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疫·百问百答|疫情防控期间,中国是如何解决医务人员后顾之忧的?

经过2个多月的奋战,中国疫情防控形势继续积极向好,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但全球疫情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为了推动国际社会更加全面、客观了解中国抗疫过程中所采取的举措和办法,促进增信释疑和互学互鉴,我们推出“百问百答”系列,聚焦国内外抗疫过程中广受关注的问题,力争从比较中理解异同。我们真诚欢迎大家评论、提出问题和提供更多的见解,我们会在过程中予以完善。

问:疫情防控期间,中国是如何解决医务人员后顾之忧的?

答:医务人员是抗疫战场的中坚力量,也是家庭生活中的重要角色。疫情暴发以来,大量医务人员夜以继日奋战在抗疫前线,没有精力或者不便于照顾家人。鉴于此,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积极行动,为医务人员提供了多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首先,医务人员家属全力支持医务人员的工作。疫情暴发后,医务人员长期加班加点不能回家。绝大多数医务人员家属理解并支持医务人员的工作。配偶或父母默默承担了抚养子女、赡养老人以及日常家务,为医务人员打气,疏解其心理压力。如四川省广元市派往武汉医疗队伍中一位护士的丈夫,在其出发时表示“你平安回来,我包一年家务”,以示支持和关爱。

其次,中央政府出台保障政策,要求各级政府关心关怀一线医务人员。2月5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全力做好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府采取措施,全力做好医务人员生活、心理、人文、安全以及工作补助等方面的保障工作。

此外,社会各界通过多种方式,为医务人员及其家庭提供支持。全国妇联号召各级妇联为一线医务人员家庭送菜、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支持子女教育以及提供家政服务等;针对女性医务人员所急所需,紧急募集了卫生巾、安心裤等卫生用品,运往前线;还推动把生理卫生用品纳入防疫保障用品清单,解决女医务人员实际困难 。黑龙江、福建等地建立了医务人员所在社区与医务人员“一对一”联络制度,详细了解每位前线医护人员家庭情况,对父母年迈、子女年幼的医护人员家庭做重点跟踪保障。北京市教委要求托幼机构为确有困难的医务人员家庭提供子女托幼服务,等等。

参考文献:

[1]“为了解决一线女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全国妇联做了这些部署”,https://www.sohu.com/a/378534351_12005483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