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今年起,福州這類人群每年補貼1000元!

從2020年起,

對經濟困難的高齡、

失能老年人家庭,

統籌省級財政補貼資金,

每年安排不少於2000戶,

每戶按1000元標準給予補貼

重磅!今年起,福州這類人群每年補貼1000元!


日前,海都記者獲悉,為破解養老服務發展障礙,打通“堵點”,消除“痛點”,福州市出臺《福州市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發展(2020-2022年)實施方案》,提出五項提升計劃、總計21條主要任務。

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

民營佔比達八成以上

方案提出,到2022年,社區養老服務方便可及,機構養老服務更加專業,家庭照料能力明顯提升,醫養結合進一步融合,養老服務供給更加充分、均衡、優質。

到2022年,要實現:

中心城區每15萬老年人口配建1個城市社區嵌入式家園,其他縣(市)區每30萬老年人口配建1個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街道和中心鄉鎮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覆蓋率100%;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覆蓋率100%,建制村農村幸福院覆蓋率75%。“六助一護”(助餐、助浴、助急、助醫、助行、助潔和照護)服務全面推行,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佔比達60%以上。

重磅!今年起,福州這類人群每年補貼1000元!


網絡圖

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民營養老機構佔比達80%以上,民營養老床位佔比達80%以上。

建設高素質、專業化養老服務人才隊伍,養老服務從業人員達到3000人以上,為老服務志願者達到5000人以上。

全面建立以信用為核心、質量為保障、放權與監管並重的養老服務管理體系。

支持無電梯老舊住宅加裝電梯

方案提出五項提升計劃、總計21條主要任務,第一項為“養老服務設施提升計劃”,有5條任務。全面落實養老服務設施佈局專項規劃建設要求、落實養老服務設施供地政策、充分利用存量資源增加養老服務設施供給、實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實施適老化改造工程等。

方案要求,發揮政府投資引導作用,充分調動社會資源,利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公建民營等方式,支持敬老院建設、改造升級照護型床位,開闢失能老年人照護單元,逐步將敬老院轉型為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

重磅!今年起,福州這類人群每年補貼1000元!


網絡圖

到2022年底,有意願入住的特困人員100%實現集中供養,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達60%以上,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委託照料服務全面落實。

推進老年宜居環境建設,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做好老舊居住區公共區域無障礙改造,支持無電梯老舊住宅加裝電梯。從2020年起,對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老年人家庭,統籌省級財政補貼資金,每年安排不少於2000戶,每戶按1000元標準給予補貼,不足部分由市級財政承擔。各縣(市)區根據當地財力狀況給予適當補助。

每千名老年人、每百張養老床位

各至少配一名社會工作者

“21條”第二項為養老服務隊伍水平提升計劃,包含:發展養老服務專業教育、多渠道擴大養老服務從業人員規模、加強養老服務人員培訓、建立養老服務褒揚機制。

方案要求,2022年前,市、縣全面實行養老護理專業高校畢業生“入職獎補”制度。結合政府購買基層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在基層特別是鄉鎮(街道)、社區(村)開發一批為老服務崗位。鼓勵引導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農村困難邊緣群眾、低保家庭等困難群體到養老服務機構就業。以社區服務為平臺、以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為載體、以社會工作者為支撐,探索“結對幫扶”和“時間銀行”等志願服務,到2022年,每千名老年人至少配備1名社會工作者,每百張養老床位至少配備1名社會工作者。

重磅!今年起,福州這類人群每年補貼1000元!


網絡圖

公辦養老機構公益屬性

主要接收80週歲及以上老人

第三個提升計劃為“養老服務市場活力”,包含深化公辦養老機構改革、減輕養老服務稅費負擔、拓寬養老投融資渠道、做好養老政策指引和信息公開等4條任務。

方案要求,充分發揮公辦養老機構及公建民營養老機構兜底保障作用,在滿足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特困人員集中供養需求的前提下,重點為經濟困難半失能、失能(失智)、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無償或低收費託養服務,優先滿足勞動模範、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養老服務需求。

堅持公辦養老機構公益屬性,向社會開放的床位,主要接收80週歲及以上高齡老年人和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落實公建民營養老服務設施管理相關規範,公辦養老機構社會化運營率超過70%。

支持建設養老服務

“中央廚房”有配餐、送餐功能

第四個提升計劃為“養老服務消費能力提升計劃”,包含發展長期照護服務、促進老年人消費增長兩項任務。

推動建立保險、福利和救助相銜接的長期照護保障制度,整合高齡津貼、護理補貼等,集中補貼經濟困難高齡、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費用。建立健全長期照護服務項目、標準、質量評價等行業規範,完善居家、社區、機構相銜接的專業化長期照護服務體系,保障失能失智、殘疾等老年人長期護理服務需求。

支持各地建設具有配餐、送餐功能的養老服務“中央廚房”。有條件的地方可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採取老年餐桌、上門服務等形式,大力發展老年人急需的助餐、助浴、助急、助醫、助行、助潔等服務。

2022年所有醫療機構

開設老年人“綠色通道”

第五個提升計劃為養老服務質量提升計劃,包含加強養老服務綜合監管,構建高層次地方標準體系,推動居家、社區和機構養老融合發展,提升醫養結合服務能力,發展“互聯網+養老”,完善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等任務。

方案要求,到2022年,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置老年病科比例超過50%,養老機構和協議合作的醫療衛生機構普遍開通雙向轉診綠色通道,所有醫療機構開設為老年人提供掛號、就醫等便利服務的綠色通道,所有養老機構能夠以不同形式為入住老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有條件的地方可針對失智老年人的特殊照護需求,支持建立失智老年人照護機構。

拓展信息技術在養老領域的應用,全市統建智慧養老服務平臺,提供“一站式”養老服務解決方案。根據國家有關部委要求,推動開展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和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範,推動養老領域共享經濟發展。到2022年,打造10家以上滿足養老院管理和養老服務需求、具有智能化管理系統的“智慧養老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