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開炮後,剩下的炮彈殼去哪兒了?俄軍的做法太聰明瞭

坦克開炮後,剩下的炮彈殼去哪兒了?俄軍的做法太聰明瞭

我們知道,槍械開火後,子彈頭髮射出去,剩下的彈殼總從彈膛裡拋出來,為後面的子彈留出空間,方便槍械繼續開火,大家也好奇了,坦克的炮彈也和子彈一樣,為什麼我們經常看到坦克開炮後,不見炮彈殼被拋出去,剩下的炮彈殼都去哪裡了?

坦克開炮後,剩下的炮彈殼去哪兒了?俄軍的做法太聰明瞭

在軍事領域中,炮彈殼還有一個別稱叫“藥筒”。在二戰之前,炮彈殼都是金屬做的,這些金屬,有的是全銅,有多是覆銅鋼做的,無論是哪一種,炮彈殼的製造成本很高,一炮打出去了,剩下的炮彈殼變成了廢鐵,可這個炮彈殼價格可不低,至少有好幾百塊錢吶!二戰時期,德國本來資源缺乏,十分心痛炮彈殼變廢鐵,特意弄了個裝甲車,負責在戰場上收集炮彈殼,繼續加工使用。

坦克開炮後,剩下的炮彈殼去哪兒了?俄軍的做法太聰明瞭

坦克打完一炮後,坦克兵從抽殼機裡把滾燙的炮彈殼拽出來扔到坦克的底板,為了防止腳被滾燙的炮彈殼燙傷,坦克兵都穿厚厚的長靴,以免被燙傷,如果坦克開火多了,堆積起來的炮彈殼十分佔地方,本來坦克裡面空間不大,坦克兵也捨不得扔到,還要回去繼續造炮彈呢!

坦克開炮後,剩下的炮彈殼去哪兒了?俄軍的做法太聰明瞭

為了解決坦克炮彈殼的問題,有人發明了可燃藥筒,什麼意思呢?坦克開炮後,可燃藥筒在高溫下迅速燃燒,不存在拋殼、抽殼現象,更不留一點渣滓,這樣一來,炮彈的成本大大下降,還不佔坦克裡面空間,減輕了炮彈的重量,在第三代坦克中,可燃藥筒已經是主流了。

坦克開炮後,剩下的炮彈殼去哪兒了?俄軍的做法太聰明瞭

由於發射炮彈必須要炮尾空間封閉,過去的金屬藥筒可以兼當封閉功能,而可燃藥筒剛被擊發,高溫一下子讓藥筒沒有了,炮彈根本打不出來,失去了動力,為了解決此問題,大家採取了折中辦法,辦可燃藥筒就出現了,它的特點是炮彈底部多了一個金屬底座,可以封閉炮尾,體積比傳統的炮彈殼小,撿回去還能當菸灰缸呢!

坦克開炮後,剩下的炮彈殼去哪兒了?俄軍的做法太聰明瞭

俄羅斯軍隊有大量的炮彈,都是前蘇聯遺留下來的,它們還是採用了金屬藥筒,為了處理掉金屬藥筒,俄軍坦克兵直接把排洩物倒進炮彈殼裡打出去,這是一款有味道的“生化武器”啊,俄軍的做法實在太聰明瞭。

坦克開炮後,剩下的炮彈殼去哪兒了?俄軍的做法太聰明瞭

我們相信,隨著科技的發展,未來的武器不再需要炮彈殼了,更重要的是有了電磁炮、激光武器等,火炮可以退出歷史舞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