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到底是喜劇之王,還是演技之王?

說起喜劇電影,周星馳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開的話題,周星馳身上有這各種各樣的標籤:喜劇之王,無厘頭,搞笑,功夫。唯獨大家對他的演技褒貶不一,各執一詞,有人說他是一招鮮,吃遍天,根本談不上什麼演技。

周星馳:到底是喜劇之王,還是演技之王?

我記得周星馳曾經說過:“他最失敗的地方就是成為了一個成功的喜劇演員”,其實在周星馳早期的電影裡,他的演技也是很廣的,處女秀《霹靂先鋒》演一個被警察抓住的為黑社會偷車的小混混就一舉拿下當年金馬獎最佳男配角,只不過後來喜劇太出名了而已,周星馳這三個字,代表的不光是一個演員,更是一種表演風格。為什麼只要他的表演獨樹一幟呢,是因為周星馳的表演的節奏感和變化的細膩豐富是無人可比的。

周星馳:到底是喜劇之王,還是演技之王?

香港導演王晶被媒體盛傳和周星馳不和,但是他還是多次說周星馳是他見過演技最好的演員,稱他為“演技之王”:

周星馳:到底是喜劇之王,還是演技之王?

王晶說:周星馳的《月光寶盒》,有一場戲有一個鏡頭,照妖鏡那個鏡頭,他在幾秒鐘裡連續轉換幾個表情,那個我真的拍爛手掌。

周星馳:到底是喜劇之王,還是演技之王?

他在照妖鏡中看到莫文蔚是白骨精那個鏡頭是他登峰造極之作,而且是他刻意安排的,在一個鏡頭內轉了六七個截然不同的神情,難度極高,也很破格。

導演陳嘉上回憶拍攝《武狀元蘇乞兒》的時候說:“我告訴阿星我需要一個落寞的鏡頭,他就站在攝像機前看了一下……他走過去坐在一張大煙床上,我想都沒想過,他就開始唱起南音來。我當時驚呆了,原來最落寞的不是錘心捶肺,不是哭泣連天……他還唱歌,南音帶著點淒厲……他在一邊唱,我通過鏡頭在一邊看,我覺得我看到一個天才演員,他真的是最好的,到現在我都覺得是最好的。”

周星馳:到底是喜劇之王,還是演技之王?

還有在《喜劇之王》裡面,前後三次照鏡子的對比,第一次帶著疑惑和迷茫;第二次鼓起勇氣去找柳飄飄;第三次對著鏡子,機會就在眼前,內心翻江倒海。三次照鏡子,三次不同的狀態:

所以說周星馳表演千篇一律沒演技的,簡直就是在胡說八道,周星馳飾演的人物跨度相當大,有年輕人、鄉下土屌絲、學生、乞丐、山賊、孫悟空、敗家的少爺、狂妄自大的史蒂芬周、落魄的食神、精神不正常的捉鬼大師、不得志的瘋狂發明家、龍套演員、少林寺出來的研究僧、小混混終成一代宗師、社會最底層的滄桑民工父親……周星馳飾演的角色從屌絲到宗師,從普通人到神仙,什麼都演過。不光如此,周星馳的演技不僅體現在他自己身上,早期很多經典配角就是周星馳教戲的。到後來周星馳導演的電影幾乎每一個人都是周星馳演技附體。

周星馳喜劇的極致,是悲愴。

而悲到了極處,就只剩下笑了。

極致的喜和極致的悲,能同時做到的人很少,周星馳是其一。

我是老成懟球,懟天,懟地,懟空氣,遇不忿事,球都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