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酒店及度假村副總裁陳孟超:“共享和跨界”型中端酒店或成未來投資熱潮

對於未來什麼樣的酒店產品更能夠在疫情後脫穎而出,兩個關鍵詞非常重要:共享和跨界。這兩個關鍵詞代表了未來產品和未來投資酒店的方向。

萬達酒店及度假村副總裁陳孟超先生表示,中國酒店依然是有投資機會的,關鍵是什麼樣的酒店可以成為投資級的產品,中端酒店具有非常大的潛力。其次,在投資酒店品牌的選擇上,要看這個品牌有沒有價值。

同時,酒店是一個充滿想象的空間。對於疫情後具有共享和跨界的酒店會脫穎而出,不僅是要有共享概念,還要有落地性,這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趨勢。

以下是萬達酒店及度假村副總裁陳孟超先生的發言節選:

一、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

很多人也在談論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大概有這幾個觀點:一是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會更大,因為疫情的不可控性,外部的國際環境將變得更加嚴峻。二是在線數字化技術驅動的行業將會高速發展。第三個,當下經濟對消費刺激和服務業的依賴度將會更強。但是大家都認為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

關於應對疫情,一位北大的教授對於企業的建議是,當下在線增長才是最重要的。例如2003年非典之後的攜程、京東。這些企業都相信這樣的一個道理—水大魚大。只要是中國依然保持著經濟向好的趨勢,作為企業來講,只要能夠很好地改變自己,應對這些情況變化,就能夠很好地發展和生存。

新中產的崛起已經成為了中國經濟下的突出現象,他們是中國消費市場的主力軍。我們都相信新中產的崛起直接影響到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整體質量和潛力,新中產的消費特點也正孕育著未來相關產業爆發的機會,也在重塑酒店業的競爭格局,更是未來酒店投資的機遇所在。

二、中端酒店有很大的投資潛力

中國旅遊飯店協給出的中國飯店管理公司的年度發展報告表明:中國的67家本土和國際酒店集團,他們一共持有457個品牌。其中豪華品牌和高端品牌佔了62%、中端品牌21%、經濟型16%,從品牌數量來看中國的酒店品牌結構是一個典型的倒三角模式,也就是高端和豪華酒店品牌佔了最大的比重。而全球的品牌結構情況跟中國有很大的不同,中端佔有最大的份額是46%。

在中國,酒店開發商實際上很多都是房地產開發商,屬於被動投資。可能在增量時代被動投資,但是房地產的黃金10年已經過去,很多都進入了存量時代,尤其通過疫情以後,會加速主動投資酒店的趨勢。

通過前面中國的品牌結構和全球的品牌結構對比,中端酒店無疑具有非常大的潛力。很多酒店集團都看好這個市場,在疫情過後,中端酒店會持續受到熱捧。

三、在市面上有影響力的酒店品牌值得投資

投資或加盟一個品牌,要看這個品牌到底有沒有價值。有這樣幾個維度:有沒有很好知名度、品牌忠誠度,有認知的質量和品牌聯想。要從這幾個維度來看它有沒有價值,我們的品牌能不能真正為企業賦能,或者從酒店的角度來講,這個品牌到底能不能為投資人和消費者帶來價值。

品牌不等同於商號,它有提升價值的過程,有品牌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要為投資人和消費者創造價值,品牌化也就是具備創造價值的能力。應該投資的是真正在市場上面有影響力的品牌,真正有品牌化運作能力的運營商才是值得投資的。

四、共享和跨界是酒店產品的未來發展趨勢

中國的高星級特別是五星級酒店,它的投資回報週期特別長,歸結為一個關鍵的詞是:坪效。坪效實際上是原來在商業領域當中廣泛運用的一個關鍵的KPI,從坪效的角度來講,中端酒店為什麼稱之為是現在投資級的產品,是因為它能夠在3-5年內回報,它的投資回報是優於長租公寓和聯合辦公。

未來酒店應該不僅僅是住宿,它可以是一個提供消費場景的空間,酒店實際上是一個商業的部分,以後運營酒店不光是你要運營客房的能力,實際上要看空間運營能力,與聯合辦公、商超沒什麼不同。中端酒店更要考慮怎麼提高坪效,不能光是賣客房。

酒店應該是充滿想象的,而不光只是我們賣客房的一種盈利模式,它應該是一個充滿想象的空間。對於未來什麼樣的酒店產品更能夠在疫情後脫穎而出,有兩個關鍵詞非常重要:共享和跨界。要提高坪效,關鍵在於共享,要降低人工成本。

疫情下“共享人工”這個詞也出現了。所以在具備了共享概念後,最重要的是落地性,這個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趨勢。跨界指的是要有不同行業的整合運營能力,因為對於消費者來講,他到了一個空間以後,並不區分於你是住宿業、餐飲業、零售業,他在他的出行過程當中,他需要得到的產品和服務是一致性的,是連貫的。所以對於以後的品牌運營商,對於酒店的運營商就提出了挑戰,打造的產品能夠把握住這兩個關鍵詞,就代表了未來投資酒店的一個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