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把摇滚捆死在小众地下

乐队的夏天 | 请不要把摇滚捆死在小众地下

『乐队的夏天』上线以后,不少乐迷都感叹着:“我的宝藏乐队藏不住了”。但也有不少圈外人,感受到了乐队和摇滚的魅力,我姑且算是后者。

这些年来,零零碎碎的去过一些音乐节,听过或间接了解过一些乐队,但绝对称不上摇滚圈乐迷,这次偶然间看到『乐队的夏天』这个节目,兴趣倒是有些被重新点燃,但这份激动却在这两天被浇了一盆冷水。

很多乐迷调侃着,饭圈即将入侵摇滚圈,以后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粉丝控评场景:

“和摇滚的新未来一起走花路”

“为面孔乐队打call”

“三爷好帅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

这么想想,突然觉得有些好笑。

▌摇滚也要先填饱肚子

有人说,小众常被贴上“优越感”的标签,小众总是在大众面前垒起不屑的高墙,但其实,这说法偏激了。小众不需要孤立,而是要独立,独立不代表不大众,大众也不代表烂俗。请不要把摇滚捆死在小众地下,也不要把摇滚走进主流这件事变得妖魔化。

极端的摇滚乐迷不愿意自己爱的乐队被大众发现,好像乐队填饱肚子再唱摇滚,就不配摇滚了,好像当摇滚走向主流,就变成了过期食品,变了味儿似的,可是或许你们忘记了,摇滚曾经就是主流。

▌摇滚版“奇葩说”

『乐队的夏天』是个综艺,还是马东带领下的综艺,免不了带了种“奇葩说”的味道,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它的“功劳”,对于完全不熟悉的听众来说,摇滚是需要被“安利”的,是需要被带进主流世界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不懂的听众一提摇滚,只会冒出一句:“摇滚就是装X”。

我更希望那些摇滚乐队可以被更多人知道,可以大红大紫,可以有更好的金钱收入,有更多的人喜爱。带着这样的心态,我很看好这个节目,但不得不说,它存在一些问题。

乐队类的综艺,绕不开永恒的话题——情怀。面孔乐队30年的坚守,配上现场怀旧感的VCR,场面一度十分煽情,我佩服这样的坚守,但不希望这种情怀被拿到舞台上供人咀嚼。摇滚真实有力量,却要靠煽情走向大众,这种剧情未免俗套。

作为一个十分业余的普通吃瓜群众,看『乐队的夏天』的时候,最打动我的是舞台上的每一个人的状态。年轻、热情、躁、纯粹……这些词都可以用来形容这群玩音乐的人,他们所有人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对于音乐的喜爱和态度、玩音乐的开心,既是他们的,也给了听众。

“玩”是一种最具感染力的力量,这直接导致了这几天我非常渴望去学个乐器,充实自己寡淡的生活。

中国的乐队绝对是一个还未被挖掘的巨大宝藏,我很期待,它们能带来哪些惊喜。

感 谢 每 个 来 初 色 的 人

我既没有希望也没有绝望

每天写上一点点

乐队的夏天 | 请不要把摇滚捆死在小众地下
乐队的夏天 | 请不要把摇滚捆死在小众地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