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凤至一生的等待:病逝后张学良看到她墓碑上的四个字放声大哭

于凤至张学良的原配夫人,1897年出生于吉林省,她的父亲于文斗是郑家屯的富商,有一次张作霖剿匪被围困,幸亏于文斗出手相助,张作霖才死里逃生。张作霖非常感激,和于文斗结拜为兄弟。

于凤至天资聪颖,七岁时父亲为她聘请家庭教师,长大后,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远近闻名的才女。

张作霖发迹后有一次去看望于文斗,发现于凤至出落得亭亭玉立,张作霖看了非常欢喜,于是向于文斗索要于凤至的生辰八字,给算命先生看过后说于凤至是富贵吉祥之命。

1915年正月,张作霖命张学良前往郑家屯和于凤至相亲。

张学良对于这桩由父亲包办的婚姻非常不满,到了郑家屯后,他多次找借口爽约,一直未和于凤至见面。

尽管如此,父命难违,张学良最后还是托媒人吴俊升给于家送了足以让于凤至下半辈子衣食无忧的聘礼。

于凤至对于张学良多次爽约已经非常不满,这次提亲张学良本人又不出面,于是她在礼单上题诗一首“古来秦晋事,门第头一桩。礼重价连城,难动民女心。”于凤至将张学良的聘礼退回。

于凤至的骨气出乎意料,张学良反而对于凤至产生几分爱慕和钦佩。加上张作霖给他下了死命令:“你的正室原配必须听我的。你和于家女儿成亲后,叫你媳妇跟着你妈好了,你在外面再找女人,我可以不管。”

张学良终于决定亲自前往于家提亲,他赋词一首《临江仙》:“古城相亲结奇缘,秋波一转消魂。千花百卉不是春,厌绝粉黛群,无意觅佳人。芳幽兰独一枝,见面方知是真。平生难得一知音,愿从今日始,与姐结秦晋。”

于凤至的芳心被打动,于是回赋《临江仙》一首:“古城亲赴为联姻,难怪满腹惊魂。千枝百朵处处春,单元怎成群,目中无丽人。山盟海誓心轻许,谁知此言伪真?门第悬殊难知音。劝君休孟浪,三思订秦晋。”

1916年春,张学良与于凤至喜结良缘。那一年张学良15岁,于凤至19岁。


洞房花烛夜,于凤至与张学良约定:“汉卿,你今后在外头有多少女人我不管,但有一条,就是不能带她们回大帅府。”

张学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但是日后他却背叛了这个承诺,并且不止一次辜负于凤至。

嫁给张学良后,于凤至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她博学多才,待人谦和,尊重长辈,对待下人也从不摆少奶奶的架子。

因此,在大帅府上至张作霖,下至佣人,没有一个不喜欢于凤至的。

婚后最初几年,是张学良和于凤至的蜜月期,到1919年,于凤至先后为张学良生下四个孩子。

后来于凤至回忆“婚后生活美满,孩子们陆续出生,我们两人充满了幸福,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最美好的时光。”

一切看起来那么美好,直到一个人的出现。1927年5月,张学良与赵一荻(也就是著名的赵四小姐)相识于天津舞会,在舞会上张学良与赵一荻翩翩共舞。

张学良是“民国四公子”之一,家财万贯又长得风度翩翩,让情窦初开的赵一荻着迷。张学良也被赵一荻的天生丽质所吸引,两人一见钟情。

于凤至一生的等待:病逝后张学良看到她墓碑上的四个字放声大哭


1928年6月,张作霖被日本关东军刺杀身亡,张学良赶回奉天接管东北军政大权。

1929年秋天,年仅17岁的赵一荻从家中偷跑到奉天,与张学良开始秘密同居。

赵一荻的父亲赵庆华是北洋政府交通部次长,得知女儿私奔后,他气急败坏地发表声明,与赵一荻脱离父女关系。

这下张学良与赵一荻的事闹得满城风雨,于凤至也终于知道了。

因为张学良在新婚之夜对于凤至的承诺,他不好开口把赵一荻接入大帅府,他只是告诉于凤至,赵一荻怀孕了,他让于凤至决定赵一荻的去留。

当时身边的人都劝于凤至不可养虎为患,把这样的情敌留在身边。

善良的于凤至看着楚楚可怜的赵一荻,赵一荻跪在于凤至面前,给她磕头,求她收留,并且保证自己不要名分,只要做少帅的秘书,陪在少帅身边就好。

于凤至心软了,答应了赵一荻的要求,她还出钱买了一栋小楼给赵一荻居住,在赵一荻临产时,于凤至亲自缝制幼儿衣裤送给赵一荻。

赵一荻非常感激,她和张学良一样尊称于凤至为大姐,可惜她日后也和张学良一样,辜负了大姐的一片深情厚谊。

1936年,张学良在西安发动兵谏,扣压蒋介石。后来“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张学良却被蒋介石软禁。

于凤至一生的等待:病逝后张学良看到她墓碑上的四个字放声大哭


当时于凤至正在国外陪孩子读书,得知消息后,她心急如焚,急忙收拾行囊,回国陪张学良坐牢。

于凤至在狱中陪伴张学良三年多的时间,这几年他们的关押地点换了好几次从浙江的雪窦山到安徽黄山,江西萍乡到湖南凤凰山,再到贵州阳明洞,每次都是一次折磨。

于凤至是大小姐出身,婚后又过着富裕的生活,如今却要在恶劣的环境和不断颠簸的旅途中度过。但是她无怨无悔,在她的心里,只要能陪在丈夫身边,就是最大的满足。

但是于凤至的这个愿望也无法达成了。1940年初,由于多年的奔波,加上身患乳腺癌,张学良向蒋介石提出请求,让于凤至前往美国治病,由赵一荻代替她照顾自己,蒋介石批准了。

于凤至到了美国后,由于病情严重,不得不做了左边乳房的摘除手术,手术后的化疗异常痛苦,她的头发几乎掉光,体重也急剧下降到45公斤,幸运的是,手术比较成功,于凤至的性命保住了。

由于治病于凤至花费许多钱,加上她把四个孩子接到美国,孩子们也需要大笔的钱。

为了生计,于凤至开始学习英语和炒股,凭借出色的眼光,她在股市赚了不少钱,之后她又转战房地产,成为百万富翁。

发财的于凤至还是念念不忘丈夫和赵一荻,她在美国斥巨资买下两处相邻的别墅,并按照张学良喜欢的风格装修,她希望张学良恢复自由后能和赵一荻以及自己一起住进别墅,重现当年的温馨。

于凤至深情地对孙辈们说:“我将我所有的钱用在买房上,就是希望将来你们的祖父一旦有自由的时候,这别墅就可以作为他和赵四姑娘安度晚年的地方,这也是我给他的最好礼物了!”

然而于凤至的一片痴心等来的却是晴天霹雳。1964年,张学良委托张群给于凤至送去一份离婚协议书,并承诺“离婚后我们还是我们”

于凤至含泪签下离婚协议书,她说:“一个人爱一个人是不需要理由的,只要对汉卿好,我什么都答应!”

伟大!为了爱将最心爱的男人拱手相让,对于一位女人来说,这需要一种怎样的情怀!

尽管已经离婚,于凤至还是天真的相信张学良说的“我们还是我们”那句话,因此她始终以张夫人自居。

于凤至多次说过:“我生是张家的人,死是张家的鬼!婚姻虽然解除了,我的心始终属于汉卿!”

1990年3月30日,于凤至由于心脏病发作进入昏迷状态,已经说不出话的她睁大眼睛盯着墙上的照片——那是1934年她和张学良旅欧时的合影,最终她不舍地闭上了眼睛。

于凤至病逝后,她的墓碑上用英文写着“张于凤至”,她留下遗言,在她的墓旁留一个墓穴,将来留给张学良。于凤至觉得生不能共眠,死也要同穴。

于凤至一直关怀着张学良和赵一荻。而这两人是如何报答于凤至呢?1964年7月4日,51岁的赵一荻终于名正言顺地嫁给64岁的张学良。消息传来,于凤至的孩子担心她难过。

于凤至却说:“我乐于看到他们结婚,虽然我和爸爸解除了婚姻,可是我仍旧是张家的人,现在爸爸的身边有了可以照顾他的人,我心里当然高兴。”


于凤至一生的等待:病逝后张学良看到她墓碑上的四个字放声大哭

1991年5月,张学良获准到美国探亲,张学良来到于凤至的墓地,看着墓碑上写的“张于凤至”,他放声大哭,“凤至,我来晚了啊!”

2000年,赵一荻去世,2001年张学良病逝,一周后张学良与赵一荻合葬于夏威夷东海岸著名的神殿之谷纪念陵园。

于凤至一生的等待:病逝后张学良看到她墓碑上的四个字放声大哭


于凤至一生用情太深,她从嫁给张学良后就认定这是自己一生最爱的男人。而张学良对于凤至虽然也有感情,但是亲情多于爱情,他一直把于凤至当做可敬的大姐。

可怜于凤至一直为张学良和赵一荻考虑,包容地接纳了赵一荻,后来为了张学良的安全又大度地与他离婚,成全了张学良和赵一荻。

张学良和赵一荻却辜负了于凤至,赵一荻违背了当初不要名分的承诺,张学良更是违背了不接其他女人进大帅府和离婚后我们还是我们的承诺。

于凤至墓碑上的“张于凤至”,看了让人心碎,这是一位痴情女子错爱一生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