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俗话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人在一生中总会有不同的际遇,不同的处境。顺风好行船、逆境难为生;位高好成事,位卑难做人。但历数古今中外得大成之人,无不是善处逆境和善待位卑的智者。他们能屈能伸,从不把自已看得比别人更高贵,更显赫。特别是在屈尊和低就于别人的时候,更能显出低调做人的风范。

即使是在今天,“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仍不失为我们为人处世的训诲,只是我们认为这条训词中的“不得不”充满了无奈、勉强、不情愿,这种“低头”太痛苦,因此,这句话应改为“人在屋檐下一定要低头”!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把”不得不”改成“一定”并不是在玩文字游戏,而是有很多考虑的。

所谓的“屋檐”,说明白些,就是别人的势力范围。只要你在这势利范围之中、并且靠这势力生存,那么你就在别人的“屋檐”下了。这“屋檐”有的很高,任何人都可抬头站着,但这种屋檐不多,以人类存在着的排斥“非我族群”的天性弱点来看,大部分的“屋檐都是低的!也就是说,进人别人的势力范围时,你会受到很多有意无意的排斥。这种情形在所有人的一生当中几乎都出现过,除非你有自己的一片天空,是个强人,不用靠别人来过日子。可是你能保证一辈子都可以如此自由自在,不用在人“屋檐”下遮蔽风雨吗?所以,在人屋檐下的心态就有必要好好做些调整了。

我们的主张是:只要是在别人的屋檐下,就“一定“要低头,不用别人来提醒,也不要等撞到屋檐了才低头。这是一种对客观环境的理性认知,是审时度势后一种明智的选择。

做这种选择起码有这样几种好处:

不会因为不情愿低头而碰破了头。

不致因为自尊自大而招嫉恨以致成为被人打击的目标。

不会因为沉不住气而执意要把“屋檐”拆了。要知道,不管拆得掉拆不掉,你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不会因为不忍屈就而离开“屋檐”下。离开不是不可以,但是要去哪里必须考虑,而且离开后想再回来就不容易了。在“屋檐”下待久了,甚至有可能成为屋内的人。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总而言之“一定要低头”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与现实环境有一种和谐的关系,把二者的抵触和摩擦降至最低:是为了保存自己的能量,好走更长远的路,是为了把不利环境转化成有利环境。这是处世的一种怀柔、一种权变,更是行走社会的生存智慧。

“在人屋檐下”是人生必经的过程,它会以很多不同的方式出现。当你看到了“屋檐”时,请不要“不得不”而是要告诉自己一定要”低头。

当然,一定要低头,脖子也会酸,但揉一揉也就过去了。低下头来上边的天空会更广阔,人生的进路会更宽畅。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低调做人高标做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