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希米亚狂想曲》,娱乐至死时代的感动

很多年前,因为念书备考,请朋友帮忙在MP3里灌了一堆打鸡血励志的歌,其中就有《We Are The Champions》以及那首经典的《We will rock you》。

当时除了那句"We will,We will,Rock you!",除了震撼有力的“咚咚啪”节奏,我就没听懂一句歌词,更别提歌曲《We Are The Champions》背后为少数族群发声的更深意义了。

对于这两首早已响彻各种体育盛事的名曲,我想没有比“刚柔并济”更绝配的形容词——而“牙叔”佛莱迪·墨克瑞(Freddie Mercury)本人,亦如是。

《波希米亚狂想曲》,娱乐至死时代的感动


皇后乐队——一个时代的记忆

皇后乐队(Queen)的音乐对成长于70、80年代的摇滚乐迷来说,自然是颇为熟悉的,或许其影响力更延续到了千禧年后。

尽管不是皇后乐队粉丝,但当在Queen的音乐传记电影《波希米亚狂想曲》里再听到这首歌时,依然百感交集。

在英国流行音乐畅销榜中,这个乐团发行的第二张精选辑拿下第七名,第一张精选辑则从1981年起就高据榜首,迄今未被打破纪录。

主唱佛莱迪·摩克瑞(Freddie Mercury)争议的同志形象,充满戏剧性的高亢嗓音和音乐风格,加上于1991年因爱滋并发症过世的悲剧,已然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

《波希米亚狂想曲》,娱乐至死时代的感动

为边缘人而唱

Queen影响过属于它的整个时代,除了在商业上的成功,也创作出多首深入大众意识的经典歌曲。大概就如戏里的Freddie所说:“我们为那些觉得自己与这世界格格不入的边缘人歌唱。”

同志是边缘,被世界忽略的失败者是边缘,皇后乐队也是边缘。Queen用音乐为边缘人带去了尊严。

正如Queen的专辑一直销量狂收但乐评却毁誉参半,《波希米亚狂想曲》虽然以首周5000万美元的票房稳坐北美票房冠军,却也同样收到不少差评,更被媒体指为「不该成功但却成功的烂电影」。

我很少用“超级好看!”这种听上去毫无营养的句子去形容电影,但这一套,却是例外,只是它的“好看”,功劳要尽数归功于音乐。

《波希米亚狂想曲》,娱乐至死时代的感动

一部超长的原声合集

传记电影有无数种拍法(就像摇滚也可以结合无数种元素),而这部的最大亮点无疑是把剧情片拍成了演唱会——叙事的薄弱,全靠Queen的音乐来逆转。

剧本更充满音乐传记电影的套路,把佛莱迪·墨克瑞的生平,以浪子回头的叙事重新诠释。佛莱迪身陷狂欢纵欲的深渊,其印度族裔出身的文化焦虑,还有鬼鬼祟祟的同性欲望所带来的孤寂与困惑。

当然电影后段以一场与父母简短和解的戏,将角色的同志身份和文化认同落地轻放,而身染爱滋,则成为他过去放荡生活所必需付出的代价。

《波希米亚狂想曲》,娱乐至死时代的感动

剧本特地把佛莱迪·墨克瑞确诊爱滋的年份提早了两年,以便让角色和团员们来场真心告白,使得留名摇滚乐史的1985年援助生命(Live Aid)演唱会,成为乐团破镜重圆的复出表演,虽然实际在历史上他们从没解散过。

然而就是这二十分钟的live却又燃到爆让人鼻酸。而最后20分钟用上航拍所复刻出的1985年Queen在“Live Aid”的演出,更成为值回票价的大型怀旧现场。

若说传记电影的终极目标是让一段时空“复活”,这部电影其实已经做到了。


历史重演与未竟的真实

那些青春里有过Queen的人,隔着岁月热泪盈眶。站在舞台上重演“Live Aid”的奥斯卡影帝雷米·马利克虽然相比Freddie身形瘦弱了些(而且也没有Freddie那么man!眼珠颜色也不一样!)

但对比一下当年演唱会视频,就会发现还原度真的很感人。电影,在这里退居为音乐的载体。视与听,都只为让当年Queen所掀起的音乐飓风被大银幕还魂。

有趣的是,《波西米亚狂想曲》受到观众的热爱与影评的批评,和皇后乐团当年在乐评的批评声中,逐渐爬上商业高峰的历程有些许类似。

乐团早年从硬式摇滚转向华丽摇滚,逐渐加入Funk、Disco等流行乐风,引起不少乐评的质疑。而佛莱迪·墨克瑞日益鲜明的华丽扮装,到80年代一反摇滚传统的同志猛男形象,更让不少乐迷无所适从。

《波希米亚狂想曲》,娱乐至死时代的感动

他们的音乐生涯在1985年之前,似乎逐渐走到了尽头。

但是Live Aid的演出扭转了一切,像是全球乐迷透过电视转播,终于再次跟上皇后乐团。当佛莱迪掌握全场观众的心跳,所有的政治与性别形象争议都不再重要,只有音乐的激情与欢愉,才是唯一的真实。

《波希米亚狂想曲》,娱乐至死时代的感动

娱乐至死的后真相时代

Live Aid的三十年多后,皇后乐团的传记电影或许可以是一个重新回望过去的机会。

《波西米亚狂想曲》并没有影评想看到的深刻与严肃,考据派的Queen粉丝也在不停诟病片中的时间线错乱。

正因为乐团主导自身历史的话语权,电影的通俗保守,保护了乐团的形象和商业价值,而十分讽刺却也理所当然地证明了,现在这样的电影才是观众想要的。

《波希米亚狂想曲》,娱乐至死时代的感动

据说佛莱迪本人生前极度保护隐私,或许对他来说,舞台上的身份比舞台下的真实面貌来的更为重要。

雷米·马利克诠释的佛莱迪,就像是种佛莱迪式的舞台装扮,情节无意间产生的恶搞趣味,以及银幕内外同声一气的欢乐,成为了佛莱迪·墨克瑞传记电影该有的样子在这样娱乐至死的年代,严肃与深刻都失去了力量。

正如一同入围奥斯卡的《绿皮书》(Green Book),同样改编自真人真事,两部影片都在影评和观众间激起了巨大的分歧,大家对于“观众想要的”以及“事实真相”展开了一系列的辩论。

《波希米亚狂想曲》,娱乐至死时代的感动

到底哪个才更加重要呢?这个问题本身或许没那么重要了。

《波西米亚狂想曲》从逝者隐私背后的真实、当事人的自我包装和观众期待的多方夹缝中,扭捏拼贴出一个迎合各方需求的娱乐叙事,最后终究还是成功了。

它或许是本届奥斯卡入围影片中最能代表这个虚假时代的作品。

拥抱Queen的传奇

影片中有个场景令人印象深刻。

佛莱迪被告知自己罹患爱滋、走出医院时,有个爱滋青年认出他。青年没有大喊“偶像!”或是“佛莱迪!”,只是开口唱了“Ay oh?”

这是皇后乐团表演时,墨丘里常与观众互动的小游戏,他唱一句“Ay oh”,观众跟着唱一句“Ay oh”,佛莱迪怎么变化,观众就跟着怎么附和。

听到青年的声音,佛莱迪停下脚步,转头看看,回了一句“Ay oh!”,然后走出大门。

青年笑了,影院里的观众也是。

肉身终将毁弃,唯有作品流存。

创作者与聆听者,都会透过作品,明白这层意义。

《波希米亚狂想曲》,娱乐至死时代的感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