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点子”催生“大智慧”

通过物联网应用实现仓储智能化,小小机器人让繁杂仓库变得井井有条;脑电波采集人脑专注度信号,仿生机器人实现人机同步,造福残疾人群体;太阳能光热发电的关键材料实现国产化生产,解决了世界性难题……这些奇思妙想、创新设计,经过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创造成为现实。以“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为主要内容的“五小”竞赛活动,通过“竞赛群众化、管理智能化、内涵科技化、人才高端化、成果产业化、服务多元化”的“六化”提质行动,勾勒出我省800万名职工以智慧创造活力效益,以创新促进转型发展的生动画面。

以“创”增“效”让劳动提升价值

作为采煤设备的关键部件,中部槽是煤炭开采能否提质增效的一条“硬杠杠”。在下料、装配、焊接、加工过程中,因气割下料精度和装配误差,中部槽会出现3毫米-7毫米不等的间隙,导致焊瘤和焊漏,使生产速度大大降低。对整个过程全程跟踪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太重集团高级技师樊志勤提出中部槽焊接工艺改进法,将过去水平位置焊接改为横焊封底焊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按山西煤机月生产780结左右,焊接质量可提高30%,每年为企业节约成本246万元。”樊志勤颇为自豪。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坚持“创新为上”。2018年以来,我省作出了实施“五小六化”提质行动的工作部署,一场以“五小”竞赛提质扩面为目标的竞赛活动,就像一支火把在三晋大地点燃,燃起了全省职工创新创造的热情。2019年,全省3.6万家企事业单位、712.5万人次职工和学生参赛、收集“五小六化”成果19.1万项、创造经济效益122.2亿元……一项项凝结着职工汗水和智慧的创新成果,凝聚起推进我省转型发展的强大力量。

“爆炸法生产复合钢筋大量用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但是受工艺限制,其坯料只能单根爆炸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在太钢集团复合材料厂,太原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范述宁带领团队经过反复计算、多次试验,把爆炸工艺改进为真空热轧复合工艺,使生产效率提高了1.5倍,每年可节约费用120万元。

“五小”不小,以“创”增“效”。“五小六化”竞赛名称虽冠之以小,却激发出职工创新活力,推动企业良性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我省培养竞赛示范重点单位1100家,搭建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网上交流平台,发挥创新工作室、“青创先锋”人才库、乡村e站在“信息采集、人才培训、技术发散、成果孵化、发明示范”等方面的作用,使它们成为推进竞赛的重要平台和有力支撑。

以“点”带“面”打造高素质劳动者

要集聚创新人才,就需要好的机制用才、好的平台聚才、好的环境引才、好的举措育才。自“五小六化”提质行动开展以来,内涵、领域、空间进一步得到深化拓展,由传统行业向高新技术行业延伸,由工业企业向事业单位延伸,由国有制企业向非公有制企业延伸,由大型集团公司向中小微企业(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延伸,向班组一级拓展,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新格局,群众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10多年前,“免检焊工”贾向东还只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农民工。凭着精益求精的钻研态度和赶超一流的拼搏劲头,他一步一个脚印登上技术高峰。如今,拥有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电网电力技术院生产技能一级专家等多个头衔的他常说,“是技术改变了我的人生”。在企业,贾向东赶超一流的拼搏劲头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奋战在一线的工友们。

“五小六化”不仅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还广泛动员了包括农民、学生在内的各类群众的踊跃参与。榆社县箕城镇贾峪村村民张如裕在养殖中发现,一枚产蛋期的土鸡平均两天产一枚蛋,但是吃了苍蝇的鸡平均三天产两枚蛋,而农村鸡舍里最不缺的就是苍蝇。于是,他发明了一张粘蝇网,网面涂不干胶,网下放腐败肉吸引苍蝇,苍蝇只要一接触就无法逃脱,用捕捉到的苍蝇喂食土鸡,产量立竿见影。“一张网一天平均粘200只苍蝇,50只鸡一个月多产了将近250枚蛋,效益很可观。”李镕哲是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的一名在校学生,他发明的多功能生态路灯,用人工的方法将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电流控制并积累下来,进行路灯供电。“将绿色节能的照明和城市智慧照明相结合,适应了低碳、环保的需求。”李镕哲说。

2017年起,我省连续密集出台了14个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政策文件,2019年启动“三晋英才”支持计划,遴选出能源领域首批10项关键核心技术,面向全球广发“英雄帖“。“五小六化”竞赛成为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平台,竞赛活动进企(事)业、进车间(班组)、进社区(乡村驿站)、进学校(高职院校)、进医院、进工地,要求参加技能竞赛、“五小六化”竞赛的人越来越多,竞赛氛围越来越浓。2019年,全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6267次,参加技能竞赛的职工有583835人次,打造出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

以“小”搏“大”融入高质量转型发展

去年,太原市一批纯电动公交车投入运营。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工程师金阳设计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的自动分电器,使充电桩的使用率由40%以下提升至88%左右,规模为100个桩的充电站可节约充电费用约15万元/月。

太阳能光热发电作为新兴可再生能源技术,已成为国际新能源领域开发应用的热点,347H不锈钢中板作为设备中的关键材料,其粗晶组织控制属于国际公认难题。太钢集团不锈热轧厂职工贾超君带领团队在长期摸索中,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冶金成分设计、中板控制轧制及高温固溶处理等核心技术。“通过实施开发中的347H中板在我国首批实质建设的7个相关热发电示范项目中得到广泛运用。”贾超君表示,该项目实现了关键材料国产化生产,累计供货2414吨,利润达到1600万元。

围绕我省转型综改、高质量发展、能源革命等中心大局,“五小六化”竞赛活动着力培育新动能,在新能源、新兴行业等领域开展。在2019年“五小六化”竞赛优秀成果中,3650项竞赛成果获得了国家专利授权,上报省级优秀成果2153项,“风力发电机组风轮锁定装置”“AGV物流车的设计应用”“物联网+智慧无人仓库”“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室外智能健身系统”等就是聚焦新动能、新能源、新兴行业的科技含量高的优秀成果代表。一大批企业和职工以思想解放推动创新发展,自主搞创新、协调搞创新、开放搞创新,实现了直道冲刺,弯道超车,换道领跑。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持久深入开展‘五小六化’竞赛,大力提升职工岗位创新能力,为我省打造一流创新生态、高质量转型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省总工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本报记者杨文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