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慎與調節:資產減值會計處理的難題


審慎與調節:資產減值會計處理的難題


減值還是調節,現實的狀況

有人說,資產減值是個寶,怎麼需要怎麼搞。在會計期末,企業都要審核資產的賬面價值,看看有沒有跡象顯示實際價值過低,甚至低於賬面價值,如果低於賬面價值,那麼就需要計提減值,影響淨利潤。根據《資產減值》準則的規定:企業應當定期或者至少於每年年度終了,對各項資產進行全面檢查,並根據謹慎性原則的要求,合理地預計各項資產可能發生的損失,對可能發生的各項資產損失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可以計提減值的資產科目特別多,應收賬款壞賬準備也屬於資產減值損失,除此之外,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長期股權投資以及商譽等均可以計提壞賬準備。

臨近年底,上市公司資產減值潮起!如:12月20日,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大唐發電”,601991.SH)發佈公告稱,公司擬對母公司和內蒙古大唐國際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再生資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分別計提必要的減值準備7.5億元、12.58 億元。

大唐發電表示,因再生資源公司氧化鋁車間部分資產存在減值跡象,導致大唐發電母公司持有的再生資源公司(吸收合併呼和浩特熱電公司後)的長期股權投資存在減值跡象,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相關規定,按照吸收合併後產生的現金流量進行測試,大唐發電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存在減值跡象,計提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約7.5億元。另外,對再生資源公司氧化鋁生產車間部分資產計提減值準備約12.58 億元。

審慎與調節:資產減值會計處理的難題


審慎與調節,經營者陷於兩難

儘管會計準則、制度要求會計核算須準確、真實、客觀、謹慎的處理業務,計入損益。但,實際中會計報告是不可能真實客觀的。無論是折舊、攤銷、公允價值、資產減值、壞賬損失計提等處理,需要會計估計的東西太多了,都會摻雜進企業經營者主觀估計的一種市場模擬價格。如:股東要求資產增值;經營者要求利潤及指標達標;投資者要求成長性等,會計人員使出渾身解數,八面玲瓏的編制著財報。

是減少費用分攤,扭虧為盈,增加利潤?還是加速費用化,攤薄利潤,以求平穩運行?會計面臨選擇。通常情況下,企業效益好的,會加速費用計入損益,快速變現;而效益不好的企業,保級的企業,會減少費用計入損益,增加利潤。

按會計公式:利潤=收入-費用,可利用的手段無非就是收入和費用的兩種調節。在調節費用時,對資產減值的不同處理,就是一種手段。

審慎的調節,是真實反映

由於我國企業界普遍存在高估資產價值的現象,因此,資產減值問題已越來越受到普遍的重視。企業通過確認資產減值,可將長期積累的不良資產泡沫予以消化,提高資產的質量,使資產能夠真實地反映企業未來獲取經濟利益的能力,規避風險。同時,企業對外披露的會計信息中通過確認資產減值,可使利益相關者相信企業資產已得到優化,對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抵禦風險能力更具信心。資產減值準備的規定不僅是為了使企業減少當期應納稅款,增加自身積累,提高其抵禦風險的能力,也是為了避免資產的虛增導致企業利潤的虛增。同時保證企業財務資料的真實性和可比性,確保資產的真實,符合資產定義的要求。

審慎與調節:資產減值會計處理的難題


資產減值調節的合理性

企業通過確認資產減值,可提高資產質量,真實地反映企業未來獲取經濟利益的能力,提高其抵禦風險的能力。同時,企業對外披露的會計信息中通過資產減值,可使利益相關者相信企業資產以得到優化,對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抵禦風險能力更有信心。

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使資產以真實價值反映,是資產定義的內在要求決定的,也進一步遵循了會計核算的謹慎性原則。因此,資產減值會計使資產以真實價值反映,是資產本質的內在要求,同時也是會計實質重於形式、穩健性原則的具體應用;通過確認資產減值,有助於全面、公允地反映上市公司的資產質量和盈虧問題;能提供資產減值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影響,如長期投資減值可能導致投資收益降低;資產減值會計與會計目標是一致的,能真實反映資產的質量,為決策者提供客觀信息,如:能提供資產減值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影響,比如長期投資減值可能導致投資收益降低;資產減值對企業營運能力的影響,比如固定資產減值損失等;資產減值對企業償債能力的影響,比如應收賬款中的壞賬準備等。

資產減值的確認

《企業會計準則——資產減值》中規定:資產減值是資產的賬面價值超過其可收回金額的差額。計提的範圍包括應收賬款、存貨、短期投資、長期投資、委託貸款、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和無形資產等。

審慎與調節:資產減值會計處理的難題


資產減值的認定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是判斷資產是否存在減值的跡象;第二步,若存在減值跡象,應當估計可收回金額,即進行減值測試。準則規定,企業必須在資產負債表日判斷是否有減值的跡象。除此之外,要求在任何有跡象表明資產可能減值的時刻,都應計量資產的可收回金額。所以減值測試不一定只在資產負債表日才做,而是在企業財務會計年度的任意時段都有可能進行。但是,並不能據此以為在正常企業財務會計年度中一定會有減值準備。若不存在任何減值跡象,則不必進行減值測試。

資產減值處理的難點

資產減值的確認基礎比較困難,確認方式多樣;可變現淨值、貼現率、可收回金額估計的複雜性;資產減值跡象的判斷不明確;資產組和總部資產的認定;商譽減值測試較為困難;納稅方面的問題,會計準則與稅務政策的不同規定。

如何做好資產減值會計處理

資產減值處理應當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減值時應把握減值的原則,即應確保資產以不超過其可收回金額的前提下進行計量,如果資產賬面價值超過其可收回金額,該資產視為已經減值,應確認減值損失;.計量資產可收回金額應核查可變現淨值和未來現金流量淨現值;分三個步驟進行減值評估與會計處理,即評估資產是否有減值跡象,可收回金額與賬面價值比較,資產減值會計處理;注意資產組的認定與資產減值判斷;加強企業對相關信息的披露。

審慎與調節:資產減值會計處理的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