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与杨绛——冷暖自知的爱情

世间的很多事,其实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而如果成为了公众人物,那么或许就会有更多的不得已。他们要考虑更多的事情,甚至要为公众塑造一种可能并不真实但希望传达的形象。

所以我们看很多名人,前一天也许还在拍照发图秀恩爱,第二天便离婚分手了。其实可能一开始就已经埋下了不和的种子,只是因为各种顾虑和考量,而在公众面前进行的另一场表演。

钱钟书与杨绛——冷暖自知的爱情

身边人也是一样。所以我们大可不必羡慕眼中看到,耳中听到的神仙眷侣、模范夫妻的故事,因为那很可能并不真实。而且表演总会穿帮,到时候的幻灭,实在是没有必要。

过好我们自己的生活,用心去爱我们身边的人,哪怕我们的故事并不为人所知,我想回首时,也是非常浪漫的,因为唯有自己知道,自己饮下的那杯水,到底有多甜蜜。

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无疑是在外人眼中无比深情和幸福的。1935年,二十四岁的钱钟书和二十三岁的杨绛结为夫妻,从此开启了六十余年的婚姻生活。两人都是有才华的人,能够一起携手,风风雨雨六十余载,无疑是让人羡慕和钦佩的。两人结合之初,就被人称作门当户对,珠联璧合。而等到结尾,当女儿钱媛和钱钟书先后离世,年事已高、历经沧桑的杨绛还能在《我们仨》中,回忆与丈夫和女儿生活中温馨的点点滴滴。

钱钟书与杨绛——冷暖自知的爱情

有始有终,虽然我们局外人不可能真正体会和了解,但矢志不渝的忠贞爱情,无疑是让人感动的。

那么,为什么拥有幸福家庭的钱钟书,却会在《围城》中,写出:“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这样的感慨呢?

钱钟书与杨绛——冷暖自知的爱情

或许可以说是文学作品的需要,并不与现实关联。然而在《围城》中,极少数的“正面”人物之一唐晓芙,也是钱钟书理想中的女性形象,却又存在现实原型之争。有说是杨绛的,也有说是赵萝蕤的。而赵萝蕤,却似乎是钱钟书喜欢且追求过的女性。至于后来与何灵琰师生间的暧昧,也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

钱钟书与杨绛——冷暖自知的爱情

或许现实中的爱情,总要有些一厢情愿才会显得完美。但能用行动坚守一生,却也无愧于最初的承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