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糧食,造福人類丨做“用得上、有影響”的成果——從尋覓“理想水稻”種子看原始創新

作者丨韓揚眉 鄭金武

中國糧食,造福人類丨做“用得上、有影響”的成果——從尋覓“理想水稻”種子看原始創新

李家洋(中)正在考察水稻生長狀況。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供圖


水稻是世界三大糧食作物之一,人類對其高產的追求從未停止過。在近百年的歷史上,以矮化育種為標誌的“綠色革命”以及雜交育種技術,使小麥、玉米、水稻等作物的產量大幅度提高,養活了越來越多的人口。

然而,在人們“吃飽”的同時,糧食“量”與“質”的矛盾也開始凸顯。科學家們在育種領域艱辛探索,希望培育出產量高、品質好的“黃金”種子。

最終,這粒“理想水稻”的種子被我國科學家找到了。以李家洋、韓斌、錢前、王永紅、黃學輝為代表的研究團隊,通過逾20年的密切合作,開闢了一條前所未有的“尋種之路”——“水稻高產優質性狀形成的分子機理及品種設計”,引發了一場“新綠色革命”。2017年,該項目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這條尋覓之路是如何開闢的?科學家們如何聯手推開了水稻品種設計的大門?

白手起家:做好打“持久戰”準備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振聲曾倡導:農業科研領域的主要目標之一,是要為“新綠色革命”準備基因資源。

然而,在那個育種學家們主要依靠“用眼看、用秤稱、用尺量、用牙咬”的方式選育品種的年代,從分子機理和基因角度認識作物優良性狀,可謂是科學研究尚需探索的領域。

1994年,李家洋全職回到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現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簡稱遺傳發育所)。那時,國家並不富裕,科研經費整體緊張,對於基礎學科的資助很少。李家洋早已做好心理準備,他在30多平方米的舊實驗室裡白手起家,依靠研究所支持的啟動經費,開始建立自己的實驗室。

開展研究工作,首要的是能保障課題組生存下去。為此,李家洋首先選擇了在美國研究多年的擬南芥這一模式植物展開研究。他帶領課題組潛心鑽研,歷時5年時間,在國內率先建立了植物圖位克隆技術體系。

圖位克隆技術能夠在不知道基因的表達產物、功能信息的情況下,把一個想要的基因從眾多基因中分離出來。這為我國水稻功能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礎,也為在水稻中進行基因克隆提供了技術路線。

回顧過去,李家洋笑稱:“這就像在全世界找一個人那麼困難。不過當時從國外回來時,我們就已經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我國糧食和農業增產的形勢十分嚴峻。”在諸多場合,李家洋反覆強調這句話。轉向水稻研究後,他心裡想的是如何提高產量,如何才能改善稻米的品質和營養價值,提高其對自然災害的抵抗能力,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實現對資源環境的保護。

“圍繞國家需求和巨大挑戰,研究要具備一定的特色。”他為實驗室的奮鬥目標繪製了一張“藍圖”,即通過對水稻各種性狀機理的剖析,培育出適合不同自然條件的高產、穩產和有營養的新品種。

設計育種的想法,在李家洋的心中逐漸萌芽。

協同創新:把一件事做到極致

與李家洋共同“開荒”的還有錢前和韓斌。那時,錢前是遺傳發育所“水稻分子遺傳圖譜和基因定位”方向的客座科學家。如今,他已是中國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稻種資源研究領域首席科學家,201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水稻的研究工作是極富智慧的,一株好的水稻要‘秀外慧中’,要求方方面面都‘恰到好處’。”這是錢前對水稻培育的願景。

共處同一座實驗樓,有著共同的目標,李家洋和錢前很多時間都在一起交流如何開展水稻分子遺傳學研究,常常討論至深夜。

他們意識到,水稻最重要的性狀是產量,產量性狀中最難掌控的是分櫱。作為水稻等禾本科作物在生長髮育中形成的一種特殊分枝形式,分櫱與水稻的穗數密切相關,是影響水稻產量的重要因素。於是他們決定從尋找控制水稻分櫱的關鍵基因著手。

此後的7年裡,他們創新研究材料,最終採用圖位克隆技術克隆了第一個控制水稻分櫱起始的關鍵基因MOC1,開拓了水稻分櫱形成的分子機理研究新領域。

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後續研究變得“得心應手”。李家洋帶領王永紅等團隊成員克隆了影響水稻分櫱數目、株高、分櫱角度、穗大小、穗型、莖稈強度等株型特徵的一系列重要基因。更關鍵的是,他們還發現了理想株型形成的關鍵基因IPA1,解析了IPA1介導的株型發育分子機理與調控網絡。

1998年,國際水稻基因組測序計劃正式啟動。就在這一年,在英國劍橋大學從事植物病原菌分子遺傳學研究的韓斌回國,入職中國科學院國家基因研究中心,牽頭我國水稻基因組測序計劃工作。如今,他已是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主任,並於201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韓斌帶領團隊完成了幾千份水稻樣品的測序,為各個品種的水稻製作了“基因身份證”,解開了栽培稻的起源和馴化之謎,找到了影響水稻品質的相關基因……

綜合各項研究成果,團隊最終繪製出了“水稻基因圖譜”,為育種專家提供了一份“基因指南”。這份“指南”使科學家只需取下水稻葉片,測一下水稻的基因,就能判斷出品質的好壞和米粒的口感。

這些原創成果的突破,使中國水稻科研處於國際領先水平,這靠的不是運氣,而是科學家們“大規模、系統化”的密切合作、協同創新,以及“二十年磨一劍”的堅守與不鬆懈。

錢前每年有1/3的時間泡在水稻田裡。他說:“在艱澀、枯燥的科研工作裡,唯有日復一日、不畏艱苦地把一件事做到極致,才能在自己的領域有所收穫。”

造福人類:科學認知沒有止境

莖稈矮壯、分櫱數量合理、穗多而粒大飽滿——這是水稻育種學家心目中的理想株型。分子設計育種就可以選取相關性狀的基因進行巧妙組合,培育出這樣的“理想水稻”。

“就像搭積木一樣,有針對性地選擇需要的積木,更快更好地搭建出需要的建築。”李家洋解釋道。它能實現品種“定製化”,可以精確改良缺點,聚合多個優點,培育出的“理想水稻”既高產又優質,同時還能大幅度提高育種效率,縮短育種年限。

水稻理想株型研究發現了推進水稻產量提高的遺傳學基礎,研究成果是“綠色革命”的新突破,為“新綠色革命”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這是新綠色革命的開端,將推動農業育種走向分子設計時代。”李振聲評價道,“科學研究工作既要有繼承,也要有創新。從繼承到前瞻,從實踐到創新,每一步都要付出艱辛的努力。”

歷經20年的積澱與尋覓,他們終於邁出了分子設計育種實踐的重要一步,讓兼具高產和優質特性的稻米從實驗室走向了餐桌。具有外觀好、品質優、食味佳、抗病、耐逆和高資源利用率等優良特性的“嘉優中科”系列、“中科發”系列新品種已在長江中下游、東北平原大面積推廣種植,真正實現了農業科技成果“用得上、有影響”。

目前,我國植物遺傳學研究在國際上已處於第一方陣。但在李家洋團隊看來,從基礎研究到應用,再到產品和產業化,事業未竟——控制優良性狀的基因尚待挖掘;如何打通政產學研商全鏈條之路還需探索;加速品種智能化設計,研發高通量篩選手段還需努力……

“科學總是在進步的,人們對科學的認知是沒有止境的。”錢前說。

“農業高質量發展在於科技創新,我們要做原創的、引領性的工作。”李家洋說,隨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對農業發展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糧食生產不僅要高產穩產,還要營養安全,走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

李家洋希望國家進一步加大對農業科技研發的支持力度,力求使動植物育種技術、生物肥料技術、科學培育技術等為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科學報》 (2020-04-07 第1版 要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