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苏局铸币富有创意,常平式铜钱形制独特

中国古代、近代的钱币文化,对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影响的范围,呈辐射型,对周边的东南亚国家,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影响更为深远。其主要影响,主要表现在制钱的形制上。

早在十世纪之初,朝鲜便模仿中国的方孔圆钱。李朝仁宗李倧十一年(1633年,明崇祯六年), 朝鲜开铸了 “常平通宝”钱币(见下图):

宝苏局铸币富有创意,常平式铜钱形制独特

常平通宝缘阔肉狭,形制独特,后人称之为“常平式”钱。其实,上溯源头,这种钱币,亦是模仿我国宋朝真宗时期的阔缘“祥符元宝”和“咸平元宝” (见下图):

宝苏局铸币富有创意,常平式铜钱形制独特


宝苏局铸币富有创意,常平式铜钱形制独特

朝鲜模仿中国的方孔圆钱形制;反过来,朝鲜的“常平通宝”,又对中国清朝中后期的制钱,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为常平通宝铸行不久,便流通到中国,为中国人所熟悉。

清朝的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时期,宝苏局独树一帜,先后铸造了形制如同朝鲜常平通宝的年号钱。这些形制独特,富有创意的钱币,后世皆称之为“常平式“钱(见下图):

宝苏局铸币富有创意,常平式铜钱形制独特


宝苏局铸币富有创意,常平式铜钱形制独特


宝苏局铸币富有创意,常平式铜钱形制独特


宝苏局铸币富有创意,常平式铜钱形制独特


宝苏局铸币富有创意,常平式铜钱形制独特

在这五种钱中,嘉庆常平式存世较多;乾隆、同治最少,最具有收藏价值;道光较少,有大字、小字等版别,大字者及其稀少(见下图):

宝苏局铸币富有创意,常平式铜钱形制独特

咸丰通宝常平式,版别有大型、小型等几种。最为稀少的 ,是“方山丰”和“斜山丰”两种(见下图):

宝苏局铸币富有创意,常平式铜钱形制独特


宝苏局铸币富有创意,常平式铜钱形制独特

同治常平式,版别较多。有宋体大样,广穿小样,楷书小样等数种。但传世极少,仅见母钱和样钱。

除了宝苏局外,宝云局也曾铸过常平式钱,存世较多。

清朝的光绪通宝中,也有阔缘的。但只能称之为缩小的或“袖珍”的常平式钱。因钱型较小,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常平式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