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罕见的姓氏:有接触过的吗?

姐姓:《姓氏考略》称音“紫”,今天则读作姐妹的姐。早在汉代时,西羌人中就有姐姓,今北京和山西太原、大同,四川成都等地有姐姓。

这些罕见的姓氏:有接触过的吗?

伯姓:源出有四。伯姓历史悠久,不是别的姓氏可比得上的,因为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他们是源自上古圣君虞舜时的贤人伯益,算起来已有4000多年的渊源。得姓始祖:伯益。《风俗通》上有,“嬴姓,伯益之后”的记载。而《竹书纪年》上也有“费侯伯益出就国。”方面的论调。历史上的伯姓名人有伯嚭、伯牙、伯乐、伯达、伯宗。

叔姓:颛帝后有叔氏,又曰,大岳后。姓氏考略:一云,颛顼之后名叔蜀,后以为氏,又鲁文公少子叔肸,宣公篡立,叔肸不羲其所为,不食其禄,别其族为叔氏,望出鲁国。韵会:鲁公子叔弓之后,汉光武破虏将军叔寿。

娘姓:2010年10月,台湾内务部门出版《台湾姓名探讨》一书,搜罗台湾稀有古怪姓氏,书中并整理了台湾不超过20人的姓氏与特殊关联姓氏。“娘”姓为台湾罕见姓氏之一。

舅姓:相传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晋国,晋国大夫狐偃乙晋文公重耳的舅舅。重耳在即位前曾奔走于各国之间寻求支持舅舅,狐偃是他的得力臂膀,称他为舅犯。为了纪念这位舅舅,后来就有了舅姓。

醋姓:渊源一是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馈食礼祭司醋人,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二是源于地名,出自隋、唐时期新郑醋沟,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三是源于世称,出自古代文人俗称醋大,属于以社会世称为氏。

酱姓:起源不详。在“油盐酱醋茶”姓氏大调查活动中,最难找的就是姓“酱”的,但通过不懈努力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居然在相关省份总共找到了14个人,这分布在云、贵、川、鄂、豫地区,分属汉、苗、侗、白4个民族。仔细一找,竟然找出这么多的“酱”,让人看了瞠目结舌。而更让人吃惊的事情还没完,在“酱”姓人中,湖北省随州市竟然有两个同名同姓者——酱豆腐,一个1983年出生,一个1985年出生,两人出自同一个村,估计“酱豆腐”在当地是道“名小菜”。

油姓: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姓氏。当代分布于山西、山东、安徽、河北、吉林、黑龙江、陕西、云南、台湾等省。其余省零星分布。民族除汉族外,僳僳等民族也有人以油为姓。

2007年统计,油姓全国共6651人,其中北京19人。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油”姓在江苏全省共有7个人,其中3个“男油子”、4个“女油子”,年纪最大的“女油子”在苏北灌南,2007年时已69岁,年纪最大的“男油子”在南京,2007年时已43岁(其女儿2007年时已15岁)。

盐姓:今上海,广西灌阳,四川成都,山西太原、大同、忻州、朔州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汉代有盐津:北海相。盐昉:唐代以画肖像、佛像著称的著名画家,出身显贵家族。盐翼:明代鸿儒。他勤奋学习,精通五经。他提倡读书,讲解伦理,剖析经义。

茶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九百三十一位,以齐郡、巴郡为郡望。

今云南省、浙江省、台湾省、日本、朝鲜、韩国、印度、孟加拉、伊朗、新加坡等地,均有茶氏族人分布。

茶正豪(公元1938~今),云南永平人。著名地方侨务工作者。云南省永平县侨办主任科员。其1990年接替侨务方面的工作,侨务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繁杂。他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坚持为“侨”服务,为归侨、侨眷排忧解难,是一个优秀的侨务工作者。现已退休。

开姓:在史籍《元和姓纂》中也记载:开氏出自周文王姬昌之子康叔的后代,在周武王时期,康叔被封于卫地,他建立了卫国。到春秋时期,卫国有卫公子开方,开方之后有支庶子以开为姓。

打姓:源于姒姓,出自春秋时期缯子国君主缯子,属于以历史事件为氏。打,就是捶打、猛击,姓氏读音作dǐng(顶),不可读作dǎ(打)。史籍《谷梁传·宣十八年》中记载:公元前592年,农历7月,邾国刺客潜入缯国,将缯子刺杀。刺客杀缯子的手法极其残忍,用大锤将缯子捶打而死,尸体血肉模糊,惨不忍睹,因此在史书中皆称“戕犹残也”。缯子的后裔子孙中,以历史事件为姓氏,称捝氏,后简笔为打氏。

吹姓: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宫廷乐理教官龡师,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据典籍《周礼·春官·籥师》记载:“龡师,掌敎国子舞羽龡钥”典籍《正字通》中解释: “龡,吹本字。龡是镏文;吹是隶书,后演变为楷书。龡师,就是在周王朝宫廷内负责教授王室子弟们乐舞、管乐器具的吹奏等乐理的音乐教师,隶属于春官府管辖,多为当世一流音乐大师。

招姓:招姓起源之一:通志氏族略:春秋晋步招之后,以名为氏。汉有大鸿胪招猛,明有招奇佐,清有招子庸等名人。

赤姓:赤 [赤、烾,读作zǐ(子)]现行较罕见姓氏。据史籍《山海经》记载:黄帝的曾孙帝喾与女简一见钟情,生下了契,舜帝十分高兴,赐契为子氏,又称紫氏、赤氏,成为后世殷商的祖先。赤,是远古时期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的表征,即大火燃烧后土地的颜色,称赤色。

橙姓:“橙”读音作chéng(成),亦可读作dèng(邓),得姓始祖是揭阳橙女。橙氏是一个相当古老的姓氏群体,源于赵佗的后代赵建德的子孙,出自秦、汉之际古南越国揭阳橙女,属于南越国传至第三代君主南越明王赵婴齐,他先娶揭阳(广东揭阳)橙女为妻。“揭阳橙女”的出身,原为当地植橙世家之女,生有长子赵建德以先祖名字为氏。

绿姓:绿姓的记载最早见于清朝《姓氏寻源》。其姓源主要有二:一源自以水名为姓。据《玉篇》记载, 绿作渌, 水名, 在绿水旁居住者以水名绿为姓。

青姓:青姓起源有两种说法:一,以祖为姓:据《路史》记载:“齐太公之后有青氏。或云:青阳氏之后”。二,蒙古人改姓而来,青姓起源于元代,先祖为铁木真的后裔,当时家族人丁兴旺,但并不姓青,原姓孛儿只斤。一门有九子一女,九子和女婿皆中状元,号称九子十状元。后来得罪了皇帝,被满门抄斩,逃出了三子。他们逃到一条河边,决定被迫隐名改姓。在还没决定改成什么姓的时候,抓到了一条鱼,于是将鱼用河水煮来吃,被一个渔民看到,说你们的清炖鱼还可以嘛,这样提醒了他们,于是取了谐音,分别改姓青、邓、余。

紫姓:紫姓有三个来源,1.西羌人姓,即姊氏,见《汉书·冯奉世传》。2.指色为姓。如冯氏、赤氏之类。3.出自柴姓,避难改姓。唐朝时期,平阳郡柴氏,为避祸改紫姓。

彩姓:彩姓主要渊源有两个,一是源于姬姓,出自黄帝之子采,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二是源于各民族变姓,据湖南省图书馆典藏的《青山彭氏敦睦谱》第一卷中记载:“黄帝生二十五子,娶方纍氏生龙苗、葴、荀、休、清、采等六子”,其中方纍氏所生的采,即为采氏一族的先祖,亦是彩氏的始祖。在上古时代,人们用“彡”符号来表示物体的形状,后来在“采”字旁加“彡”,用以指定五彩斑斓和特定形状的颜色。

丹姓:尧到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盟军事首长继承人。史载,尧帝的儿子子名朱者,居于丹水(湖北清江支流),其后以其氏为姓,丹朱傲慢荒淫,因而没有得到传位,大家都一致推荐了舜。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的禅让。

尿姓:最初来源于长江流域的一条支流,《水经注》载,“汉水、沔水之南,有水曰尿,盖始皇南巡所经也。”在历史上湖北江陵地区的汉水和沔水之南,有一条河,名曰尿河,秦始皇东巡时,很可能就路过这里。

现在的湖北荆州地区,这个姓依然存在,但人数仅为300人左右,是一个几乎快要消失的姓。

在二零一八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这个姓被列为濒危消失姓氏中的第二位,可以说已经成了文化遗产保护者和历史学家们的宝贝。

操姓:操姓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一种是源自曹操,西晋之后,对于曹氏一族进行赶尽杀绝,为了躲避司马家族的追杀,很多曹操的后人就改姓”操“,直到现在,”操“氏一族仍流传着一个传统,那就是不和”曹“姓一族通婚。

另一种说法是商朝时期,君主盘庚赐给大夫的姓氏,一般人享受不到这个待遇。

取名字,尤其取女孩子的名字,有点让人尴尬。

就是起了名,生活中也很尴尬,南京作家操新,后来不得不改名曹新。

鬼姓:这个“鬼”字也作傀、隗,古音读作wěi,在姓氏的时候不可读作guǐ。

在古代,这是精灵的意思。

相传黄帝时有臣子鬼臾区,鬼姓即源于此。

后来,这个字基本就被用来形容鬼怪了,对于鬼字,现代人都很反感。

在日本却是个大姓, 比如鬼川、鬼泽、鬼田 鬼冢等,一大堆姓鬼的。

屎姓:源出不详,湖南祁东有此姓(《中华姓氏大词典》)。1985年湖南省祁东县姓氏人口数,屎姓16人;湖南汉寿县姓氏人口数,屎姓2人。

据传, 明代瑶族人屎嘉军(牛嘉军)说:“姓屎姓尿也不姓牛。”其后人以屎为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