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教士湯若望幫明朝鑄火炮,為清朝修曆法,為何被康熙判凌遲?

湯若望不過是捲入政治鬥爭的洪流,康熙對其功勞心知肚明,最終下場是革職病死。

康熙初年,發生了一起震驚朝野的大案子,那就是楊光先控告西洋傳教士湯若望案,在這個案件中,一大批在華傳教士受到了株連,一些清政府的高級官員也被懲治。湯若望曾被判處凌遲極刑,之後又改判革職

傳教士湯若望幫明朝鑄火炮,為清朝修曆法,為何被康熙判凌遲?

(湯若望)

這個傳教士不簡單,頻繁捲入政治鬥爭。

湯若望(1592-1666),德意志人,是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通曉天文曆法。1618年他受耶穌會的派遣來到中國傳教。在順治朝,由於湯若望對天文研究深入,在主持欽天監的工作中成績顯著,不斷獲得晉級加封的機會,成為了欽天監最高的長官監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直接掌握欽天監工作的西洋人。

湯若望精通天文曆法雖然是他獲得至高地位,甚至順治隆寵的最主要工具,但觀察湯若望與順治帝的親密交往,為這種良好關係打基礎的時刻,正是多爾袞攝政期間。這說明什麼呢?

事實證明,湯若望曾經向順治揭發過多爾袞的事情。順治元年(1644)清軍入關,在入關的最初7年,是多爾袞專權實行攝政的時期,他代行皇權、隨心所欲,和順治帝、孝莊太后之間形成不可調和的矛盾。順治長大後,圍繞最高權力展開了明爭暗鬥,直到順治七年(1650)十二月多爾袞病逝為止。

傳教士湯若望幫明朝鑄火炮,為清朝修曆法,為何被康熙判凌遲?

多爾袞

伯樂范文程把湯若望引薦給順治。

其實福多(福臨與多爾袞)鬥爭的初期,湯若望是受多爾袞器重的,對他十分厚待,但在爭鬥的關鍵時刻他選擇了站在福臨身邊,這與將湯若望引上仕途的范文程有一定關係,影響到湯若望最終在順治與多爾袞之間的選擇。

傳教士湯若望幫明朝鑄火炮,為清朝修曆法,為何被康熙判凌遲?

范文程是在努爾哈赤時期降於大清的漢人傑出政治家,老莫之前對孝莊送出一碗雞湯,勸降洪承疇一事進行闢謠,其實真正勸降洪承疇的就是范文程。

范文程此人腦袋瓜極其聰明,很有政治頭腦,他預感到多爾袞不會有什麼好下場,於是在順治五年急流勇退,以“託疾家居”為名回家養病,在回去之前他把湯若望引薦給了順治。

也就是在順治五年,湯若望對清初權力鬥爭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多爾袞打擊豪格,湯若望對豪格之死報以同情,對多爾袞不滿之意躍然紙上,隨後不斷揭露多爾袞的圖謀行徑。

傳教士湯若望幫明朝鑄火炮,為清朝修曆法,為何被康熙判凌遲?

是湯若望與楊光先的爭鬥?抑或政治鬥爭?

湯若望在多爾袞攝政後期的權力鬥爭中,由於表現優異,獲得孝莊母子的極大好感。然而順治在親政後,出現不少過度推崇漢化,忽視滿、蒙習俗的態度,和孝莊等滿蒙親貴大臣產生了矛盾,在這個過程裡,湯若望站在了漢臣的一邊,和孝莊等人關係也不那麼融合了。

傳教士湯若望幫明朝鑄火炮,為清朝修曆法,為何被康熙判凌遲?

儘管湯若望和楊光先有很多爭論,包括:

1.進歷之爭。楊光先指責湯若望只呈現了200年的歷書,有所保留,是不忠的表現,應該“推算出萬年曆書,才能謂為臣子”。

2.時刻之爭。大抵是楊光先認為湯若望推行的新法,將一個小時改為八個時刻,違背歷代成法。

3.置閏之爭。也就是楊光先認為新法在順治十八年設置閏七月是錯誤的,應該設置閏十月。

4.還包括圍繞《時憲曆》封面上題寫的“依西洋新法”五個字的爭論,楊光先認為不應該把正朔之權讓予西洋人。

當然還包括天主教之爭,認為天主教屬於邪教等等十幾種爭論,但湯若望真是因為曆法之爭才進了大獄,險些丟掉性命嗎?

傳教士湯若望幫明朝鑄火炮,為清朝修曆法,為何被康熙判凌遲?

觀察康熙的處理態度,可以獲知一二。

康熙三年八月初六,禮部和吏部兩個衙門開始審理這個案件,本來是擬將湯若望革職,但是十二月份,當案子打到刑部時,卻判主犯湯若望立即凌遲處死,從犯安文思等人杖四十流放。

之後,各個機構對湯若望的懲罰有不同意見,沒有辦法形成統一,就一直拖著,直到康熙四年三月十三日,和碩康親王傑書會議討論,念其年老,效力多年,著其免死。

雖然免於一死,牢獄之災不可避免,湯若望被革職後,在康熙五年七月就病死在寓所了。看上去楊光先勝利了,其實完全不是,康熙一直知道楊光先沒啥大用處,最後以傳教士南懷仁代替了他執掌曆法。

傳教士湯若望幫明朝鑄火炮,為清朝修曆法,為何被康熙判凌遲?

老莫以為,康熙這麼做和初期鰲拜專權不無關係。楊光先是鰲拜黨羽,康熙帝在無法治理鰲拜情況下,只能韜光養晦,救不了湯若望。湯若望病死後不久南懷仁就呈告楊光先依附鰲拜,捏造訟詞誣陷他人,導致湯若望等人無辜下獄。康熙念及楊光先已經年老體弱,本來是擬作處死,改成了發遣回藉,死在了路上。

之後湯若望以原品體恤待遇,恢復了“通微教師”的名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