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用“平常心”來鼓勵考前緊張的孩子?這更容易讓他發揮失常

你還在用“平常心”來鼓勵考前緊張的孩子?這更容易讓他發揮失常

一、孩子平時成績好,但在重要考試中總是發揮失常

這次期中考試,二年級的少傑又沒考進前十名。

這讓老師很頭疼,因為少傑很聰明,對待學習認真刻苦。平時班裡搞小測驗或者是月考,他的成績都在班裡前三名,但每次面臨重要考試,他都會發揮失常,有時甚至考不到前十五名。

班主任很重視這個問題,打電話讓少傑的媽媽來一趟學校。三人同屋,老師說了具體情況,少傑的媽媽也有些納悶,於是問少傑怎麼回事。

“媽媽,我……我……每次大考前,都會特別緊張。考試時,遇到特別難的題,就更緊張了。當聽到別人翻卷子的聲音後,我幾乎緊張得不能動了,我很想做題,但是我沒辦法控制自己。我只能任憑時間一點點流過,我就是太緊張了。”

聽了少傑的話,老師叮囑他媽媽平時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以免他考試前和考試過程中過於緊張。

但媽媽很困惑:她沒有要求過少傑必須考班裡前幾名,甚至常常鼓勵他,面對大考,要有平常心,不要太緊張,這孩子怎麼會這麼緊張?

你還在用“平常心”來鼓勵考前緊張的孩子?這更容易讓他發揮失常

二、發揮失常,真的是因為太緊張嗎?

不論是學生,還是家長,我們都會想當然的以為:考試沒辦法發揮出正常水平,都是因為自己太緊張了。

這種想法似乎也很符合邏輯,因為我們兒時都經歷過很多重要的考試或者比賽。回想當時的情景,我們會不自覺的開始緊張:臉變紅、心跳加速、手有點發抖,以至於很難做事情。但這真的會導致孩子們發揮失常嗎?

事實上,緊張並不是導致孩子發揮失常的真正原因,而真正的原因是壓制緊張

不僅是孩子,壓制緊張同樣會讓大人們在考試或比賽時發揮失常。

1.什麼是壓制緊張呢?

日本人氣心理訓練師森川陽太郎,在《如何培養不怯場的孩子》一書中提到:

在產生緊張情緒時,人們明明緊張卻強行地認為自己不緊張,想用積極情緒替代消極情緒或者乾脆扼殺消極情緒。情緒本來就是無法控制的東西,如果再強硬地將其否定,就會導致孩子在正式場合中,將大量的思考能力浪費在控制情緒上,從而導致發揮失常。

森川陽太郎在本段話中,提到的積極情緒,簡單來說,就是讓人感受到輕鬆的情緒。他提到的消極情緒,也就是讓人感到沉重的情緒。

這段話很好理解:不是緊張讓人們無法做事,而是強制性的將緊張壓制回去,讓人們無法做事。為什麼呢?因為人們將大量的精力都用在消除緊張這件事情上了,就沒有精力去做該做的事情了。

回想一下,我們考試緊張時,是不是總在心裡告訴自己:不要緊張,不要緊張,不要緊張。

我記得上六年時,老師讓我在講臺前唱歌,我一上去,臉和耳朵都紅了,聲音是顫抖的。那時我就告訴自己千萬不要緊張,結果越唱越哆嗦,後來乾脆下去了,懊惱了很久,再也不敢去講臺上唱歌。

2.為什麼孩子會習慣性地壓制緊張呢?

既然我們已經知道,導致發揮失常不是因為緊張,而是因為壓制緊張。那麼,我們也想知道,為什麼孩子們會習慣性地壓制緊張呢?

森川陽太郎說:

“在潛意識中,人們很容易就會將‘緊張’與‘失敗’聯繫起來。如果身邊的大人都這樣認為,就會向孩子傳達一種‘緊張是一種不好的情緒’的觀念。“

簡單來說,就是大人們在潛意識裡認為,人不該有消極情緒,比如難過、憤怒、緊張,因為這種情緒讓家長們感到不舒服,所以就會強制性地壓制它。因為壓制,所以導致自己總是發揮失常,也就是失敗。而這時,大人們就會覺得,是緊張導致了失敗。

大人們會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將這種想法,傳遞給自己的孩子。

有意識的傳遞,例如家長會對孩子說:

”不要緊張啊兒子,越緊張越會失敗。“

這種有意識的傳遞,會直接把錯誤的邏輯輸入孩子的大腦。

無意識的傳遞,例如家長會對孩子說:

”別緊張啊,平常心,平常心孩子。“

雖然家長沒有直接說,緊張會導致失敗。但是家長會將“緊張時要有平常心”輸入孩子的大腦。當孩子緊張時,便會不斷地告訴自己要有平常心。

孩子告訴自己要有平常心,更是對緊張的否定,對緊張的壓制。

理性的思維,是難以消滅消極情緒的。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媽媽沒有給少傑壓力,只是告訴他要有平常心,他反而考不好。

3.孩子們為什麼會緊張呢?

"緊張源於對未知的恐懼。“

這句話恰恰說明:不是緊張導致了失敗,而是害怕失敗導致了緊張。(因此,我們更沒必要去壓制緊張了。)

我們剛剛講到,情緒是無法控制的,所以,恐懼或是緊張的產生,是不可避免的。

4.既然孩子們無法避免緊張,也不能壓制緊張,那他們還能考出好成績嗎?

孩子沒辦法讓自己不緊張,也不能用理性思維去壓制,但緊張確實讓他們感到不舒服。如果孩子們在考試中緊張了,是不是就不能考出好成績了?

答案是否定的!

森川陽太郎說:

怯場或不怯場(失敗與否),並不取決於會不會緊張,而是取決於是否能在緊張的情況下,發揮出自己的實力。

即緊張沒關係,孩子們只要適應緊張的感覺,在緊張中發揮出自己的真正實力,就不會失敗。

你還在用“平常心”來鼓勵考前緊張的孩子?這更容易讓他發揮失常

三、孩子如何做,才能在緊張的情況下,依然可以發揮出自己的實力?

孩子在面臨考試、比賽、演講這些容易緊張的場合時,是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適應緊張的。根據《如何培養不怯場的孩子》所講,我為大家總結了

2個方面、4個步驟以供參考。

你還在用“平常心”來鼓勵考前緊張的孩子?這更容易讓他發揮失常

1.家長的語言方面

首先,家長千萬不要再對孩子說“平常心、別緊張、緊張會失敗"之類的話。不可以再明示或暗示孩子去壓制緊張。

2.家長和孩子的行為方面

第一點是前提,以下是方法類的。

  • 要求孩子記心情日記

具體做法如下:

”今天和同桌吵架了,我很憤怒。“”今天食堂有我愛吃的土豆和丸子,我很開心。“”後天就要考試了,我很緊張。“

情緒日記,需要父母和孩子在平時就開始記,如果孩子不知道自己是怎樣的情緒,家長可以引導一下。

”今天下雨,你心裡不舒服,你不知道是怎樣的不舒服,這種舒服是不是感到難過?“

通過記情緒日記,孩子可以靈敏感知自己在什麼情況下,會有怎樣的情緒,從而認識到,有情緒是很正常的事情。

  • 和孩子一起做緊張日記

一旦孩子記的心情日記出現緊張一詞時,就將它謄寫到緊張程度應對錶裡,可以孩子口述,家長寫。具體做法如下:

“後天考試我現在很緊張,緊張程度是輕。考試過程中,如果大部分題都會,緊張感會減輕。如果大部分題都不會,緊張程度可能會變成高。當我很緊張時,我還能做的,就是把自己會的題做完。”

通過做緊張日記,我們可以讓孩子知曉自己的緊張程度。預想發生的情況,可以避免孩子手忙腳亂的情況。預想應對行為,讓孩子明白,即使緊張,還是可以行動。

  • 幫孩子劃出一道OK線

當孩子記錄了緊張日記時,我們便可以從孩子,在感到緊張依然能做到的那些事裡,選一個標準,作為OK線。意為:你不用考及格或者滿分,你只要做到OK線就可以了。

具體做法如下:

當孩子遇到的大部分題都不會做時,孩子很緊張,但可以做的事情,由低到高:

1.堅持到考試結束,而不是中途要求離場或者趴著睡覺。

2.可以把自己會的題都完成

3.完成自己會的題以後,可以試著去做不會的,雖然不一定正確,但自己沒有放棄。

那麼,第三點就可以作為孩子的OK線。但這個需要和孩子一起協商,看孩子的選擇。如果孩子希望把第二點劃為OK線,父母要採納。

再強調一遍:OK線的選擇範圍,一定要保證是孩子能做到的事情。不可以劃得太高。

當孩子完成了OK線時,孩子會有很大得成就感,並且積累了在緊張中,依然能正常發揮的經驗。這會讓他們更加自信。

你還在用“平常心”來鼓勵考前緊張的孩子?這更容易讓他發揮失常

森川陽太郎說:

“如果能夠消除對負面情緒的厭惡,孩子無論面對什麼情況,無論受到什麼樣的情緒影響,就都能正常地發揮。”

孩子不論是緊張、焦慮,還是憤怒,我們需要做的,不是向孩子傳遞情緒偏見,強制壓制消極情緒。而是要正視它、適應它、在慢慢的適應中自然地減弱它。唯有這樣,我們才會有一個淡定從容不怯場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