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泽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老军营街道计划这么干

自创城工作启动以来,老军营街道及早安排、主动作为,依据《迎泽区2020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结合街道实际,分析研判形势,查找薄弱环节,提出了

明确“三个标准”、突出“三个围绕”、做到“三个结合”的“3个3”工作举措,助力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取得最后胜利。


明确“三个标准”


创建氛围要浓。上下联动,凝聚合力,全面树立“一盘棋”思想,明确创城工作任务。制定《老军营街道2020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成立老军营街道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组。街道主要领导亲自抓落实,明确责任“网格”,挂图作战,坚决做到创建工作任务、责任、人员、进度、时限“五落实”,确保创城工作人人有分工,落地有回音。建立和完善创建工作例会制度,集中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档案资料要全。要做好档案资料搜集整理和问卷调查工作,做好网上资料报送工作,精准对接,保证不丢分落项。

外部环境要新。以“361023+N”为总体思路,积极推进老军营小区环境综合整治、“三供一业”等改造,加强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建设更加有序的户外环境,着眼横向覆盖、纵向深入,对生活垃圾、城市建设进行更加细致的管理,提升城市形象。


突出“三个围绕”

围绕“人人参与”的要求抓好宣传发动,实施宜居家园创建提升行动。

宣传氛围营造。在小区入口及小区内显著位置和醒目位置,合理设置公益广告和精神文明创建宣传栏,利用辖区内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创城宣传标语,在城市主要公共场所、各种建筑围档、单位围墙(围栏)、背街小巷、生活小区、街道、社区等制作一批“讲文明树新风”“咱的街道咱的家”的自创公益广告,努力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全面提高市民群众对创城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度。

多种形式打造声势。通过宣传版面、新媒体、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宣传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意义以及创建工作的新措施、新做法、新成效,使文明创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调动辖区驻地单位、企业、非公、学校、商家店铺的积极性、创造性,强化广大市民对创建知识的学习宣传,以一封信、一个宣传折页、一本应知应会手册的形式向市民发放。

打造街巷文化内涵。挖掘街巷的历史文化印记,延续文源一条清风迎泽、西里街历史人物一条街、桃园南路东二巷安全休闲一条街,打造一批有历史文化内涵和故事的街巷。对现有公益宣传开展“六查三改三下”专项整治,示范小区要提升文化墙的设计,提升公益宣传品质。

围绕“天天创建”的要求抓好工作部署,实施街巷品质提升行动。


以标杆为引领,以标准促规范。坚持典型引路,将劲松路、康乐街北巷作为2个示范街巷,将桃园南路西里一条、二条、三条、四条,西里街北一条等5条背街小巷作为达标街巷,在“治基础硬伤、强管理软肋、补设施短板、破交通瓶颈”四方面下功夫,对街巷便道、路面坑洼、路牙石破损、排水设施不完善、亮灯率不足等问题全面查漏补缺,修整完善。

强化城市风貌管控,加强精细化管理。围绕“两下两进两拆”,对街巷沿线错综复杂的线缆展开入地整治;将杂乱无章的广告进行撤除;合理规划停车场所,规范停车;对街巷绿化整治进行提升,新建小游园。重点抓好“十无一创建”,即:无私搭乱建、无乱停车、无乱占道、无乱贴乱画、无“蜘蛛网”现象、无外立面破损、无违规广告牌匾、无道路破损、无违规经营、无乱堆乱放,创建“整洁美观、规范经营、出行通畅、功能齐全”的高品质街巷。

突出重点、精准着力,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按照连片整治的思路,对桃园南路沿线17个小区、康乐北巷周边3个小区、文源巷周边9个小区进行划片重点打造。改造内容涉及道路硬化、消防、绿化、照明、楼体粉刷等基础设施类;小区内无障碍设施、环卫设施、物业管理设施等服务设施类;小区内房屋公共区域修缮、屋顶美化、补建停车位、配置健身设施等品质提升类三大块内容,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建管并重,整体推进,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加强老军营小区综合整治规划和建设,打通小区内的断头路,提高道路通达性。优化老军营小区道路断面和交叉口,完善过街通道、无障碍设施,推广林荫路,加快绿道建设,规划建设停车位,增加停车位供给,改善交通出行条件。对小区全面拆违拆乱、绿化硬化、更换窗户、节能改造,对146栋无物业居民楼引进物业,加强各方面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围绕“项项达标”的要求抓好问题整改,实施点位创建提升行动。

完善点位。针对街道上报的20类点位,对照创建标准,实施精准创建。重点对2019年基本达标的街道办事处、街道综合文化站、城市社区、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四项实测点位,进一步完善,查缺补漏,做到提档升级,并打造新建南路第一社区为示范点社区。

提档升级。在老军营街道(老军营小区小环路14号)及街道文化活动中心(文源巷15号)打造街道文化站五个功能室,每个功能室配备必要器材,有与功能室定位匹配的文化宣传相关器材及宣传品。各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也按照标准提档升级,在整治达标基础上打造老军营小区二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示范点。


做到“三个结合”

以“建家爱家在行动”为载体,与文明行为促进养成提升行动相结合。

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面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结合“建家爱家在行动”,开展“文明有礼”“文明窗口”“全民阅读”活动,在世界读书日期间,继续开展“书香迎泽”系列读书活动,引导全地区干部和居民群众读迎泽历史、讲迎泽故事,以老军营小区一社区、新建南路第二社区、新建南路第三社区、劲松社区、小区二社区为示范点出精品。

开展“小手拉大手 共创文明城”实践活动,联合太原市37中学校开展道德银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以学生带动家长关心、参与、支持创建活动,以学校影响家庭和社会践行道德规范,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以党建微帮站为依托,与志愿迎泽提升行动相结合。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建微帮站、社区文化阵地,以文化宣传、舆论引导、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提升居民对创城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

开展“邻里守望,情暖社区”、便民利民、文明巡访员、文明交通等志愿服务活动,吸引广大居民参与,浓厚创建氛围。

利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重阳节以及创城工作的重要时段,组织志愿者开展各类文化进社区活动,通过活动发现人才,按照一社区一特色,邀请专业老师对社区志愿者进行培训,提升人员素质,发挥志愿者的积极作用,为开展群众文化打好基础,并通过活动宣传创城成果,传播好人好事。


以“咱的街道咱的家”为轴心,与评选表彰提升行动相结合。

以“咱的街道咱的家”为轴心,精心组织,开展全民创建活动,深入挖掘创城过程中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优秀志愿者、优秀网格长、优秀楼院长、好婆婆、好媳妇等各类先进典型。

开展“首善迎泽”系列人物评选表彰活动,利用新媒体宣传在创建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太原好人”“时代新人”、先进典型,宣传推介创城工作的新做法、新成效。

开展“最美迎泽”系列项目评选表彰。

针对小区、楼道、物业、业委会等,开展最美小区、最美楼道、最美物业、最美业委会等评选表彰活动。通过评选表彰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提升居民群众对创城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