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水电五兄弟"飞越"400余公里建设武汉雷神山医院,登上湖南好人榜!为他们打call

常德V青年

好玩、敏学、慎思的常德青年交流平台

4月5日

湖南省文明办发布3月“湖南好人榜”

32人(组)群众身边好人上榜

其中

常德的朱国章、“水电五兄弟”、唐年元光荣上榜

常德水电五兄弟

常德市公安局武陵分局丹阳派出所社区民警朱国章

此次获评助人为乐类“湖南好人”

56岁的朱国章从大年三十开始,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对辖区内近5000户居民进行入户走访排查,检查宾馆、网吧等公共场所,积极开展“澄清实有人口底数,助推抗击疫情斗争”专项行动。2月17日下午,朱国章在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入户走访排查时,因连续工作劳累过度,突发颅内出血。

常德水电五兄弟
常德水电五兄弟

常德“水电五兄弟”在雷神山医院的合影。

驰援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的常德“水电五兄弟”,此次获评敬业奉献类“湖南好人”。2月1日,常德的水电安装工彭勇志、刘定伟、彭宪有、彭宪立、严八老5人得知武汉急建雷神山医院的消息后,主动向中建三局“请战”,后又自驾400余公里参与建设。连干8天后,他们完成任务回到了家乡汉寿县,主动住进了当地卫生院安排的集中隔离场所。

石门县雁池乡里山河村3组村民唐年元,此次获评孝老爱亲类“湖南好人”。唐年元十年如一日照顾双目失明的婆婆、聋哑瘫痪的哥哥,毫无怨言,未曾懈怠,在当地传为佳话。

相关阅读:

“水电五兄弟”驰援雷神山

—— 新华社记者 袁汝婷

在开车5小时“飞越”400余公里后,常德汉寿县农民工彭勇志,在2月1日抵达武汉。他片刻未停,直奔雷神山医院工地,一干就是八天。

和彭勇志一起奔赴武汉的,还有4名老乡,分别是刘定伟、彭宪有、彭宪立、严八老,都是汉寿县崔家桥镇的水电安装工人。得知武汉雷神山医院修建需要技工,5人一拍即合,立即联系中建三局“请战”,顺利获批。

常德水电五兄弟

常德“水电五兄弟”资料图。

起初,家人都不同意彭勇志的“逆行”:“你一个小小的水电工,凑什么热闹?”可彭勇志态度坚决:“我有手艺,有力气,与其在家待着,为什么不去帮忙?我是预备党员,这时候不上什么时候上。”

2月1日上午,彭勇志和工友们来到镇政府要求开通行证明。“多一个人到工地,医院就早一点建成,病人就能早一点得到救治。”

当天 ,他们自己开车“飞越”400多公里,赶到了武汉雷神山医院施工现场,立刻报到。

“开了一路,都没见什么车。进入武汉城区,看到街上没什么人,心里有点儿慌。”彭勇志对记者回忆,“可是一到工地,看到那么多工友都干得热火朝天的,一下就觉得有力气了。”

连日来,“五兄弟”被分为早、晚两班,日夜奋战在项目一线。彭勇志和刘定伟主动认领了更辛苦的晚班。在雷神山医院工地上,他们被分配主要负责通风管道的架设和调试。

晚班要从晚上10点一直工作到早上8点,凌晨三四点时最犯困、最难熬。彭勇志和刘定伟想了一个办法——“拼命找活干,忙起来就不困了”。

每天晚上11点左右,工人们可以吃上一顿热腾腾的夜宵,可彭勇志有时却宁可饿着。“吃饱了就容易困,我就想让自己饿一饿,就可以多干点儿活。”

和救治病人一样,雷神山医院的建设也是在和时间赛跑。“赛跑意识”刻在“五兄弟”脑子里,也化作了他们的行动。“吃饭都是紧赶慢赶的,一放下碗就干活,有的工友累得在工地睡着了,醒来继续干,看到他们就觉得很受鼓舞。”彭勇志说。

2月8日,武汉雷神山医院迎来了首批医疗队员,收治了首批患者。

“五兄弟”完成了施工任务,决定启程回乡。他们接受了一系列身体检查,拿上当地政府开具的通行证明,在2月9日动身了。当天下午,他们回到了家乡崔家桥镇,入住了镇里提前准备好的隔离场所——为了杜绝病毒传播风险,他们在回乡前就向当地政府主动申请了实施隔离。

乡镇卫生院的工作人员一边测量体温,一边对他们说:“你们为国家建设出力了,为家乡争光了,辛苦了!”

回来这几天,彭勇志总是想起雷神山医院工地彻夜不眠的灯火,和那些和衣而卧的工友们。“作为一名工人,能为国家战胜疫情点亮一盏灯,架设一根管,就是我这辈子都骄傲的事!”

常德水电五兄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