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蛙10分钟育儿:益生菌怎么选,孩子吃了才管用?

很多家长发现,宝宝一旦出现呕吐、腹泻、便秘,不管是什么原因,很多医生都建议服用益生菌,这是为什么呢?

益生菌真有这么强大的功效吗?到底什么样的益生菌适合宝宝呢?今天我们就要来揭开益生菌的神秘面纱。

1.益生菌到底是什么?

我们这里所说的益生菌,指的是肠道菌群中的有益菌。科学家们估计,在人体肠道内存在着多达500~1000种细菌,既有有害菌,比如梭状芽孢杆菌、葡萄球菌等,也有有益菌,比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鼠李糖杆菌等。正常情况下,益生菌和有害菌在肠道内相生相克,维持着一个动态的平衡。

益生菌可以合成各种维生素、参与食物消化、促进肠道蠕动、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以及分解有害、有毒物质等,从而对肠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而且肠道是人体的第二大脑,有的小朋友出现多动、自闭等神经系统的疾病也与肠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在国际上也会使用调节肠道菌群的生物疗法来进行治疗。可以说,如果没有益生菌的存在,人体健康难以保证,人类生存会很困难。

小蛙10分钟育儿:益生菌怎么选,孩子吃了才管用?

2.为什么有些宝宝需要补充益生菌?

这个得先从宝宝肠道益生菌的来源说起~

首先,小宝宝在出生前,肠道内是没有任何微生物的。他们肠道内的菌群,是从外界获得的。顺产的宝宝在分娩过程中,会从母亲的产道中获得部分益生菌;而剖腹产的宝宝,就得不到这些益生菌。所以,大部分剖腹产宝宝对比顺产宝宝,抵抗力要低些。

另一方面,就是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妈妈的乳头及乳头周围皮肤上的益生菌会被孩子吃到肚子里。这些益生菌会在肠道内不断繁殖,并形成肠道保护膜。而奶粉喂养的宝宝,通过奶瓶接触到益生菌的机会就比较少,从而使肠道内保护膜的形成时间延后。

所以,一旦宝宝从外界获取的益生菌不足,就更容易发生胃肠道紊乱,出现腹泻、便秘等症状。此外,如果宝宝感染了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也会打破肠道菌群平衡,出现肠道紊乱。

因而,适当补充益生菌,可以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抵御有害物质和致病菌地入侵,有效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和缓解宝宝的各种常见问题,例如腹泻、过敏、感冒等常见疾病的发生。

小蛙10分钟育儿:益生菌怎么选,孩子吃了才管用?

3.益生菌乱象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免不了出现腹泻、便秘、消化不良以及湿疹等问题,去医院后,很多大夫也会给家长推荐益生菌,但是医院里可以买到的益生菌种类有限,并且都属于药品。大量的家长购买的益生菌产品可能并不是来自医院,而是来自网络或者线下朋友介绍。

可是,益生菌的补充却让很多家长犯了愁,因为我们现在面对市场的益生菌品牌和种类太多了!各种品牌也都宣传自己的产品效果好,殊不知儿童益生菌市场是质量参差不齐,最混乱的市场之一,益生菌产品目前分为三类:药品,保健品和普通食品。药品的批号是国药准字的,比如妈咪爱,是枯草杆菌和肠球菌二联菌剂;保健品的批号是健食字号,俗称带有"小蓝帽"标识的,比如合生元的益生菌冲剂;还有一种,也是流传最广,最常见的是属于普通食品的益生菌,这类产品实际上并没有自己专门的国家标准和批号,而是"打擦边球"借用了固体饮料的批号,一般只标注执行标准和生产许可证号。

这种混乱其实并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企业和监管部门都有责任。一方面,药品类和保健品类的益生菌产品审批起来非常耗钱耗时,特别是药品类的,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批准过新的益生菌产品了,现在可以看到的都是很多年前的产品。另一方面,益生菌生产企业也没能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进行生产,添加和标注。当作普通食品监管的固体饮料类益生菌,其标准是最低的,几乎跟袋装咖啡差不多,只要有个几十上百万元,设计个包装,找个代工厂,几个月时间就能生产出产品来。所以,这类产品也是最混乱的。

即便是抛开产品质量方面的问题,单就符合国家法规来说,就有大量不符合国家规范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对于成人益生菌产品这里就不说了,皮糙肉厚的成人吃点不合格的益生菌大多都还可以承受,而祖国的花朵们可就不一样了。我们的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不合格的产品可能危害到他们未来的健康,因此,不得不较真。

小蛙10分钟育儿:益生菌怎么选,孩子吃了才管用?

4.如何挑选益生菌呢?

首先,益生菌的菌种使用有严格标准。我国卫生部已经公布了《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和《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用于规范益生菌的菌种。并不是所有乳酸菌,双歧杆菌,或者现在发现的新的益生菌都可以使用的。

对于婴幼儿,国家有严格的菌株限制,虽然并不一定全面,但大家是否知道?我国的菌种选择是国际最高标准!允许用于婴幼儿的菌株只有九个,都是在国内外应用历史较长,使用人群较多,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明确的菌株。这几个菌株之外的,或者没有标注菌株号的婴幼儿益生菌产品都是不合格的,建议三岁以内的孩子不要选择购买。不管商家如何宣称其菌株来源多么可靠,效果多么好多么安全,甚至宣传菌株完全分离自母乳或乳头你也不要轻易购买,没有经过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的菌株,给孩子使用后会存在短期和长期安全风险。

比如海淘的妈妈们可能购买过life space 抗过敏儿童益生菌冲剂所使用的

唾液乳杆菌亚种Ls33、Nature's Way 婴幼儿清火益生菌粉的干酪乳杆菌、双裂双歧杆菌都不在我国卫生部批准的《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内。这两款均是海淘产品,保险起见,不推荐中国宝妈购买。

小蛙10分钟育儿:益生菌怎么选,孩子吃了才管用?

小蛙10分钟育儿:益生菌怎么选,孩子吃了才管用?

正常来说,我国市售的正规益生菌,所含菌种都在卫生部批准范围内,但海淘的产品,不在监管范围内,菌种比较放飞自我。所以国外的月亮也并没有比较圆,家长们一定要理性对待。

其次,婴幼儿益生菌产品添加成分有严格限制。对于药品和保健食品,国家监管还是比较严格的,因此,乱用添加剂的情况较少。但是,以固体饮料这种普通食品形式出现的产品就比较混乱了。对于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GB 2760-2014和食品营养强化剂标准GB 14880-2012 对每种食品成分都做了添加标准,有些添加剂并不允许用于婴幼儿,比如目前一些宣称儿童益生菌的产品中常见的成分:木糖醇、乳糖醇、硅酸钙、三氯蔗糖、甘露醇、二氧化硅、香兰素等成分,以及牛磺酸、葡萄糖酸锌、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营养强化剂都是不允许添加到婴幼儿食品中的。另外一种,特别常见的益生元,菊粉也是不能添加在0~36个月婴幼儿食品中的。大家可以对照查看一下自己给孩子购买的益生菌产品,是否有上述成分,如果含有那就恭喜你"中奖"了,最好停掉,或者等孩子三岁以后再吃。

上面两条把握住了,基本上选择的产品是没问题的。但是,

婴幼儿益生菌产品的辅料和菌的活菌数也很重要。对于辅料成分,种类应该是越少越好,毕竟增加一种成分增加一点安全风险,尤其是含有奶类成分的可能一些过敏的孩子就不能用了。对于活菌数,理论上越高越好,但也是存在争议的。国家食药监局2005年发布的《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申报与评审规定(试行)》中明确规定:活菌类益生菌保健食品在其保质期内活菌数目不得少于10^6CFU / mL(g),也就是不少于100万CFU / mL(g)。绝大多数产品的活菌数是高于这个数值的。此外,标注了产品保质期内的活菌数的相对靠谱一点,离保质期越远的相对来说活菌数也会越多。另外,对于进口产品,特别是海淘产品其产品标准与国内有差异,按照国内标准可能并不合格。实际上,对于婴幼儿益生菌产品,中国是全球最严格的,标准也是最高的!

小蛙10分钟育儿:益生菌怎么选,孩子吃了才管用?

小蛙10分钟育儿:益生菌怎么选,孩子吃了才管用?

5.益生菌产品的乱象,该管管了

对于益生菌产品的乱象,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出面管管了,这是对整个益生菌行业进行良性发展的帮助,任其这样混乱的发展下去最终受害的还是老百姓,还是整个行业。不过,有时候监管部门可能也很无奈,国家对益生菌产品本身就缺乏相关的国家标准,也缺乏相应的检测和监控技术。但是,无论如何,监管部门对于菌株和常见的不允许添加的物质的使用还是可以监督的,对虚假和夸大宣传的商家和产品也应该进行管理和处罚。最主要的还是生产厂家,不要一味的为了赚钱,打擦边球,用障眼法,要好好学习国家法规,规范产品的添加和生产。消费者也要多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不要轻易听信某些非相关专业的专家,医生和网络大V的推荐,对益生菌产品应该主动提要求,对不合格的产品该举报举报,该维权就维权,不给不良产品生存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