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多彩課程 聚焦生命成長

抗疫期間,學生居家學習。但“隔空不隔愛”,濟南市天成路小學精心開發多彩課程,致力學生生命成長。在有效組織、指導學生的居家生活、學習期間,學校不僅重視對學生們的知識教育、技能教育,更重視對他們的人格教育、智慧教育、生命教育。面對全民抗疫這樣一個嚴峻的命題,我們精心設計,充分利用各種媒介,通過豐富的活動教給學生如何面對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引導他們學會如何正確地看待疫情、看待世界,如何面對挫折、面對困境、面對自己的人生,走好每一步。豐富多彩的學習內容給學生們帶來了新的收穫。

一、引導學生繪製“學習地圖”,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對學生來說,學習過程中,自主學習是最重要也是最需要的能力,將貫穿個人發展的各個方面。居家學習期間,教師的監督減弱了,沒有了學校紀律的約束,但也是培養學生學習自主性的好時機。

陶行知先生說:“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那麼,如何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有質量的居家學習呢?我們採用了指導學生繪製“學期學習地圖”的方式,讓學生們做整個學期的學習規劃,對整冊教材進行高質量的預習。一份高質量的“學期學習地圖”至少要滿足以下幾點:一是要制定本學期的學習目標,描述清楚這學期學習的內容;要想學習這些內容,需要運用哪些學習方法,提升哪些能力。二是要明確自己的學習起點,明瞭上下冊教材知識、能力之間的內在聯繫。三是要知曉自己在學習態度、方法、習慣等方面做哪些準備等。

“學習地圖”成為學生深入研究本學期學習內容的載體。在繪製“學習地圖”這一任務的驅動下,學生開展深度預習。他們由教材的被動學習者變成了教材的主人,既站在全局的角度,全面閱讀教材、統整教材,又站在個體學習的角度,深入反省,客觀認識個人的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無論學習方式、思維方式還是生活能力都有了極大的改變和提升,從制定學習規劃逐步走向自主的學習質量管理。

在現階段,指導學生做“學習地圖”是我們“停課不停教”的主要教學方式。從長遠看,我們是在引導學生從學習的自主到生活的自主,指導他們建立大局觀和規劃意識,逐步學會規劃生活,規劃自己的人生,為他們一生的幸福奠基。

二、從“徹底灑掃”培育學生生活技能

在抗疫居家期間,進行科學合理的居家清潔消毒是消除病菌、保證身體健康的重要措施。我國古人歷來重視“灑掃教育”,認為對孩子的教育要從生活的勞動教育入手,以養成乾淨整齊的習慣,以習慣養成促身心健康,進而為接下來的知禮、修身做準備。如《朱子家訓》中說:“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古人講究從細節培養生活習慣,通過灑掃養成勤奮、愛整潔的習慣,身體和精神就能保持健康。朱熹在《大學章句序》中講:“人生八歲,則自王公以下至於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而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文。”灑掃是社會生活所需的最基本的勞動、生活技能和技巧,是孩童學習的啟蒙,更為學生今後的人生奠基。我們引導學生從整理自己的書桌開始,到整理自己的房間,再到規劃家庭的環境衛生,為自己和家人營造良好的居家環境。學生們在項目學習過程中,追溯灑掃的歷史與文化內涵,探究灑掃的竅門,學習掌握灑掃勞動的方法與技巧,嘗試改進勞動工具,體驗勞動職業的特點……個性化的學習過程在補齊勞動短板的同時,讓學生們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

沒有一蹴而就的教育,教育是漫長、細緻的播種和培育的過程。如同一個新生命的成長,是日積月累、循序漸進的。在這個活動中,我們讓學生們更加親近承載自己成長的環境和物品,在與物品近距離接觸的過程中,獲得與之息息相通的感覺;我們從細節出發培育學生們的感恩之心,培養學生們良好的、負責任的生活態度;在勞動過程中感受、踐行、傳承“灑掃”中蘊含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及精神,在淨化環境的同時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

三、 實施“聊天”課程,鍛造學生人生格局

在這場全民參與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沒有局外人。這場戰“疫”帶給人們太多的思考與感悟,關於生命、關於敬畏、關於勇敢、關於付出、關於擔當……靜下心來思考、審視周圍的世界和自己,對我們每一個人而言,這又何嘗不是一堂人生大課?

“聊天”校本課程,聚焦疫情背景下學生的真實生活和實際問題,以問題為驅動,以“話題聊天”的形式推動,將關於家國、關於生命、關於社會責任感、關於規則、關於感恩、關於學習、關於掃除等內容進行師生間、生生間的對話,在網絡陪伴學生的同時,引發學生思考與感悟,使學生對生命、對愛、對責任等有更深入的理解,塑造學生健全人格。

在“聊天”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們從抗疫故事中選取素材,“從山東搬家式捐贈看中華民族精神內核”“從‘逆行者’看家與國關係”“請耐心傾聽大自然的聲音”“口罩緊缺,卻有人趁機漲價”“我們平凡的生活是否應該感恩,應該感恩誰”等話題都在參考範圍內,而每個話題都有相對應的“聊效預設”。例如,三年級班主任王海玲借最近火了的一句唐詩“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帶領學生們聊起了中華五千年文化和疫情之下的文明感。“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通過對這些充滿人文關懷的中華古典詩句進行深入解讀,在充滿焦慮和恐慌的疫情中,學生們會猛然發現:原來,漢語這麼美,這麼有力量!隨後,一場網上賽詩會、網上讀書交流會便熱鬧地開展起來。

通過“聊天”校本課程的實施,以疫情為教材,以生活為依託,以鮮活感人的事例為素材,讓學生們的“加長版”寒假變得非常有料、有“聊”,在“聊”中提升學生的人生格局,培育他們的家國情懷,讓學生獲得人格的全面成長。

心理學研究證明,生活中的大事件可以加速學生的心理成熟與能力提升。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著眼的是學生一生的成長;作為富有時代精神和使命感的教育工作者,要善於根據學生的成長規律、生存環境適時地進行教育。所以,在居家抗疫這一特殊時期,我們要精心設計契合實際、科學、有效的課程,努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生活能力,提升學生的人生格局,幫助他們走好自我提升的每一步,實現真正的生命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