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聊聊“他”,少聊聊“我”

晚上吃饭的时候,张帆气鼓鼓地和妈妈说:“今天我和刘星天吵了一架,他真是讨厌!”

“为什么?”妈妈一脸疑惑。

“他非说麦迪是最厉害的篮球球星,麦迪怎么比得上詹姆斯厉害,我就和他吵了一架。”张帆接着说,“刘星天

真是太不够意思了,本来我和他是最好的朋友,但是他有什么心里话都不告诉我!”

妈妈反问道:“那你都是把任何心里话都和刘星天说吗?你觉得每个人的喜好都一样吗?”

张帆听完就不说话了,过了好一会才不好意思地说:“其实我也没有把什么都告诉他,每个人之间的喜好应

该都不完全一样吧。”

我们总是不经意间这样子,自己喜欢的东西希望别人也能够喜欢,自己心里藏着小秘密却希望别人对自己毫

无秘密。但世界的丰富多彩正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不一样,才有了彼此之间的沟通和思想上的碰撞。

多聊聊“他”,少聊聊“我”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以自己为中心的思维,因此凡是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往往开口都是在谈“我”的事。的

确,人们感兴趣的往往是在谈论自己的事情,而对于那些于自己无关的事情就会觉得索然无味。

但是,如果只有你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往往很难引起别人的兴趣。就像孩子的妈妈总是会热情地和别人说自

己孩子的事情,不过,如果别人尚未有孩子,那么,在你看来是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别人却不一定会有同感。

人们总是喜欢谈论自己熟知的事情,这是人之常情。但是不妨在沟通交际中试试少聊聊“我”,不要总是谈自

己的事情,多聊聊“他”,就可以发现“他”的需求,让“他”多说说自己的事情,这样,就会在沟通交际中让别人愉

悦,就会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

多聊聊“他”,少聊聊“我”

在说话的时候,如果你不管不顾,只是一个劲地提起“我”,那么就有可能会引起别人的反感。但是在交流

中,把“我”改成“我们”,那么就会让别人产生一种参与感,就容易博得别人的好感,增进彼此间的交流。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记者这样子采访:“请问当前我们······”或者“请问我们应该······”等表达方式,之所以用“我

们”这个词就是要表现出“你也参加了”的意思。

福特说过一句话:“假如有什么成功秘诀的话,就是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了解别人的态度和观点。”我们能

够了解到对方的思想轨迹,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击中要害。

多聊聊“他”,少聊聊“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