。


致終將遠離的孩子,媽媽會學著守護而不是掌控

現在的孩子還是我們小時候經歷的那個孩子,需要的並不多,一個沙坑幾個小夥伴而已。只是現在的家長與以前的家長不同了,精耕細作,對收益的預估都規劃到孩子成年之後了。這種拼搏狀態下孩子任何小的失誤都將是一場心靈浩劫,平凡的生活也顯得聲勢浩大、激烈異常。

我常想我評判自己孩子不如他人的標準到底是什麼?就因為吃飯慢?動手能力沒有別人強?不願意舉手發言?真是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我記得我小學時讀過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一個奇怪的小女孩在一個奇怪的學校裡獲得了包容與認可,書中的巴學園是我孩童時代的理想國。做了媽媽之後,我又讀了中勘助的《銀湯匙》,書中用第一人稱講述了作者小時候作為一位敏感脆弱又多病的小男孩的成長故事。這本書剔除了大人的視角,讀起來讓人有重溫童年的感覺。

大概是童年變得遙遠,成年人把小時候的事自動存優去劣。成人之後的我們面對孩子太容易憑經驗不加思索急切的替他們決定對錯,評判的標準往往都來自於對未來功利的思考。

這兩本書給了我啟發。孩子本就是向陽之花,我們要相信自然成長的力量。成長的路很長,不能一路緊繃。他們身上的特質不是病變毒瘤需要閹割,而是未知之果。作為家長真正需要做的就是做好榜樣,向他解釋這個世界,告訴他自己是誰,教會他世界的規範和準則,讓他自己去尋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存空間。

致漸行漸遠的孩子

寫到此處,我想起我和父母間的一件小事。

我大學畢業前,父母常暗地裡探討我太會花錢,性格懶散,擔心我吃不了苦,入了社會做事半途而廢會養不活自己。他們卻從未當著我的面表達過這種擔憂,也沒有幫我做任何事業上的規劃,只是告訴我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我讀大學的時每個月一千多的生活費,零八年參加工作拿著兩千多的月薪,天天加班被領導罵,我居然邊幹邊哭做了四年。我能堅持下來完全出於本能。我的父親是貨車司機,出車時常常凌晨回家第二天三四點就走了。我從未聽他說過累,也從未見他因為連夜加班第二天四仰八叉躺在家休息,閒暇時他總圍繞車子敲敲打打,能開能修,開車四十年熱情不減,是一個心靈手巧的好司機。

這樣的職業榜樣像塊印章日復一日刻在了我心裡,渾然天成。


致終將遠離的孩子,媽媽會學著守護而不是掌控

這段經歷印證了法國作家克洛德·阿爾莫在《光有愛還不夠——幫助孩子構建自我》書中闡述的關於孩子自我認同之源的觀點:孩子的思想和行為都會效仿父母。這種效仿會產生嚴重的後果,尤其因為父母的影響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潛移默化地產生的,它將影響孩子整個一生。孩子對父母來說就像雕刻師手中的黏土,他將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父母塑造的模樣。

作為父母有時候我們過分迷戀父母之愛,毫無節制地付出,不知覺間就站到了道德的高地,慢慢地演變成對孩子完美無缺的規劃、要求與掌控。但孩子與父母正確的關係應該是一場分離之旅。

愛的教育就是要持久的給孩子以教導、愛、幫助與溫情。

愛的教育就是隨著歲月的流逝逐漸減少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

愛的教育就是幫助孩子離開父母的庇護而能夠以健康的心態依戀別人。

學著從道德高地撤離,把孩子作為獨立的個體來尊重,限制自己對孩子的佔有慾,放政歸權。讓孩子能夠最終遠離我們,在另一個廣闊的天地開始自己的生活。


致終將遠離的孩子,媽媽會學著守護而不是掌控


最後還是以加繆的話作為結尾。

Don't walk behind me, I may not lead. Don't walk in front of me, I may not follow. Just walk beside me and be my friend.”

不要走在我後面,因為我可能不會引路;

不要走在我前面,因為我可能不會跟隨;

請走在我的身邊,做我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