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对奏,唐王怀鹰

千秋大事,最费思量

正所谓,十年树木十年砍,百年树人百世芳。

读史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千百年间的悠悠往事逐字浮现于眼前,千万个风流人物,众多个人生百年,所思、所想、所做,几本史书一眼阅尽好不痛快。

君臣对奏,唐王怀鹰

《资治通鉴》是我国文化瑰宝级作品之一,作为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被宋神宗誉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全书294卷,约300万字左右,记述约1300年正史,全书涉及政治、军事、民族关系以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善可为法,恶可为戒。

作为唐后之朝,《资治通鉴》对于大唐盛世描述甚多,其史料价值尤以《隋纪》、《唐纪》、《五代纪》为最高,人物描写最为生动。

君臣对奏,唐王怀鹰

《李世民畏魏征》便是《资治通鉴》中十分生动的一篇散文。

魏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征神色不移,上亦为之霁威。尝谒告上冢,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君臣对奏,唐王怀鹰

瞧瞧,三百万字可不是白话,而是这晦涩难懂的文言!小时候读起来那真是和做数学题有得一拼!

唐王李世民雄韬伟略,打得了江山、治得了天下,隋唐英雄何其多?他却能振臂一招使他们俱来拜投。

魏征乃瓦岗李密帐下降臣,旧主李密身死后得大唐赦免死罪,身份不尴不尬,二主之臣,说话哪来底气?

君臣对奏,唐王怀鹰

《李世民畏魏征》说的是魏征他相貌平平,有胆有略且善于使唐王回转心意。每次都敢于在李世民发怒的时候直言而谏,不为皇帝怒火而动摇本色,李世民也为此心有所感。这段文中举了两个例子来突出李世民对魏征的“畏惧”。一是有次魏征告假回乡祭祖,唐王心有所动想要出去游玩射猎,但当一切准备停当之后又听闻魏征将要还朝,便赶紧将此事作罢。魏征还朝后问起此事,李世民说“当时是有这想法,不过实在是怕你回来骂我一顿,觉得还是算了!”二是有次李世民得到一只上好的鹞鹰,甚是喜爱,正架在臂上逗弄玩耍却忽见魏征前来进奏,于是赶忙把鹞鹰捂在怀中。而魏征也是个妙人,上奏之时故意拖拖拉拉耗时良久,待魏征走后,那只鹞鹰已是闷死于李世民怀中。

这篇不到二百来字的描写极其生动感人,李世民的“畏”和魏征的“谏”充满智慧,前者在于克己,后者在于巧思,这两次君臣对奏,妙过多少帝王心计与忠言逆耳?

流芳百世的都流芳百世了,一本本史书将所有逝去人物的善言、善行、恶言、恶举都记录得清清楚楚,做什么样的事,有什么样的后果,那些人物都在以己身之经历告知于后来者。现在的我们若史书在手,自当观之、叹之、思之、鉴之。

——

文章来源:订阅号 ygsbz20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