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妈降准,原油巨震,全球疯涨,现在能抄底了么?

放假这几天,海外市场波动最大的品种就是原油了。


从上周四开始,关于原油的消息就满天飞,国际原油的价格也随着这些半真半假的消息上蹿下跳。


一会大涨10%-20%,一会又回落大部分涨幅,实在是太刺激了。


央妈降准,原油巨震,全球疯涨,现在能抄底了么?


虽然波动大,但总体上来说,原油在这几天里涨势确实凶猛。


上周三WTI原油的收盘价是20.39美元,而今天这个价格是27.18美元,涨幅超过33%。


不要被这个涨幅诱惑,看上去抄底能够赚很多。


你可能没注意到的是,原油在3月初OPEC+判破裂,两天大跌30%-40%后,不到一个月里又跌了30%。


所以,有不少抄底的人,坟头草其实已经几丈高了,真正能够熬到这次大涨的是很少数。


原油是最复杂的大宗商品之一,因为它背后牵扯到的是几个国家的博弈。


就拿这几天的新闻来说。


一会川普说和俄罗斯、沙特沟通过了,估计大概会减产1000-1500万桶。


一会俄罗斯又跑出来辟谣说没跟沙特沟通过。


一会沙特又说,没有减产千万的事,但是可以开个会。


会议的时间本来说的是4月6日,一会又有沙特消息人士说推迟到了4月9日。


最新的消息是,俄罗斯政府说当前没有计划于沙特和美国进行交流。


现在原油这个价格,几个产油大国谁都吃不消,一起减产是对所有人都最有利的,为什么就这么难呢?


在博弈理论有个经典的理论——囚徒困境。


这个理论就非常适用当前的原油市场。


两个犯了事的囚犯被抓紧警察局,现在警察在询问他们的时候,有三种可能:


如果两个囚徒都承认自己做了坏事,那么因为证据确凿,就一起判三年;


如果一个囚徒坦白,另一个囚徒不坦白,那坦白的一方因为立功可以直接释放,不坦白的那一方将被判十年;


如果两个囚徒都不承认,因为证据不足,他们都会被无罪释放。


看上去,双方都不坦白是最有利的,但在实际情况中两个囚徒谁也不相信谁,最终一般都会选择坦白,而互相伤害。


原油市场现在的局面就是囚徒困境。


不管是沙特还是俄罗斯、美国,他们都知道共同减产是最好的一个结果,但因为对他国不信任,最终大家都做了最坏的选择。


万一我减产了,你没减产,那我的损失不就是最大了。


历史上,沙特一直是OPEC+组织的主要减产贡献者。


2016年开始,沙特减产的幅度最为明显,从最高的1200万桶/天,降至约970万桶/天。


但是,沙特产量在减,美国、俄罗斯的产量却是维持稳定或者激增。


美国原油产量早已超过沙特,达到1310万桶/天,俄罗斯也超过沙特,达到约1125万桶/天。


这次突然来了个新冠疫情,导致全球原油需求骤降。


要维持之前的价格,就需要更大力度减产,而沙特不愿意再独自吃亏,最终成了今天的全输局面。


现在大家又开始谈判了,后面这个囚徒困境能够走出来了么?美国、俄罗斯、沙特能达成友好的协议一起减产么?


答案是很难。


你看最近的各种反复就应该能体会到谈判的艰辛,各方都在试探。


最麻烦的是美国。


不同于俄罗斯和沙特的原油企业都是国有,美国油气产业都是私人企业。


美国政府是没办法也很难协调私人企业减产的,而且根据美国的反垄断法,美国相关的协会也不能就原油产量进行进行操纵。


当然,因为市场看到了希望,而且大家也都明白现在的局面不可持续,所以最近开始出现缓和的信号后,原油开始大涨。


但如果你能明白上面深层次的一些原因,就会知道这个事没那么容易,仍会有反复。


这个时候想要在推土机面前捡硬币我是很不建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