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起民間智慧與北方第三城爭奪戰

城市經濟數據排名,雖然是一個數字的排名遊戲,但對於很多人來說,確實很重要。第四次經濟普查讓國內大城市們重劃座次,這是個很受關注的事。


喚起民間智慧與北方第三城爭奪戰


經過漫長的等待,鄭州終於最後一個發佈了去年的數據,恰好超過了長沙那麼一點點,這是預料之中的,因為這樣就進了前15名,而第14名的青島暫時也就保住了北方第三城的這個似乎很重要的名譽。

表中可以看出,經過前幾年的追趕,寧波、無錫、青島、鄭州、長沙,其實五大城市經濟總量已經在同一個層次上了,所以2020的名次還會變動,這不能不讓各家緊張。


喚起民間智慧與北方第三城爭奪戰


從全國12名降到14名,對青島是個很大的警示意義,這意味著不進則退。最關鍵的是,後邊的15名的鄭州和16名的長沙正在虎視眈眈,100多億的差距實在太小,只要大領導敢於發力,追上來是分分鐘的事,更讓青島如芒刺在背。

其實濟南也是如此,跟在它後面的有四個城市,貼身緊逼,只要稍微加速,濟南就會被推出前二十名。這對全國第三大省的省會來說,無疑壓力更大。

相差不大,貼身肉搏,這其實讓這十來個城市的頭頭腦腦們都是很頭痛的局面。一絲不能馬虎,稍微掉以輕心,就是下滑幾個名次。

而青島和濟南這兩個城市,還都想做全國中心城市。如此局面下,如何趁著疫情,甩開對手,把名字靠前,那就算打了翻身仗。

對於青島來說,如何保住北方第三城,如何回到前12名之內,應該是領導們迫切以求之事。

前兩天,百忍老師去了電視臺,有個《有話大聲說》,討論了一下什麼青島收入低和房價高的老掉牙話題。

討論過程中,發現又回到了山東式的老路子,就是落後的原因百分之八十的責任都在政府,都在領導。說來說去,都是補貼不夠,扶持不夠,政策不夠,甚至發錢不夠。從來都是很少反思自己,反思企業,反思民間。其實政府只佔百分之二十的責任而已。市場經濟之下,創造財富的是企業,政府及相關部門只是個服務者,本身並沒有產值。

你讓他們承擔創富主體,本身就是喧賓奪主。任正非也不是靠深圳政府打造出來的,而是人家自己艱苦奮鬥。馬雲更不是杭州補貼出來的,而是很早引入風險投資。當地只是服務比較周到而已,這種企業和企業家是可遇不可求的,不是靠政府扶持就能成巨頭的。

可憐的山東人,甚至北方人,似乎永遠不明白這一點。永遠不清楚市場經濟的問題最終要靠市場解決。每次討論問題,都是政府不好,而後似乎企業就輕鬆了。

整個山東,民間主流思維早已落後於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變革,甚至在很多方面連東北人都不如。


喚起民間智慧與北方第三城爭奪戰


為什麼那麼多東北人主政深圳也沒耽誤深圳成長?為什麼那麼多南方官員北上,北方經濟依然不行?如今的杭州市長又是東北來的,又能如何呢?耽誤南方城市發展了麼?並沒有。

青島人綠樹紅瓦綜合症這個病其實已經治得差不多了,只要不是井底之蛙,都知道了和南方的差距。但是,尋找一下理由,則是又胡亂開方子。

比如這是省裡的責任,省裡都支持濟南了,不給資源,所以青島不行。

比如這是大領導不行,採取的措施不行,所以發展慢。

比如是小吏崗位的公務員不行,辦事效率低,不安規律來,所以不行。

當然,這都是客觀存在的因素,但其實不是決定性因素。

最關鍵的問題其實沒找到,也沒號準脈。

比如城市規劃撒胡椒麵,喜歡虛名,面積拉的太大,無法實現有效配套,這個沒幾個人能說明白;

比如民企斷層化,老一輩企業思維落後,新一代接班人能力泛泛,導致企業衰落;

比如青島本地的國企事業單位化,成為很多關係戶的集中地,改革一直喊,沒見動靜;

比如原來的主幹企業轉型難,老企業家退休難,接班人接不上,電子產業快速萎縮;

比如導入新產業不足,很多忽悠企業跑到青島來號稱要如何如何,就是不見落地;

比如早些年的思想解放關門化,幹部和企業都難以做到市場化和專業化、開放化。

企業發展和改革方面的深度報道很少,要不就是歌功頌德,要不就是輿情處理,從來都是兩個極端。整個的民間活力嚴重不足,思維和思想極為侷限和教條,最終出了問題,都是抱怨政府和領導,坐著等他們來解決。

所謂的很多企業,熱衷於鑽市場空子,也沒心思做什麼研發,什麼賺錢搞什麼,表面上的形式主義搞得很熱鬧,實際上啥競爭力都沒有;

所謂的創業基地孵化器,沒啥人創業,也沒啥企業孵化,就是想辦法套取政府補貼;

所謂很多企業家不像個企業家,到處忽悠,專業的領域不去研究,熱衷於遊走於各方之間,搞關係,捯飭點土地。

所謂的很多商會,吃吃喝喝而已,各種會所,企業真遇到問題,啥也解決不了。

這些人和組織,成為主流,就具備了典型的北方特色,成為一個地方發展的枷鎖,如果不想辦法破掉,只怕很難和南方城市一較長短。

2000多年前,有個山東人說了一句著名的話:淮南為橘,淮北為枳。


喚起民間智慧與北方第三城爭奪戰


800多年前,一個山東濟南人流浪南方,寫下很多經典詞句,百忍老師最喜歡的還是這句:喚起一天明月,照我滿懷冰雪。浩蕩百川流。

喚起民間智慧,砸掉思維枷鎖,打破關係網絡,尊重市場規律。

希望無論是山東人還是青島人,無論是體制內還是民間,都能儘量做到這一點,這樣才能不成為第二個東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