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在日本的中國烈士,其墓碑上的兩個字卻讓國人感到揪心


日本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一衣帶水的鄰國,從隋唐時期開始日本就派遣了大量的遣唐使到中國學習,毫不誇張的說在過去的一段歷史中,日本在中國面前猶如小學生一般,而一向以禮儀之邦自稱的中國,對他們也是毫無保留的傾囊教授。

葬在日本的中國烈士,其墓碑上的兩個字卻讓國人感到揪心

只是後來我們的國家實行了閉關鎖國的政策,在清朝後期中國基本上是屬於一個關門造車的狀態,使中國的發展一直處在一個原地踏步的樣子,這也直接導致最後沒能跟上世界的發展趨勢。

終於在近代明治維新中的日本開始反超中國,直到最後逐漸對中國發起了侵略戰爭,而日本測試中國的第一場戰役就是著名的甲午中日戰爭,在這場戰役中日本顯然是已經蓄謀已久的了,而當時的清朝政府只能是被動的倉促應戰,又加上清朝官員以及皇權階層統治的腐敗,導致當時作戰的主力北洋水師缺乏作戰經費,所以這場戰爭最後毫不意外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滅而告終。

葬在日本的中國烈士,其墓碑上的兩個字卻讓國人感到揪心

只是在北洋水師覆滅之後,日本還扣押了我國將近兩千多名的士兵,以此拿來作為與清朝政府談判的籌碼,最後李鴻章終於還是在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只是儘管如此,被扣留的士兵並沒有全都得到回國。

葬在日本的中國烈士,其墓碑上的兩個字卻讓國人感到揪心

其中有十名北洋水師依舊被扣留在了日本,日本人就是希望從這些人口中獲得更多關於中國的軍事情報,以此企圖對中國發起全面的侵略戰爭,卻不想這十名士兵都是堅貞不屈的,寧死也不肯幹出賣國家的事情,而他們的態度也成功的激起了日本人的憤怒,不僅將這十名士兵處死,還讓人在他們的墓碑上刻上俘虜二字。

葬在日本的中國烈士,其墓碑上的兩個字卻讓國人感到揪心

在這百年來,沒有中國人知道他們所受的屈辱就更別提祭拜了,最後終於在2003年的時候有一位叫楊海嘉的中國留學生在日本留學之時,意外發現了中國烈士的墓碑,墓碑上的俘虜二字讓人分外刺眼。

後來楊海嘉對這段歷史進行了專門的研究,得知了這段讓人潸然淚下的往事,最後他將這段歷史以論文的形式發表了出來,此文章發表之後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中迅速引起了關注,熱血的學生竭盡自己的所能以及社會的公正偏向了我們這一方面,最後所有墓碑上的“俘虜”二字得以剷除,沉寂了百年的烈士們終於得到了他們應有的祭奠。

葬在日本的中國烈士,其墓碑上的兩個字卻讓國人感到揪心

我們回看這段用鮮血染紅,淚水浸透的歷史,犧牲的革命烈士難以用簡單的數字來計算,而更讓人心酸的是,犧牲的革命烈士千千萬萬,卻不知道有多少無名烈士被久埋於地下,清明雨上,他們沒有鮮花沒有祭奠,甚至於世人根本不知道他們的存在,他們有的永遠只有冰冷與孤獨。

葬在日本的中國烈士,其墓碑上的兩個字卻讓國人感到揪心

如今國家越發的昌盛,人民生活越發的紅火,英雄的年代已經悄然的過去,那些永逝的烈士似乎也漸漸的淡忘於人們的心中,他們的精神逐漸也沒了繼承,年輕一輩的孩子不知道過往的歷史,亦不知道現在平安喜樂的生活是多少人用生命跟鮮血換來的。

但小編想說的是,烈士是永遠的,烈士精神更是永恆的,越是在這個美好的年代我們就更應該記住那些著名的亦或是無名的革命先烈,清明之時,對著大地獻上一杯真摯的烈酒,就不枉他們用生命為我們換來的未來。

葬在日本的中國烈士,其墓碑上的兩個字卻讓國人感到揪心

永記國恥,警鐘長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