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教科院為您支招:高三科學複習備考攻略(數學篇)

成都市教科院為您支招:高三科學複習備考攻略(數學篇)

  春暖花開,疫情的壓力好像減小了,但高三複習的壓力卻沒有減小,不管二輪專題複習是否已結束,時間都已經到了衝刺階段。所有人都希望衝刺階段能夠又快又穩,面對教材、教輔、真題、模擬考題等諸多資料,我們想做的太多而時間太少,怎麼辦?

  打蛇打七寸,成事抓核心!越是到後期複習,越應做到三個迴歸

  1.迴歸基礎

  2.迴歸教材

  3.迴歸高考題

  落實高考數學衝刺階段的核心,“讀、評、品、限”,閱讀教材、上好講評課,品題反思、限時訓練。

成都市教科院為您支招:高三科學複習備考攻略(數學篇)

  “題在書外,根在書中”。近幾年的高考試卷,每套都體現了課本作為試題的根本來源的功能,總有一定數量的題能在教材上找到原型,有的是原題,有的是以教材為依據,以教材上例習題為素材,求變、求新、求活,經過精心設計、變更包裝、恰當遷移、延伸與拓展、綜合創新等改編而成的變式題,或是由教材中的幾種方法通過串聯、綜合而成,都體現了高考試題植根於課本,著眼於提高的理念。真題與課本題相似度的列舉就略去了,舉兩個讀教材的人不會掉的兩個“坑”:

成都市教科院為您支招:高三科學複習備考攻略(數學篇)

  【2019年全國卷3理22】題略。本題也讓很多人大感意外,居然不考座標系轉化?全是極座標,關鍵是好像沒考什麼,其實考查的是極座標最本質的東西,基本量的內涵,而這恰是教材闡述最清楚的部分。

  總的來說,教材不僅是高考題源,更是知識“本源”,我們必須閱讀教材。那麼,該如何操作呢?

  1.首先用實例去告訴學生應該重視教材,並指導如何使用。可以給學生“導讀單”,讓學生帶著目的去看書。導讀單需要關注什麼?概念的內涵,公式定理的證明方法等。如:函數單調性的概念,異面直線所成角的概念等;正餘弦定理的證明,和差角公式的推導都曾考查過;引導學生反思數學思想方法,如類比歸納、數形結合、特殊到一般、函數與方程等。

  2.配合二輪專題複習及衝刺階段的練習,強化聯繫,帶著某個問題或挖掘某類素材使用。比如對於形成橢圓的方式,我們可以聯繫、挖掘這樣一組素材:(教材以人教A版為例)

  圓的變換。選修2-1《橢圓及其標準方程》第41頁例2,第50頁習題2.2B組第1題;

  過定點的直線斜率積為定值。第41頁例3,第55頁的探究,第80頁複習參考題A組第10題;

  與圓有關的點的軌跡。習題2.2A組第49頁第7題,習題2.3A組第62頁第5題;

  與圓相切有關的點的軌跡。習題2.2B組第50頁第2題;

  與距離有關的點的軌跡。1第47頁例6,第50頁B組第3題,第50頁信息技術應用“用《幾何畫板》探究點的軌跡:橢圓”。

成都市教科院為您支招:高三科學複習備考攻略(數學篇)

  教材中的例題具有典型性、示範性和遷移性,例題有的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或提供某些重要結論。不少定理是以例題的形式出現,充分認識例題本身所蘊涵的價值,通過橫向、縱向延伸,以達到優化認知、開闊眼界、活躍思維、提高能力的目的,從這種意義上來說,重視課本的作用是提高複習效率的最佳“捷徑”。教師團隊改編教材的《思考》、《探究》、例題、習題,對教材進行再創作,挖掘教材透露出的編者的表達意圖。

成都市教科院為您支招:高三科學複習備考攻略(數學篇)

  衝刺階段,考試頻率很高,週考、月考、模擬考、診斷考,一方面要科學制定考試計劃、把關試題質量,更重要是讓考試功能得到更好的體現,試卷講評尤為重要。

  講評之前,我們需要“靈魂四問”:評什麼?誰來評?怎樣評?如何補?

  評什麼?確定內容載體需依據兩項準備工作:

  1.基於閱卷數據分析出的學生作答情況;

  2.基於學生自查情況反饋依據。

  評講的基本內容:

  1.總體情況說明——肯定優點,鼓勵進步;指出不足,指明方向;

  2.懸而未決的可疑點——微點突破;

  3.完全無從下手的試題——一般是單獨研究,個別指導。


  誰來評?可讓學生先自行改錯,課堂讓學生做小老師,請學生參與課堂,讓學生真正“動起來”—— 動腦(積極思考)、動手(積極運算)、動口(積極交流),有利於教師掌握學生情況,有效促進學生的“交流與表達”能力的提升。

  怎樣評?根據學生能力層次制定評講策略。第一層次:能破題——知道解題的基本方法;第二層次:解得對——步驟完整,算得對;第三層次:解得快——一題多解,尋求最優解;第四層次:能拓展——發現規律,多題一解,創造新題。

  如何補?有洞不補等於白考。及時跟進變式問題,有效檢測評講效果,強化練習;每考必做針對訓練!後續檢測間歇性重複,不斷積累解題經驗,固化教學成果。

  總的來說,評一套試卷可參考以下著力點:

  評試卷難度與特點,評班級與個體學生得分與試卷期望差距;

  評學生錯在哪些題?錯因在哪裡?糾錯的方式、方法有哪些?

  學生丟分在哪裡?提出整改意見?

  評講試卷中的“亮題”,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啟、多題歸一;

  評考試技巧,高三至始至終要強化得分意識,力爭做到:概念清、路子正、審題穩、方法優、運算準、規範寫等;

  變式、跟蹤、鞏固練習。

成都市教科院為您支招:高三科學複習備考攻略(數學篇)

  “舉一反三”是學生夢寐以求的解題境界,可實際的情況是“舉三反一”都很難,常常出現過很多次的類似的題目,有些同學還是無從下手,為什麼呢?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學生對做過的題目沒有什麼印象,條件換一個說法,就變成一道“新題”。所以,怎樣讓學生做一個題目有做一個題目的效果,怎樣讓解題活動事半功倍,成為我們迫切要解決的問題。

  解決一個問題後對問題的反芻我們簡稱為“品題”,品題的內涵主要包括:梳理題目的相關知識,重溫解題策略的獲取過程,體會解題中用到的數學方法與數學思想,題目的變式演繹,題目結論的價值研究,解決問題過程的心理體驗,以及對數學美的欣賞等。可以參照問題表:

成都市教科院為您支招:高三科學複習備考攻略(數學篇)

  不是每個題目都需要問這麼多問題,問的內容要根據題目特點而定,可以參考簡潔版:(數學每日一品模板)

  a.核心知識和方法

  b.易錯點(錯誤原因)

  c.模型歸類

  d.題目及解析


  解題感悟,鏈接新題及方法總結

  品題的本質,是試題的深度閱讀(精讀)。持續的開展品題活動,能促進學生閱讀活動經驗、翻譯活動經驗、反思活動經驗的形成,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手段。

成都市教科院為您支招:高三科學複習備考攻略(數學篇)

  高考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但是我們很重要的目標,在複習的基礎上指導學生科學應試是教師的職責。一方面對學生分層指導,制定相應的複習應試策略:針對後進生、中等生、優生,在時間分配、題目取捨、考場心理調節等方面提供具體可行的操作指導;另一方面,加強定時訓練的組織和指導,提高訓練強度,比如:一套題分成兩次定時訓練,選填題專練、解答題專練;120分鐘的題110分鐘練,根據情況再逐漸縮短到100分鐘練等。總之,讓學生習慣在緊張的氛圍下做題,經歷“制定策略——實施——調整——完成”過程,收穫應試的經驗,提升應試水平。

成都市教科院為您支招:高三科學複習備考攻略(數學篇)

  面對今年特殊的教學環境,線上與線下,只是學習媒體和方式的不同,需要我們把握好節奏 ,做好時間規劃,調控學生的“練——悟——練”,練的目的是為了獲取感悟,感悟靈不靈靠進一步的訓練檢驗和鞏固,題海無邊反思是岸,加強反思,事半功倍。同時注意學生計算能力的提升,計算方式的優化,解題過程書寫的規範,一定能在高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