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疫情過去,我要回到武漢把曾經走過的路再走一遍……

時隔76個日夜,我們熟悉的武漢回來了!4月8日零時起,武漢市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復對外交通,離漢人員憑湖北健康碼“綠碼”安全有序流動。武漢“解封重啟”,是全國人民齊心抗疫,挺過寒冬盼來的春天。在這滿載希望的春暖花開之日,晶報記者採訪了與武漢結緣的深圳醫護和記者,聽聽他們對武漢的心裡話。

“等疫情過去,我要回到武漢把曾經走過的路再走一遍”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陳文靜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武漢人。“這次回家的經歷讓我永生難忘。”2月9日,陳文靜作為深圳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成員出征武漢。在踏上家鄉土地的那一刻,她感到既熟悉又陌生,“以往的武漢是很繁華的,但那一天只有我們的車輛在武漢的街道上走,整個城市空蕩蕩的,跟我記憶中的武漢不一樣。”

武漢重啟 | 等疫情過去,我要回到武漢把曾經走過的路再走一遍……

深圳援鄂醫療隊在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

陳文靜所在的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是武漢市較早徵用改建的方艙醫院之一,專門用來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我所在的小組有兩三名隊友,管理大約100名病人。”陳文靜說,在剛開始,一切都需要適應。“進艙之前既要吃東西又不能吃太多,既要喝水也不能喝太多,這些都需要在實際工作中自己琢磨、調整。”陳文靜表示,儘管剛開始時身體上有一些不適,但經過調整後,工作越來越得心應手了。

武漢重啟 | 等疫情過去,我要回到武漢把曾經走過的路再走一遍……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陳文靜在武漢的東西湖方艙醫院工作畫面。

每天在艙內工作的6小時裡,陳文靜要和隊員一起負責病人的日常醫療、生活護理工作,同時還承擔著病人的心理疏導工作。“那天有一個病人,我給她測血壓的時候,發現她血壓偏高,詢問後才知道,她是因為擔心家人所以忘記吃降壓藥了。”陳文靜說,這名患者的家人分別在不同的方艙醫院接受治療。那天下午,這名患者接到通知,其兒子也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正在去往方艙醫院的路上。“她當時很沮喪,精神狀態很不好,所以我們第一時間對她進行了心理疏導和安撫。”在陳文靜看來,除了對患者進行醫療救治之外,心理上的安撫工作也不能缺少。

武漢重啟 | 等疫情過去,我要回到武漢把曾經走過的路再走一遍……

深圳援鄂醫療隊在武漢。

支援武漢期間,陳文靜也從工作中收穫了許多感動。“我們都會在防護服上寫‘深圳醫療隊’和自己的名字,但是有些年紀大的患者不太會說普通話,當我用武漢話和他們交流的時候,他們都很驚訝。”陳文靜說,每次與患者用家鄉話聊天,他們都特別感動。3月20日,作為深圳支援湖北醫療隊首批47名返深隊員中的一員,陳文靜回憶起離開時的場景,心頭還是湧起一股暖流。“當我們的大巴經過武漢的街道時,小區的居民都打開窗戶跟我們揮手告別,還有一些開車的武漢市民都停下來鳴笛向我們致敬,這讓我很感動。”陳文靜說,原本今年打算回老家和家人一起過年,沒想到以這樣的方式回到了家鄉,當家人得知自己要返深時,雖近在咫尺也沒能相見,但他們心裡的石頭也終於放了下來。“等疫情過去之後,我要回到武漢,把我曾經走過的街道和奮戰的地方重走一遍,這是我畢生難忘的經歷。”面對即將“重啟”的武漢,陳文靜充滿著期待和憧憬,“希望武漢早日恢復以往繁華的景象,武漢市民的生活秩序可以慢慢恢復正常,回到那個我曾經熟悉的武漢。”“一想到大家能自由地到街上、公園裡去享受正常的生活,我就感到非常高興”

距離在武漢戰疫最前線採訪的日子已經過去了一個星期,回到深圳隔離中的深圳特區報記者唐光明和何龍卻沒有停止手中的工作,他們仍忙著寫稿、整理照片和視頻素材,同時對他們共同編寫的書《方艙36天》進行梳理。對他們來說,這本記錄了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從建設到關閉,醫護人員和患者共同戰勝疫魔點點滴滴的書籍,是送給武漢“重啟”最好的禮物,也是對自己職業生涯中難忘的一段採訪經歷的總結。

武漢重啟 | 等疫情過去,我要回到武漢把曾經走過的路再走一遍……

疫情期間,深圳特區報記者唐光明(左)和何龍(右)跟隨深圳醫療隊赴武漢採訪。

對於武漢,唐光明和何龍其實都不算陌生。唐光明10多年前曾經去過,而何龍半年前也隨深圳特區報大型採訪“中國力量”報道組到過那裡。在他們印象中,武漢熙熙攘攘、車水馬龍,處處是鮮活的人間煙火。可是這一次,當他們跟隨深圳援鄂醫療隊奔赴湖北時,只看到一片冷清。與這片冷清相反的,是他們熱火朝天的工作——每天睡眠時間五六個小時,幾乎都有直播和拍攝任務,最多時一天寫上萬字報道——唐光明形容自己,“那段工作狀態彷彿打了雞血”。“我進艙應該有35次,比醫療隊員還多。”唐光明說,每次進艙,他就會準備兩個防水的運動相機Gro用於拍攝,以便出來時泡酒精消毒,到最後,一臺機器出現了失靈的狀況。而何龍為了追求更好的拍攝效果,轉戰雷神山醫院時用上了相機,消毒燒壞了兩個鏡頭。

武漢重啟 | 等疫情過去,我要回到武漢把曾經走過的路再走一遍……

深圳特區報記者唐光明(右)和何龍(左)在雷神山醫院採訪。

他們持續地滾動更新,用情用心講述一個個戰疫動人事蹟,前後方聯動運用直播、圖文、視頻、海報等融合媒體形式第一時間多角度、全方位報道疫情救治防控情況,傳遞希望,傳播正能量,激勵更多人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唐光明算了算,自己在武漢拍攝了663G的視頻素材,寫下15萬字的稿件。唐光明本就是個感性的人。在武漢採訪期間,他見證了太多讓人感動的細節和故事,常常熱淚盈眶。他還記得,在方艙醫院採訪時,一位廣東醫療隊的90後醫護人員剛進艙不久就趴在桌上,他過去詢問才知道原來對方身體不適。唐光明和這名醫護的同事都勸她出艙休息,但她堅持說趴一會緩過來後就能繼續工作。最後,她仍沒能堅持下來。而深圳援鄂醫療隊的李穎芝替她接下了當天25位患者的照料工作,也就是那天,李穎芝一共要照顧75位患者。作為這些醫護人員的曾經的“戰友”,在武漢即將“解封”的時刻,唐光明為他們感到驕傲和高興。在武漢,唐光明和每天開車送他們上下班的武漢司機張年清成了朋友,大家天天都在掐著手指算方艙關閉的日子,武漢公交什麼時候恢復,醫療隊什麼時候回深圳,一算一個準。臨別前,張年清跟唐光明約定,等明年一定來深圳,兩人一起喝個小酒。而唐光明也希望,如果有機會,在明年此時,武漢“解封”一週年之際能回訪武漢,看看那時武漢的變化。面對即將到來的武漢“重啟”大日子,唐光明和何龍都很期待。唐光明表示,其實在回深那天,他們看到的武漢已經在有序恢復生活、生產,路上甚至出現了堵車。“武漢是個美麗的城市,一想到大家能自由地到街上、公園裡去享受正常的生活,我就感到非常高興!”

來源 | 晶報APP

記者:彭丹 林菲 陳雯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