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吗?你的隐形娇惯,正在剥夺孩子承担、面对的机会与能力

孩子过了三岁之后,各位宝妈有没有觉得自家的孩子没有小时候听话了?

他开始要玩具、要零食、开始大声哭,大声喊”不要“。如果你的孩子正处于这个阶段,那恭喜你,你的娃已经开始有自我意识啦

知道吗?你的隐形娇惯,正在剥夺孩子承担、面对的机会与能力

从心理角度上说,3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因为3岁孩子开始渐渐的发育出自我意识,他会通过父母给他的回应,来建立他的标准,如果父母鼓励,他会觉得被认可,继续前进,如果被否认,就会停止,所以,孩子的很多优秀品质需要在3-6岁之前养成,很多毛病也要在3-6岁的时候改掉。

知道吗?你的隐形娇惯,正在剥夺孩子承担、面对的机会与能力

杜绝”隐形娇惯“,学会野生养娃

家长们在这阶段要避免过于理解和包容孩子,在孩子做错事情时,家长的首要责任就是指出孩子的错误并督促孩子改正,现在社会上的很多的毒鸡汤,都告诉父母要“让孩子自由生长”,但是自由不代表放纵,及时的立规矩还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家长一味的沉浸在在“让孩子快乐“的美好愿望里,你的隐形娇惯,就会剥夺了孩子承担和面对的机会与能力。

知道吗?你的隐形娇惯,正在剥夺孩子承担、面对的机会与能力

面对隐形娇惯这座大山,家长们每天的任务都是艰巨的,把社会中的困难搬到家里肯定是不现实的,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在家中“杜绝娇惯”呢

知道吗?你的隐形娇惯,正在剥夺孩子承担、面对的机会与能力

1.立规矩:对着自己的娃说”不”很难,但是这是你爱他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家里设定明确的规矩,规定不行的就是不行,这是防止隐形娇惯的重要一点,在执行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坚守原则,

无论孩子如何撒泼打滚都不能退后半步。

知道吗?你的隐形娇惯,正在剥夺孩子承担、面对的机会与能力

一旦妥协,下一次的执行就失去了绝对性,孩子就会认为规则是可以更改和破坏的,自然以后就不会再遵守。家长若是坚持原则,孩子会清楚的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增加了他的界限性,同时也教会孩子如何承受拒绝和挫败

。长此以往,孩子也会觉得父母说话算话,也会增加他的安全感

知道吗?你的隐形娇惯,正在剥夺孩子承担、面对的机会与能力

2. 放开手:控制你的保护欲,培养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自信。

家长过度的保护欲就是在剥夺孩子接触新事物的权利,家长真正应该做的,是当孩子表现出独立的欲望时,对他的行为加以鼓励,对他的迷茫加以引导,让

他慢慢地掌握独立处理问题的技巧,培养孩子对事情发展的掌控力,建立他的自信心。

知道吗?你的隐形娇惯,正在剥夺孩子承担、面对的机会与能力

3.担后果:不让孩子逃脱责罚,这是他们学习和成长的必须。

随着孩子长大,犯的错误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尽早的让孩子意识到犯错需要被责罚,是一件必须的事情,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会受伤、哭泣、甚至会经历一段时间的冷落和无视,但是这是他们人生中必须要面对的,

借此机会成长和学习更多,体验到自己行为带来的后果,才能帮助孩子成长的更好。


知道吗?你的隐形娇惯,正在剥夺孩子承担、面对的机会与能力

4.会等待:不一定要马上满足他的所有要求。

在孩子向家长提出要求时,家长们可以延迟满足孩子,或者可以满足孩子的部分要求,剩下的拒绝

。例如:孩子说周末去游乐园,家长可以说周末可以去玩,但是不能去游乐园,或者可以去游乐园,但是不能这周末去。不绝对的满足孩子,养成孩子不随意提要求的习惯,这时家长要注意,不要做让孩子不满意的事情后,通过满足要求来达成妥协的行为。


知道吗?你的隐形娇惯,正在剥夺孩子承担、面对的机会与能力

5.担责任:让他从家务劳动中看到责任。

尝试着在家和孩子一起分担家务,这里的分担家务并不设置奖励机制,让孩子知道,做家务是家庭成员都应该做的,并不会因为他是孩子就不用做。担责任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一个需要学习的美德。家务劳动会是很好的一套启蒙课,家长们不要浪费了教育孩子的好机会。


知道吗?你的隐形娇惯,正在剥夺孩子承担、面对的机会与能力

想要培养优秀的娃,家长们除了从行为上“杜绝娇惯”,还可以尝试从思想上“点滴渗透”,利用故事绘本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很好的故事绘本--《办法总比困难多》,全书采用故事的方式,在看故事的时候,孩子非常容易就会把自己带入到角色当中,里面的人物怎么做,孩子自然就会跟着模仿,从而学会基础的生活规则。

知道吗?你的隐形娇惯,正在剥夺孩子承担、面对的机会与能力

知道吗?你的隐形娇惯,正在剥夺孩子承担、面对的机会与能力

十本书分别培养宝宝的自信、乐观、自律、分享、勇气、善良等品质,包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乱吃零食、学会表达自己等基本的生活技能,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叠加在一起,更容易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全书一共10册,平均下来一本不到8块钱

,一件玩具的钱就可以让孩子变得更优秀,何乐而不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