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的影響

什麼是原生家庭?

一個人一生有兩個家庭,一個是從小長到大的家庭,有父母 有兄弟姐妹。另一個是長大以後結婚成家的那個家庭,我們都管第一個家叫做原生家庭。

記得的事情和當你年幼時在原生家庭時一些不記得的事情 哪個對你影響比較大呢?答案是 :那些不記得的事情對我們的影響更大。在人際交往中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仿照原生家庭裡不知不覺學到的一些行為去做事情和與人相處。有些時候自己也挺不喜歡這些習慣 但是卻在不知不覺中也成了自己的習慣。我們來自於不同的家庭氛圍,因而就會有不同的習慣和規矩。所以當你感受不到愛的時候 並不代表愛不在身邊,也許每一個人表達的方式不一樣。

原生家庭的影響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童年經歷,特別是原生家庭,對個人性格行為、心理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並且會產生長期、深遠的影響,甚至會決定一生的幸福。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也是根深蒂固的。

家庭和諧的孩子往往更平和自信,看待事情也會更樂觀積極,而相反的是生長在家庭矛盾突出的家庭可能會表現出偏激、乖張等負面情緒。

一個女孩描述自己的家是戰場,一心想要脫離家庭,然而等她真正走到新環境的時候,她卻悲哀的發現自己仍會無意識的用父母的方式思考、攻擊,在她的生活中仍有原生家庭的影子。長期在一個低落的環境中度過,讓她缺乏自信和對人的信任。自卑的性格讓她時常沉默,甚至抑鬱。

原生家庭的影響

原生家庭怎樣影響孩子呢?

人生來就有學習與模仿的天性和能力。孩子會自覺或不自覺模仿周圍人的一言一行,在幼兒期,孩子的活動範圍幾乎侷限於家,接觸最多的便是父母,在長期的影響下,孩子與父母的習慣相近,性格相近便可理解。再者,孩子未有完全行為能力之前,一直受著父母的保護,與外界接觸不多,處事經驗也很少,自我重塑的意識不深、能力不足,而等到有機會完全接觸外界時,性格塑造也基本完成。

有人說:“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就是一個人的宿命。確實有一定的道理。自我重塑 對個人的要求與漫長而艱難的過程似乎讓原生家庭影響變得更深。一些潛意識中產生的“隱形的內在誓言”常在當事人生命中 造成決定性的影響。

所以 你沒有辦法使風不吹,但你可以調整風帆 讓你的船達到目的地。過去原生家庭中發生的一些事情 你不需負責,但是 從今天開始你所做的每一個選擇 你都要自己負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