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行業深度報告:國產操作系統誰主沉浮?

獲取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www.vzkoo.com。

一、國內信創在操作系統領域主要通過 ARM+LINUX 落地

(一)操作系統發展歷程

操作系統在計算機系統中處於承上啟下的地位。IT產業存在著“硬件—軟件—服務”的研發和生產鏈條。操作系統是最貼近硬件的第一層軟件,雖屬於系統軟件,卻又不同於其他的系統軟件,其他系統軟件都受操作系統的管理和控制,得到操作系統的支持和服務。操作系統是硬件的擴充,為其他軟件提供運行環境。因此,操作系統實際起著銜接下層物理設備及資源和上層軟件應用及服務的作用。

操作系統在程序運行的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其功能重點在於微內核處理、內存調度、輸入輸出設備、文件和操作五種計算機資源的管理上。操作系統上面可以裝各種各樣的應用軟件,是重要的流量入口,作為最基本也是最為重要的基礎性系統軟件,操作系統可細分為桌面操作系統、移動操作系統、服務器操作系統、雲操作系統、嵌入式操作系統和物聯網操作系統等領域。

軟件行業深度報告:國產操作系統誰主沉浮?

(二)國內操作系統市場份額情況

CPU+OS計算平臺是全球信息技術產業更新和更迭的核心平臺,國內市場也是如此。

(1)PC領域

微軟和英特爾的Wintel聯盟佔據絕對主導,微軟是桌面操作系統的壟斷者,Intel的x86芯片則佔據著芯片市場的80%以上份額,Wintel聯盟幾乎控制著PC端設備的發展方向。

2019年Windows操作系統的市場佔有率高達81.83%。其他PC操作系統包括Linux、Unix、ChromeOS等市場份額較小。儘管目前桌面操作系統仍然主要由微軟公司的Windows系統佔據主導地位,但Wintel架構之外的桌面操作系統正逐漸佔據一定的市場份額,2019年1-8月份,Windows系統市場份額佔比為87.66%,OSX系統市場份額佔比為7.09%。

軟件行業深度報告:國產操作系統誰主沉浮?

隨著經濟的發展,全球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中國及美國PC滲透率均存在下降趨勢,2018年中國PC滲透率為21.8%,與2013年的26.7%相比下降了4.9個百分點;美國PC滲透率為93.8%,與2012年的105.1%相比下降了11.3個百分點。

軟件行業深度報告:國產操作系統誰主沉浮?

(2)移動領域

目前,移動端依舊是ARM+Android佔據絕對領先地位。ARM芯片目前佔手機和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的75%,雖然英特爾在移動互聯網市場佈局已久,但是英特爾到目前為止依然無法和ARM形成正真正的競爭。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現在依舊是ARM芯片的天下。

根據IDC統計,2019年,由於5G手機的發佈以及廠商加速清理舊設備庫存,中國市場運行Android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將從2018年的74.1%上漲到75.44%。iPhone方面,2019年市場份額約為22.49%。

軟件行業深度報告:國產操作系統誰主沉浮?

ARM+Android能夠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完成對底層CPU+OS計算平臺的壟斷,主要因

1.移動互聯網帶動下的手機應用興起;

2.CPU+OS的緊密綁定,通過硬件開放和軟件開源的策略構建統一CPU指令集和OS內核標準的計算平臺聯盟,提高ARM+Android聯盟的競爭壁壘,同時擴大生態。

PC領域Wintel體系和移動領域ARM+Android體系的保護壁壘均較高,主要因為在PC領域和移動端領域,各自百萬級甚至千萬級的應用生態,其重新構建成本都很大。

(3)服務器領域

截至2018年末,Windows Server 2008目前依然是市場上最受歡迎的系統版本,佔據45%的市場,隨後是Windows Server 2013,佔比為24%。微軟總共佔據了88%的市場。

軟件行業深度報告:國產操作系統誰主沉浮?

因為過期的系統在網絡上運行意味著安全隱患,也有不少企業已經開始開展遷移工作,然而這個進程是非常緩慢的。主要是因為IT管理員認為沒有立即升級的必要、缺乏升級時間、預算緊張等都是關鍵因素。整體來看,在服務器領域,微軟依舊佔據了80%以上的市場,Linux整體有約13%的市場。

(三)國內信創在操作系統領域的發展

國內信創領域,ARM+Linux逐漸成為主流適配的方案。

(1)CPU

國產CPU芯片起步較晚,雖然與國際頂尖水平有一定的距離,但整體來看,已經完全具備商用和量產的能力。其中,鯤鵬、飛騰、龍芯的適配度和適用性較高。

軟件行業深度報告:國產操作系統誰主沉浮?

鯤鵬芯片由華為公司研發,獲得ARMv8架構的永久授權。處理器核、微架構和芯片均有華為自主研發涉及。華為公司開放服務器主板和PC主板,優先支持廣大整機廠商發展自由品牌服務器和PC。通過產業聯盟的方式一起完善產業鏈,擴大生態。

飛騰芯片主要由中國電子集團(CEC)和國防科大共同開發,同樣是基於ARM架構。飛騰芯片主要包括高性能服務器CPU、高性能桌面CPU和高端嵌入式CPU三個系列,從端到雲皆可以提供核心算力支持。飛騰致力於打造PK生態,飛騰CPU+麒麟OS,已經與400家企業達成合作。

龍芯CPU是國產化程度最高的MISP架構芯片,由中科院計算所研發,在專用類、工控、嵌入式終端CPU等領域擁有較強優勢,後陸續拓展至桌面端和服務器端。目前龍芯桌面端CPU在信創領域佔有較高市場份額,在一些專項項目領域使用的均為龍芯芯片。但是,龍芯是唯一的基於MIPS架構的國產CPU,在目前ARM架構佔優的格局下,生態拓展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

海光芯片由天津海光研發,基於AMD的ZEN架構,性能優異,但是2019年海光被美國列入實體名單,後續發展任重道遠。兆芯芯片由上海兆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研發,X86架構授權來自於臺灣威盛電子;目前兆芯在信創領域份額較小,主要在上海地區有一定優勢。申威芯片由江南計算所研發,起源於特殊應用領域,體系架構基於Alpha衍生而來,在信創領域,市場化能力較弱,份額較小。

(2)OS

目前國產操作系統均是基於Linux內核進行的二次開發。國產操作系統起步於國家“七五”計劃期間,1999年,衝浪、紅旗、藍點Linux紛紛發佈,中國國產操作系統進入Linux元年,後續陸續有新的品牌出現,已有品牌也在不斷整合。2012年,國家設立重大專項,麒麟、深度、普華、中科方德等重量級產品出現。

軟件行業深度報告:國產操作系統誰主沉浮?

整體來看,國內信創產業解決方案主要集中在ARM+Linux體系,ARM芯片國內廠商可以得到完全授權,Linux系統為開源系統,整體體系的研發和迭代可以實現國內信創產業的完全控制。

目前看產能不是大問題,產能能夠快速提升。基礎軟硬件與現有的成熟體系(Wintel\\ARM+Android)相比,可能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暫時的不成熟不構成絕對的劣勢, Windows體系的成熟也經歷了10-15 年的迭代。只要在技術和產品的研發上,後續可以有更多的國內外軟件廠商加入進來,國產的ARM+Linux體系完全可以進入商用階段。國產操作系統可以藉助關鍵應用項目為起點,後續建立起更加完備和商用的生態體系。

二、國內信創操作系統領域麒麟系、UOS 領跑

(一)麒麟系操作系統在信創政府領域內具備較大優勢

麒麟系操作系統主要包括中標麒麟和天津麒麟。

(1)中標麒麟

中標麒麟桌面操作系統是中標軟件有限公司研發的、面向桌面應用和服務器應用的圖形化操作系統。中標麒麟桌面操作系統是國家重大專項的核心組成部分,是民用、軍用“核高基”項目桌面操作系統項目的重要研究成果,成功通過了多個國家權威部門的測評。中標麒麟操作系統全面支持國內外主流的硬件平臺,覆蓋桌面端和服務器端,已經適配兼容了超過4000款核心軟件和硬件。

中標麒麟操作系統不僅廣泛應用在了金審、金紀、金關、金安、金稅、金盾等“十二金”重大國家工程中;也應用在中辦、國辦、國家發改委、鐵路局、質檢總局以及河北、上海、湖南、安徽、四川、貴州、江蘇、江西、雲南、福建、廣東等省市的電子政務網絡系統中。根據賽迪顧問數據,中標麒麟操作系統已經在中國Linux市場佔有率超過三成,連續八年保持領先,目前處於國產操作系統市場主流位置。

(2)銀河麒麟

銀河麒麟是由天津飛騰研製的開源服務器操作系統。銀河麒麟操作系統是在國家“核高基”科技重大專項和國家發改委產業專項支持下,研製而成的高安全、高性能、高可靠、高可用的國產操作系統。主要應用在國防、政務、能源、金融、教育、電力等眾多行業和領域。

(3)麒麟系合併

中標麒麟與銀河麒麟操作系統合併,整合國產操作系統力量。2019年12月2日,中國電子集團旗下的中國軟件宣佈整合旗下的中標軟件、天津麒麟兩大子公司,出資設立新公司,打造統一的國產Linux操作系統;12月6日,中標麒麟與銀河麒麟操作系統合併正式啟動。通過本次共同出資設立新公司,以中國軟件為代表對操作系統資產控制權有望提升。

天津麒麟和中標軟件長期比肩而立,中標麒麟和銀河麒麟是國內兩款主要的國產操作系統,根據中國軟件官方公眾號披露,當前兩家企業已在國內信創的主要領域佔有國產操作系統90%以上的市場份額,並在金融、能源、交通、醫療等行業獲得廣泛應用和認可。麒麟操作系統合併後,整合技術人員、加速研發、市場、服務等子領域,預計可以實現“1+1>2”的效果。

目前中標軟件主要適配龍芯CPU,連續八年在中國Linux市場佔有率第一,天津麒麟主要適配飛騰CPU;中標麒麟主要面向桌面操作系統,天津麒麟主要針對服務器市場。

從市場看,兩者合併,通過整合銷售和推廣渠道,發揮規模效應,從而降低成本、提高利潤。從服務看,合併後的麒麟,可以形成統一的品牌體系,更注重品牌能力以及服務能力等軟性競爭力,合力共建應用生態,提升用戶體驗。

(二)UOS&深度:信創領域適用度最好的民間操作系統

(1)深度操作系統發展歷程

深度操作系統由武漢深之度科技有限公司開發,是一款基於Linux內核,以桌面應用為主的開源GNU/Linux操作系統,支持筆記本、臺式機和一體機。深度操作系統(deepin)包含深度桌面環境(DDE)和近30款深度原創應用及數款來自開源社區的應用軟件。

探索階段:Deepin系統源於Hiweed Linux系統,從2004年2月28日Hiwix 0.1的發佈,到2008年10月12日基於Ubuntu 8.10的Hiweed Linux 2.0測試版放出,這段期間的Hiwix並不成熟。

成長階段:2008年,Hiweed Linux正式更名為Linux Deepin。2009年12月30日發佈改名後的第一個版本Linux Deepin 9.12 ,確定了基於Ubuntu的技術路線,採用XFCE桌面系統,具有輕量級、易用、夠用的主要特性。

壯大階段:2014年4月,Linux Deepin改名 Deepin,Deepin團隊基於Qt/C++(用於前端)和Go(用於後端)開發了的全新深度桌面環境(DDE),以及音樂播放器,視頻播放器,軟件中心等一系列特色軟件,並強化了Wine工具以支持各類國產軟件。

(2)深度商店拓展生態系統

深度商店加速Deepin生態系統構造。目前在國內,相比於Windows平臺,Linux 平臺較為小眾,對於一些應用無法支持。2014年1月,深度技術團隊打造深度商店順勢而出,深度商店是深度科技打造的一款品質精良、內容豐富的應用商店。

深度商店對標Windows 平臺的 Windows Store和IOS平臺的App Store。精選熱門推薦、新品應用和專題介紹,支持一鍵式下載安裝、更新、卸載等功能。通過Deepin-Wine+第三方合作,深度商店與搜狗、WPS、傲遊、網易雲音樂、有道詞典等合作伙伴進行了多方位合作,合作推出的應用均可以通過安裝深度商店加載使用,並針對所有 Linux 發行版開放,加速Deepin生態系統構造。

(3)Deep-wine 技術解決移植問題

基於Wine技術,打造Deepin-wine,模擬 Windows環境,解決移植問題。Wine 技術是一個能夠在多種 POSIX-compliant 操作系統(諸如Linux、Mac OSX及BSD 等)上運行Windows應用的兼容層,用戶通過wine技術,可以在非Windows系統上直接運行Windows上的軟件安裝程序和應用軟件。基於wine 項目的昇華,深度技術團隊解決了原wine項目使用體驗不佳問題,並針國產軟件的一些應用進行針對性補丁開發,打造出Deepin-wine。目前,主流的模擬 Windows 環境方式包括虛擬機、虛擬容器、wine,wine 技術模擬出的 Windows 程序運行效率最高、佔用資源最少。

軟件行業深度報告:國產操作系統誰主沉浮?

目前,微信、網易等應用軟件都已通過 Deepin-wine 實現了對deepin操作系統的唯一支持。我們認為,基於 wine 技術的 Deepin-wine ,不僅可以降低生態移植成本,削減生態拓展成本,還能解決部分歷史淵源的軟件已停止被各類平臺支持的問題。

(4)開源社區改進生態

Deepin來源於開源,也在持續回饋開源。深度技術團隊推崇開源、開放的理念,旨在充分分享技術成果。深度技術社區是目前中國最活躍的開源操作系統社區之一。Deepin已經向Gnome、Qt、Wine等開源軟件提交了數百個補丁,主持開展的開源項目超過30個,開源代碼超過500萬行,操作系統累計下載次數超過8000萬次。

開源社區推動產品改進,催化生態成長。開源社區又稱開放源代碼社區,為網絡成員提供一個自由學習交流的空間。通過開源社區的打造,deepin會被散佈在全世界的編程者所開發、維護,同時降低開發費用,推動deepin產品改進。隨著自由開發者參與到都在社區中,牽引高價值開發者成為核心開發者,產生的粘性、慣性、忠誠,必將催化deepin的生態成長。

軟件行業深度報告:國產操作系統誰主沉浮?

(5)合作誠邁科技,成立統信軟件

2019年11月,誠邁科技旗下的子公司武漢誠邁與武漢深之度公司成立了全新統信軟件公司。11月15日,誠邁科技出資2250萬元與北京世界星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三六零子公司)、北京一路創科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寧波深度汭溥投資管理中心、綠盟科技設立統信軟件技術有限公司。2019年11月25日,誠邁科技以全資子公司武漢誠邁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作價人民幣2.04億元;武漢深之度科技有限公司合計100%股權作價人民幣2.55億元共同以股權對統信軟件技術有限公司進行增資。

交易完成後,武漢誠邁與武漢深之度將成為統信軟件的全資子公司。劉聞歡先生通過間接持股30.47%、直接持股10.97%成為統信軟件實際控制人並擔任法人以及總經理。

軟件行業深度報告:國產操作系統誰主沉浮?

(6)發佈 UOS 操作系統

統一操作系統UOS是2019年國內多家操作系統核心企業自願發起並共同打造的基於Linux的操作系統。

統一操作系統UOS以深度Deepin Linux系統為基礎,是由包括中國電子集團(CEC)、武漢深之度科技有限公司、南京誠邁科技、中興新支點在內的多家國內操作系統核心企業自願發起“UOS(unity operating system)統一操作系統籌備組”共同打造的中文國產操作系統。2019年5月“統一操作系統籌備組”成立,各方簽署了合作協議。2019年7月,聯合技術研發團隊正式成立,並在武漢、南京、北京等地組織了數百人的研發團隊開始研發工作。2020年1月,統信軟件面向合作伙伴發佈UOS正式版。

UOS採用開源協作模式研發,並與龍芯、飛騰、申威、鯤鵬、兆芯、海光等廠商展開合作,與國內各主流整機廠商以及數百家軟件廠商展開兼容性適配工作,目前龍芯、鯤鵬、兆芯均有系列產品完成與UOS的適配。未來,隨著Win7停服以及UOS的軟件生態的逐步完善,UOS操作系統市佔率預計將進一步提升。

UOS採用開源共創社區研發模式。UOS建設面向行業合作伙伴的開源協作開發平臺和社區,面向行業核心夥伴開放操作系統源代碼、共同維護。通過採用社區模式,鼓勵上下游產業鏈廠商和技術人員參與研發工作、共同打造符合行業用戶需求的安全、易用、穩定的操作系統產品。

(7)統信軟件與華為積極合作

全力支持“深度操作系統+華為TaiShan”平臺組合,共建TaiShan生態。深度科技作為鯤鵬平臺首發操作系統軟件產品的品牌之一,深度操作系統從2016年開始對ARM平臺進行支持,2018年3月支持FT1500A,同年7月,完成華為鯤鵬916適配,2019年4月,針對鯤鵬920平臺的通用版本進入終測,6月底向用戶發佈。

TaiShan服務器基於華為鯤鵬平臺,目前深度科技已經為TaiShan硬件平臺打造了全線操作系統軟件產品。與華為合作所推出的Taishan服務器操作系統,結合海思CPU平臺,提供容器雲支撐、虛擬化分佈等解決方案。深度科技協調組織“廠商+深度+華為”的三方兼容評測和認證工作,充分支持合作伙伴基於TaiShan服務器的軟硬件生態適配工作,全力支持“深度操作系統+華為TaiShan”平臺組合的生態建設。

軟件行業深度報告:國產操作系統誰主沉浮?

攜手華為,共建OpenEuler社區,合作EulerOS打造高性能產品。深度與華為的開源生態合作從2018年就開始了。2019年9月30日,華為開源EulerOS,深度科技貢獻DDE 2.0環境,與華為攜手共建OpenEuler社區,預計2019年10月發佈“deepinEuler Server”。

Deepin V20與 OpenEuler合作締結,旨在打造高性能操作系統產品。華為的服務器操作系統EulerOS,具備三級智能調度,多進程併發,時延縮短60%,且智能自動優化,Web服務器性能提升137%,分佈式數據庫 MongoDB 的數據吞吐能力提升 13%。與此同時,實現自身服務器領域影響力的進一步輻射擴大。

軟件行業深度報告:國產操作系統誰主沉浮?

始載於“Book” ,不止於“Book”。 2019年9月15日,華為發佈首款搭載 Deepin操作系統產品Matebook Pro,標誌著Deepin一定程度實現滿足普通用戶日常生活與辦公。 隨後華為所推出的MateBook X Pro、MateBook 13、MateBook 14等產品均已原生支持Deepin操作系統,可完美適配,同時加上系統所帶來的優惠價格,這些十分暢銷。

深度科技與華為的生態建設已涵蓋服務器端與PC端,並在已有的投放中,積極收集反饋意見,持續改進,不斷優化,雙方就產品的體驗和性能進行優化提升。深度科技研發團隊也在不斷擴張,2020年3月推出5000餘招聘計劃,擴張顯著。

(三)鴻蒙操作系統:面向未來的物聯網操作系統

鴻蒙系統(HarmonyOS)是一款基於微內核的全場景分佈式OS,是華為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2019年8月9日,華為在開發者大會HDC.2019上正式發佈了鴻蒙系統,該系統將率先部署在智慧屏、車載終端、穿戴等智能終端上,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使用開源的鴻蒙OS。

鴻蒙微內核是基於微內核的全場景分佈式OS,可按需擴展,實現更廣泛的系統安全,主要用於物聯網,特點是低時延,甚至可到毫秒級乃至亞毫秒級。

鴻蒙OS實現模塊化耦合,對應不同設備可彈性部署,鴻蒙OS有三層架構,第一層是內核,第二層是基礎服務,第三層是程序框架。可用於大屏、PC、汽車等各種不同的設備上。還可以隨時用在手機上,但暫時華為手機端依然優先使用安卓。

鴻蒙系統的定位是面向智能終端的操作系統,包括手機、PC、車機、VR、音箱、智能家居等,預計未來會主要應用於華為IoT生態的各種終端。

在服務器領域華為擁有開源的服務器操作系統OpenEuler,在商用PC操作系統領域,鴻蒙類很難與Windows競爭,即使在國內市場,鴻蒙也很難與麒麟系和UOS/深度操作系統競爭。

未來的物聯網智能終端,預計是鴻蒙的最終實現藍圖。車機、音箱、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等這些應用場景可以幫助鴻蒙拓展直接的應用場景;鴻蒙微內核的設計也是主要面向IOT領域的操作需要。預計在未來的物聯網領域,鴻蒙會大力拓展市場,構建強大的應用生態。

(四)OpenEuler:華為系服務器操作系統

OpenEuler是華為公司開發的一款開源操作系統。當前openEuler內核源於Linux,支持鯤鵬及其它多種處理器,能夠充分釋放計算芯片的潛能,是由全球開源貢獻者構建的高效、穩定、安全的開源操作系統,適用於數據庫、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應用場景。

OpenEuler項目來源於華為服務器操作系統EulerOS,開源後命名OpenEuler。根據華為官網信息,EulerOS面向企業級通用服務器架構平臺,基於Linux穩定系統內核,支持鯤鵬處理器和容器虛擬化技術,特性包括系統高可靠、高安全以及高保障。華為官網介紹,EulerOS擁有三級智能調度,可以將多進程併發時延縮短60%,而且還可以智能自動有規劃,可將Web服務器性能提升137%。

OpenEuler主要是華為基於服務器領域開發的操作系統,主要的開發目的有三個:1.在國產信創領域內實現和Wintel的脫鉤;2.整個華為的軟件、硬件、服務資源,融合整理;3.把國產信創的軟件生態融合進來,包括網絡適配、辦公應用、系統部署等。

OpenEuler作為華為系的開源操作系統,主要是為了擴大華為系產品和服務的生態系統。華為聚焦內核和基礎軟件包上,合作伙伴通過開源的操作系統聚焦面向客戶的差異化適配體驗。在商業上,華為主要通過開放鯤鵬主板、服務器變現,不會發布自己的OS商業版本,合作伙伴則可以通過發佈基於openEuler的自有品牌OS系統,完成商業變現。

(五)普華操作系統:信創領域國產操作系統

普華操作系統由普華基礎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研發。普華基礎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10月,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CETC)公司下屬一級公司。普華操作系統包括普華桌面操作系統、普華服務器操作系統、普華雲操作系統。

普華桌面操作系統在對自身技術、產品進行研發的過程的同時,為了打造自主可控的軟硬件基礎環境,開始關注國產軟件產業鏈的建立,並已聯合多家軟硬件件廠商如金山、永中、瑞星、奇虎360、中晶、維爾、奔圖、龍芯、龍芯夢蘭、清華同方等,聯合建立基於國產優質軟硬件的“軟硬件一體化基礎操作平臺”。

普華服務器操作系統支持HP、IBM、DELL、浪潮、曙光、聯想等主流的PC服務器、存儲設備及網絡設備,支持Oracle、BEA、IBM、SAP、Sybase、人大金倉、東方通、金蝶、達夢等廠商的各種數據庫、中間件和應用產品,形成各種解決方案。

普華操作系統,主要由CETC中國電科旗下企業主要承擔基礎軟件研發任務,項目運作採用的是完全市場化機制。整體來看,目前普華操作系統在國內信創領域的佔比份額較少,後續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三、國產操作系統發展趨勢分析

(1)選擇有前景的操作系統公司,引導市場主動或被動形成寡頭壟斷形態。雖然市場上不同技術和開發版本的操作系統較多,但是具備核心生態的操作系統體系很少,目前僅有Wintel、Apple OS、Linux做為最主要的操作系統體系,其中Wintel在桌面和服務器領域具備絕對壟斷優勢。

操作系統使用者對操作系統的選擇一直傾向於一致性,只有共同生態的操作系統及軟件體系,才能最大化的實現計算方便性、通信實時性、存儲有效性。Wintel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充分利用市場化手段,在全球範圍內打下堅實的客戶使用基礎;數以億計的軟件開發廠商,都是基於Wintel的計算生態開發軟件和測試程序。客戶和軟件開發廠商的使用反身性,也更加強了Wintel壟斷者的優勢;雖然,後來的Linux以開源性打開一定市場,但是生態系統的欠薄弱,很難撼動微軟的絕對領先優勢。

目前國內的操作系統,也在以統一為發展方向,麒麟系操作系統整合,統信軟件的成立,都是基於打造統一使用生態為目標,減少內部損耗,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重點看好麒麟系操作系統和UOS-深度操作系統在桌面端和服務器端的發展。

(2)依靠下游強產品力公司,反向帶動操作系統格局從而實現突破。Apple公司的操作系統是最好的例子,Apple公司以其在下游消費電子、PC領域的超強產品化能力為基礎,一直獨立研發和發佈Apple OS操作系統,並且在市場上佔據一定的份額。對標蘋果,目前國內具備下游產品強研發和銷售能力,可以支撐上游操作系統獨立化的公司,華為是最強的代表。華為的消費電子業務近年來發展迅猛,已經打入國際市場,華為在傳統ICT領域的核心技術和產品優勢,也可以幫助華為更好地開拓未來的物聯網市場。華為2019年也計劃推出自己的鴻蒙操作系統,目標在未來物聯網智能終端,車機、音箱、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等等這些應用場景。重點看好鴻蒙操作系統在物聯網領域的發展。

(3)強化開源迭代能力或軟件端廠商的適配積極性調動。開放、開源是軟件技術創新的重要途徑,擁抱和融入開源是產業大趨勢,要取得產業與商業的競爭優勢,最大的難度在於產業鏈的支持。充分利用開源、參與開源、支持開源發展操作系統,是當前最為可行之路。充分利用國內工程師紅利,利用開源社區、開源組織等加強操作系統的軟件迭代能力。

國內信創操作系統企業及有實力的軟件企業宜聯合起來,建設自己可主導的原生態“操作系統-應用軟件”體系,匯聚資源共同發展。這既有利於OS的發展,又可提升國內軟件的自主度,加速實現自主軟硬件產業體系的群體突破。

(4)批量採購,投入實戰場景,不斷打破提高競爭力。操作系統的發展最終還是要為使用者提供真正的價值,只有把可觀數量的信創操作系統投入實際應用場景,並且在實際應用過程發現問題並改進,操作系統的產品質量才有可能得到大的改進與完善。參考Windows操作系統也經歷了超過10年以上的使用磨合期,國內操作系統廠商應該考慮儘快將研發的產品投入實戰場景,並且與上游CPU、下游應用軟件廠商積極合作,多家聯合合作提高開源操作系統的產品質量,最終目標是實現國產操作系統的生態體系建設,以滿足信創及商用領域更廣泛的使用需求。

四、相關上市公司

(一)中國軟件:雙“麒麟”打造國產 OS

中國軟件(600536.SH)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大型高科技企業,是國內著名的綜合IT服務提供商。中國軟件擁有系統集成、軟件開發等眾多國內一級行業資質,通過了國際質量管理、服務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等體系認證,是首批通過全國“軟件企業”認證的企業,連續多年被評定為“國家規劃佈局內重點軟件企業”,併入選國家軟件百強企業。

公司業務主要分為三個板塊:自主軟件產品、行業解決方案、服務化業務。

(1)自主軟件產品:圍繞基礎軟件和數據安全產品,打造本質安全產品體系;圍繞鐵路專用通信產品,建立軟硬結合產品體系,包含基礎軟件產品、數據安全產品、鐵路專用產品等。

(2)行業解決方案:為關鍵行業客戶提供新型行業信息化解決方案,包括電子政務、現代數字城市、知識產權等產業。

(3)服務化業務:開展稅務行業信息系統運維、黨建雲等運營業務,將互聯網+、大數據與傳統業務有機結合。

公司營業收入保持快速增長。公司營業收入從2002年的4.65億元增長到了2018年的46.13億元,2019Q1-Q3,公司實現營收31.46億元,同比增長23.81%。營業收入中,行業解決方案和服務化業務收入佔比較高,2019H1佔比分別為59.08%和28.52%。

公司歸母淨利潤波動較大,整體增幅顯著。公司歸母淨利潤從2002年的0.4億元增長到了2018年的1.1億元,2019Q1-Q3,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31.46億元,同比增長47.95%。

軟件行業深度報告:國產操作系統誰主沉浮?

公司毛利率和淨利率保持穩定。公司2018年歸母淨利潤1.1億元,大幅反轉。公司費用率整體保持穩定。2018 年銷售費用率4.7%,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

軟件行業深度報告:國產操作系統誰主沉浮?

中標麒麟與天津麒麟合併,中國軟件成為最大受益方。公司2019年12月20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天津麒麟向中標軟件全體股東增發股權,以收購其所持中標軟件全部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後,中標軟件將成為天津麒麟的全資子公司,中國軟件持有天津麒麟46%股權。

目前中標軟件主要適配龍芯CPU,連續八年在中國Linux市場佔有率第一,天津麒麟主要適配飛騰CPU,二者合併後,在國內信創專項項目領域的市場佔有率可以超過90%。

2019上半年,中標軟件和天津麒麟分別實現營業收入7912萬元和3786萬元,淨利潤分別為3243萬元和2422萬元。2019年1月-11月,中標軟件實現營收1.29億元,同比增加63.53%,淨利潤5532萬元,同比增加7907萬元;天津麒麟實現營業收入1.22億元,同比增加97.47%,淨利潤為5354萬元,同比增加678.71%。兩家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51億元,淨利潤1.09億元,淨利率為43.32%。

中國軟件是國內信創操作系統領域的領軍者。中國軟件作為中國電子集團(CEC)核心系統集成平臺,打造了完整的操作系統、數據庫、安全產品、應用系統和系統集成整體產業鏈。天津麒麟和中標麒麟的合併,符合操作系統發展的統一性,未來麒麟系操作系統有望在信創專項項目領域之外的金融、電信、能源等重點行業也打開成長空間。我們看好公司未來在信創操作系統領域和系統集成領域的持續成長性。

(二)誠邁科技:統信軟件有望成為國產操作系統領軍者

誠邁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9月,專注於智能手機、智能汽車、智能硬件、人工智能以及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嵌入式軟件技術研發與創新,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全生命週期的解決方案。公司服務眾多世界500強客戶,並與主流芯片廠商、移動終端設備廠商、汽車廠商以等都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

公司的主要業務分為軟件技術人員勞務輸出業務、軟件定製服務、軟硬件產品的開發和銷售。軟件技術人員勞務輸出業務主要是響應客戶的人力外包需求,安排相應的技術人員在客戶指定的產品研發環節中提供技術服務,並收取技術服務費。軟件定製服務,是指客戶將其軟件的整體或部分以固定金額委託公司開發,公司通過項目開發的方式向客戶收取技術服務費。軟硬件產品的開發和銷售指公司根據客戶的需求,完成軟硬件產品的設計及開發工作,最終向客戶交付完整的軟硬件產品,得到客戶的確認後收取相應費用。

公司營收保持穩健增長。2011年度至2018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6億元增長到5.34億元,歸母淨利潤波動較大,2018年實現歸母淨利潤0.16億元,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人員規模擴大及人工成本上升,研發投入增加以及政府補貼減少,同時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增加。2019年,公司實現盈利1.64-1.69億元,同比大幅回升。

軟件行業深度報告:國產操作系統誰主沉浮?

公司毛利率和淨利率有一定程度的下滑。公司2018年毛利率27.74%。相較2017年下降3.52個百分點,主要因為個別毛利率相對較高的客戶由於業務需求的變化或自身組織架構調整及在移動智能終端領域的投入規模縮小。

軟件行業深度報告:國產操作系統誰主沉浮?

2019年10月,公司公告誠邁科技擬以全資子公司武漢誠邁100%股權作價人民幣2.04億元;北京世界星輝等旗下武漢深之度合計100%股權作價人民幣2.55億元;共同以股權對統信軟件進行增資。交易完成後,誠邁科技將持有統信軟件增資後44.44%的股權,統信軟件繼續為誠邁科技的參股公司,武漢誠邁與武漢深之度將成為統信軟件的全資子公司。

2020年3月10日,統信軟件官方公眾號發佈《尋找千里馬,統信UOS擴招五千人》。在全國範圍內招聘相關人員。根據公告,截至2019三季度末,武漢誠邁和武漢深之度的員工人數約為1000餘人,此次招聘逾是統信軟件自身現有規模的3-5倍,其中研發人員佔比58.2%。本次招聘表明了統信軟件打造中國操作系統創新生態的決心和意願。

2020年1月15日,統一操作系統UOS正式版面向合作伙伴發佈。在生態建設上面,統信軟件已經和龍芯、飛騰、申威、鯤鵬、兆芯、海光等眾多芯片廠商完成兼容性適配工作,與國內各主流整機廠商,以及數百家軟件廠商展開全方位的合作。UOS的市場化運作能力很強,未來有望國產信創領域適用度最好的操作系統,誠邁科技預計將充分受益。

(三)太極股份:國內信創集成主力軍,佈局 OS、數據庫、中間件

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002368.SZ)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軟件與信息服務業龍頭企業,是國家電子政務和行業信息化、網絡與信息安全領域的領先企業,是國家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核心骨幹企業,

公司起源於1987年原電子工業部第十五研究所創建的太極計算機公司,經2002年國家有關部門批准變為股份制公司,2010年,太極股份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

公司的主要客戶為國家重點行業部門,廣泛分佈於關鍵項目應用領域,公司與客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業務合作關係,保障了公司的持續的強盈利能力。公司從事的軟件以及信息技術服務產品具有較高的客戶粘性,客戶開始使用公司產品後,後期一般會持續採購配套設施與服務,因此客戶源穩定。

公司營業收入與淨利潤保持增長。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0.16億元,同比增長13.52%,2018年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3.16億,同比增長8.29%。公司近年來在雲服務、網安等業務日趨成熟,市場份額保持擴大。公司營收和淨利潤業一直保持增長。

軟件行業深度報告:國產操作系統誰主沉浮?

公司毛利率、管理費用率有所提升,淨利率基本保持穩定。2018年公司毛利率提高至22.22%,主要因為公司較高毛利率的雲服務和智慧應用與服務營收增長;公司近年來淨利率維持在5%左右,比較穩定。公司管理費用率2018年達到11.57%,主要因為研發投入增加以及公司戰略結構調整,優化業務結構所致。

軟件行業深度報告:國產操作系統誰主沉浮?

華為是太極股份公司長期合作的戰略伙伴。2019年公司與華為聯合開展了多個省市“數字政府”建設,併成立了聯合創新實驗室。普華作為我國國產操作系統龍頭企業之一,於2019年11月正式納入中電太極集團,普華長期以來也與華為保持密切合作的關係,普華旗下操作系統全面支持華為泰山服務器、鯤鵬處理器。

2019年12月,普華基於華為openEuler社區發佈了全球第一款企業級Linux服務器操作系統——普華服務器操作系統V5.1(鯤鵬版)。該操作系統主要適用於國家重點關鍵項目應用領域,支持主流的開源和商業軟件,為主流數據庫和中間件提供了完整的支撐,同時還支持虛擬化、雲計算和大數據組件,代表了目前Linux服務器操作系統的最新水平。

公司控股子公司金蝶天燕是國內信創中間件領域核心企業。金蝶天燕專注於提供自主、安全、可控的中間件產品、大數據解決方案以及雲服務,是國家重點軟件企業,數字化基礎設施運營服務的開拓者。公司已經累計為10000多家政企與行業客戶、1000多家合作伙伴提供了信創軟件基礎設施與服務。

公司持股人大金倉38.18%,為人大金倉第一大股東。

人大金倉是國內信創數據庫領域核心企業,公司面向各類信息系統建設過程中的數據處理需求,構建了涵蓋採集交換、儲存計算、應用開發支持、數據治理、數據中心管理在內的、覆蓋全生命週期的數據管理產品體系。

太極股份為國內信創集成領域的主力軍,主要合作伙伴遍佈國內關鍵應用領域。公司旗下的普華、金蝶天燕、人大金倉在各自領域均為國內前沿的基礎軟件開發商,未來公司在信創領域中有望獲得領先份額,迎來業務的加速增長。

……

獲取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www.vzkoo.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