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看这位,看这位将22.8亿元资产翻了87倍

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看海螺。这可能是很多人听到过的一句话,如今的海螺水泥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郭文叁。

1992年,我国的改革开放的步伐大大加快了速度,改革开放打头阵的深圳,城市建设更是如火朝天,城市的变化越来越大。当时大力开发浦东的上海,也更是不甘落后,招商引资,设银行办工厂。同年末,国家建材局在宁国水泥厂召开了一次座谈会,肯定了当时宁国水泥厂的实力。1993年6月,安徽省任命郭文叁为宁国水泥厂厂长。

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看这位,看这位将22.8亿元资产翻了87倍

1955年郭文叁出生于山东利津县,家里的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的祖父郭玉德先生是位老秀才,当初在县衙做事,后来因为发生战乱,大部分时间都在教书了,郭玉德先生对郭文叁的影响深远。

1965年,郭文叁随着父亲去了济南军区后勤部农垦基地,1975年,到上海同济大学读书。1978年9月大学毕业,回到了济南工作,1980年被调往了宁国水泥厂。能力出众,能力优异的他很快就在1991年被任命为副厂长,1993年担任厂长。

当时的他也只有39岁,被集团董事长高度评价,自从他上任后,又抓管理又抓发展,后来把竞争机制引到了企业内部,做到什么岗位拿什么工资,奖勤罚懒,多贡献者多拿报酬。

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看这位,看这位将22.8亿元资产翻了87倍

在后来的1993年到1996年期间,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泥工业最为兴旺的时期。市场上产品经常供不应求,价格猛涨。那时国家不再管制水泥价格,水泥自行向销售价格随行就市。

自此很多水泥厂赚了不少的钱,宁国水泥厂也不例外,和许多水泥厂一样,在这段时期赚了不少钱。一部分钱用来改善了生活条件,而大部分的钱都存了起来。

在郭文叁上任后,就立马清除了很多无效的投资,比如停止对宣城大理石厂的投资,取消了煤气站项目,降低了上海、南京、合肥办事处的投资规模,扭转了盲目投资带来的损失。

1995年4月,宁国水泥厂利用积累的资金,开工建设日产2000吨的新型生产线。1996年10月建成,当月就达到了指标。在此之前日产2000吨生产线建设,投资在8亿元左右,合理工期为32个月,而宁国水泥厂日产2000吨的生产线建设总投资3.4亿元,工期仅18个月,这在当时的行业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看这位,看这位将22.8亿元资产翻了87倍

1996年8月24日,正是成立了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同时宣布授予国有资产经营权。从此,宁国水泥厂的发展步入了新的阶段。

海螺集团成立后安徽省任命郭文叁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97年10月21日海螺集团成功上市,此时的香港正在被金融风暴肆虐,但是在这一阶段,亿郭文叁为首的领导带领着海螺集团和广大职员,创造了中国水泥史上企业发展的奇迹。

2001年,海螺集团决定建设日产8000吨的新型生产线,计划于2003年5月份建成投产,经过郭文叁地带临下,到2005年底,海螺集团不论是单个工厂的规模,还是总公司的规模都达到了世界的前列。

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看这位,看这位将22.8亿元资产翻了87倍

2015年11月26日,郭文叁移到了法定退休年龄不再担任海螺集团董事长。但是在郭文叁的带领下,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海螺集团总资产增长了78倍,从22.8亿元增加到1788亿元。他的水泥产品还给很多国家重大项目,提供了帮助,比如东方明珠、京沪高铁、等等工程建设。

现如今的董事长席位由高登榜接任,就目前来看,当时的这位“外行”人,所取得成绩依旧亮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