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磊:婚姻里,最怕的就是老公打心底里对你们的婚后生活分工

01

小区里的广场是小朋友们玩耍的乐园,陪着孩子们玩耍的家长们渐渐也熟悉了起来。

在一块陪孩子的多是妈妈或者奶奶,男人们很少出现。

一次,我家老公也陪着孩子去玩。她们知道是我老公之后,开启了“夸奖模式”,直夸这样的爸爸真难得。带孩子的男人仿佛是爸爸界的一股清流。紧接着,众多妈妈话锋一转,开启了“吐槽模式”。

“我家那老公就是国家统一生产的那种老公,油壶倒了也别指望扶一下,还指望给你带娃?”

“我家的就知道打游戏,手机就是他亲妈,别说带孩子了,自己吃饭都快没时间了。”

“哎,别说了,你们家的最起码能见到人,我家的整体加班,人影都快见不到了。”

大家七嘴八舌纷纷吐槽自己的老公,他们仿佛是育儿路上的隐形人,硬生生地将一个个貌美如花的少女逼成十项全能的女汉子。

一个人孤军奋战在育儿路上,其中的滋味只能自己体会。绝望的时候,只能默念“娃娃是自己要生的,娃娃是自己亲生的”来平复心情。

黄磊:婚姻里,最怕的就是老公打心底里对你们的婚后生活分工

一个人带娃的辛苦我也非常有体会。

老公以前到处出差,养育孩子的责任基本落在了自己身上,自己也曾经像那些妈妈一样苦苦撑着。理解老公在外拼搏不易,所以,自己扛起所有责任。

有一次,他回家休息几天,我心想这下好了,可以帮我带几天孩子。

事实上,他回来不仅没帮忙,还把家里搞得一团乱。我上一天班回家,没有现成的饭,只有凌乱的家和一个焦急等待妈妈的宝宝。这让我非常气愤,平时你不在就算了,在家也只能添乱,这样的老公要来干嘛?

于是,我们正式谈了一次话。

我跟他说,“如果整个家全是我的义务,那么对不起,我不奉陪了。如果还承认这个家是两个人的义务,我平时带孩子已经在替你尽义务了,既然在家就必须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我们达成一致意见之后,我就尽量给他创造更多的机会带娃,他也越来越喜欢跟宝宝玩,现在都成了一个超级奶爸。

黄磊:婚姻里,最怕的就是老公打心底里对你们的婚后生活分工

02

都说孩子是一个家庭的纽带,养育孩子是一项甜蜜的负担。虽然会辛苦,但是看着孩子一点点长大,从他们口中喊出的第一声“爸爸”“妈妈”,还是瞬间让每位父母欣喜万分。

妈妈不是超人。在成为妈妈之前,她们也是父母疼爱的小公主。一旦变成了妈妈,她们为母则刚,小小的身躯承担起了养育孩子的大部分责任。

尽管如此,她们依然是普通人,长期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支持和理解,未免会感受到无助和辛酸。

养育孩子是一个家庭的责任,如果变成了妈妈一个人的责任,那么她感受到的更多的是负担。孤军奋战的妈妈们会难以避免的陷入孤独感和不安全感中,又会不自觉的把家转化为她痛苦的工作场所,用让人窒息的爱和焦虑将孩子裹挟。

黄磊:婚姻里,最怕的就是老公打心底里对你们的婚后生活分工

情感专家涂磊说,婚姻里,最怕的就是他打心底里对你们的婚后生活分了工。从骨子里认为我是个男的,只负责赚钱就可以,而你是个女的,理所当然就应该足不出户没日没夜地带娃。

很多男人在成为父亲之后,觉得带孩子是女人的事,做起了甩手掌柜。偶尔带会娃就觉得自己比很多男人强多了,自己帮了妻子大忙了。殊不知,养育孩子本是夫妻共同的责任,理应尽自己的一份力。

如果一个男人成为爸爸之后,将带孩子这项繁重的工作全权交给妻子一个人,看见孩子哭闹,就只会责怪妈妈。这样的爸爸只能让妈妈失望。

老公带孩子是在帮老婆吗?当然不是!

真正的好老公从不帮老婆带孩子,因为他只是在履行父亲的职责而已。

黄磊:婚姻里,最怕的就是老公打心底里对你们的婚后生活分工

03

想要爸爸更多的参与和付出,妈妈们应该如何做呢?

首先,要给爸爸们学习的机会。

爸爸们在进入角色的时候总是显得慢一拍,照顾起孩子来也可能显得比较笨拙。有些爸爸在没有孩子之前也曾想做个事必躬亲的好爸爸,可是,当孩子一生下来,面对着这个陌生的娃娃,新手爸爸们开始有点信心不足。

这个时候,很多妈妈总是嫌爸爸们做得不好。他们本来就信心不足,加上照顾孩子本就是个琐碎细致的工作,很多爸爸没有这样的耐心。被妈妈们批评拒绝,他们刚好做起了甩手掌柜。结果就是一手将爸爸推离照顾宝宝的队伍。

黄磊:婚姻里,最怕的就是老公打心底里对你们的婚后生活分工

其次,要相信爸爸能带好宝宝。

妈妈总是对宝宝有各种担心,把宝宝交给老公,唯恐老公照顾不周。一次宝宝的早教课,我临时被公司叫去加班,只好让爸爸带宝宝去上课。那时候爸爸还没有单独带宝宝出去过,我也曾担心照顾不好。可是课已经预约,也不好取消。所以,只好试一试。

当我加班回家,他们爷俩也已经回来。我问宝宝,“今天早教课怎么样?”人家回答,“挺好的”。原来,好多时候都是妈妈们自己过分担心。给爸爸机会,他们也可以带好宝宝的。从那以后,我对爸爸带娃也越来越放心。

最后,对爸爸做得好的地方要多鼓励。

相信我,每个人都喜欢被表扬,而不是批评。爸爸也是如此。《正面管教》一书告诉我们,“感觉好才能做的好”。孩子需要肯定,爸爸也一样。我以前也总是对孩子爸爸说“你这个做的不对”“你那个做的不好”,很少肯定他做的好的地方。于是,我感觉他做事总是不上心、也不积极。在《正面管教》一书中我得到了启发,于是开始关注爸爸做得好的地方,及时表扬,果然得到肯定的他越来越喜欢照看宝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