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早採摘的春白茶越好?我們喝的是白茶的品質還是時間?

丨首發於今日頭條:百匠茶學院

越早採摘的春白茶越好?我們喝的是白茶的品質還是時間?

越早採摘的春白茶越好?我們喝的是白茶的品質還是時間?

亂飄僧舍茶煙溼,密灑歌樓酒力微。

寧靜致遠,方得始終,我是林方致。

春天到來時,一切的都是新鮮的,春草、春花、春風、春雨、春水,世人好似從未見過一般,用盡所有好詞句來描繪它、讚頌它。

春草是“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春花是“高樓曉見一花開,便覺春光四面來。”

春風是“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

春雨是“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春水是“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越早採摘的春白茶越好?我們喝的是白茶的品質還是時間?

春天的“新鮮”,我們可以從詩詞中體會到;可以用眼睛去捕捉,春意一點點的暈染開來;可以用耳朵去聆聽,春雨落到大地後,新芽破土而出的聲響;更可以用味蕾去品嚐春天裡的“一口鮮”。

筍,竹子的幼年形態。一年有兩季,冬生為冬筍,春季為春筍,冬筍生長在瓜果稀少的時節,因此冬筍的價格比之春筍足足高了十幾倍。但春筍是隨著春風、春雨、春雷孕育而生,生來帶著喜人的“鮮”氣,讓人食指大開,興味盎然。

越早採摘的春白茶越好?我們喝的是白茶的品質還是時間?

春筍本身滋味清甜爽口,學著《草木有趣》那樣,直接將春筍“切成大塊兒放少許醬油、油和糖燜一下。”吃上一口確實有了作者那種“說不出的溫暖和屬於泥土的撫慰”之感。春筍的質地簡單,可以完美的吸收別的食材的風味,屬於百搭食材,筍與肉同煮,筍吸收肉的油脂,可以巧妙的平衡肉的油膩感。

越早採摘的春白茶越好?我們喝的是白茶的品質還是時間?

吃春筍追求的是一個“鮮”字,一股“鮮”氣。所以吃春筍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筍離開土壤後,食客需要在最短的時間裡將筍送到嘴裡,才能吃到最鮮的滋味,遲一天、一刻,都會讓筍的鮮味損失一分。吃筍自然是越早越好。

春筍的吃的是“鮮”、“甜”、“爽”,春白茶喝的也是“鮮”、“甜”、“爽”,

這不經就讓小部分茶友有了“越早採摘的春白茶,品質越好,口感越清甜”的錯覺。

越早採摘的春白茶越好?我們喝的是白茶的品質還是時間?

今年做了春茶預售的活動,在三月下旬,就有茶友開始問我是否可以進行發貨,而那時春茶才剛開始製作,只出了半成品。茶友同我講,看到有些茶商在那時就已經將幹茶製作成品,開始出售了,因此才著急問。不順時而出,而是違背茶樹的生長規律的茶,是“李逵”亦是“李鬼”,是真的不好說。

越早採摘的春白茶越好?我們喝的是白茶的品質還是時間?

春白越早採,品質越好?

這是完全錯誤的觀點,春茶的採摘並不是越早越好。在三月上旬時,冬季剛剛過去,春天剛剛到來,茶樹在柔風細雨中被喚醒,開始努力的吸收著土壤裡的營養,將營養通過樹枝內的管道輸送到茶樹樹稍上,催發著芽頭肥碩飽滿。

越早採摘的春白茶越好?我們喝的是白茶的品質還是時間?

當然,這是一個過程。前人教給我們的智慧是“一口吃不成胖子”,同理也沒法讓茶園一夜“嫩綠”。過早採摘的芽頭還處在成長的階段,芽頭髮育不成熟、短小瘦弱、白毫稀疏,根本沒達到頭採銀針的採摘標準,這時就將它們採摘加工,得到的茶的品質可想而知。

越早採摘的春白茶越好?我們喝的是白茶的品質還是時間?

必然是沒有什麼內含物質可言,茶葉體內的茶多酚、氨基酸的含量還很少,維生素的含量也是少之又少。沒有了基本的物質儲備,不論是用什麼樣的沖泡方法,肯定也是不能體現出春白茶“鮮”、“爽”、“甜”的特點的,這樣的製作出來的幹茶,就是在浪費茶青原料。

越早採摘的春白茶越好?我們喝的是白茶的品質還是時間?

早採不利於白茶內質積累,那就晚採?

春白茶不能太早採摘,也不能太晚採摘。過了時間節點,芽頭吸收的養分過多,葉片就會開始“開花”,這樣可就不符合銀針的標準了,只能算是牡丹了,再往後“牡丹”也是做不成,只能是價格親民的壽眉、貢眉,這中間的差價是非常可觀的。

越早採摘的春白茶越好?我們喝的是白茶的品質還是時間?

並且白毫銀針有白毫銀針的毫香蜜韻,白牡丹有白牡丹的馥郁花香,壽眉、貢眉也有著各自的醇和滋味,每款茶都有自己的出彩之處。對於愛茶人而言,每一款都是不容錯過的,我認識的一位老茶友便是如此,年年都會將春秋兩季的新茶收入囊中,細心收藏。

他同我說,藏茶已經成了他的愛好,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只要是好茶,他都來者不拒!

越早採摘的春白茶越好?我們喝的是白茶的品質還是時間?

既不能早採,又不能晚採,那頭春茶應該在什麼時間段採最好?

01 氣溫不同,採摘時間不同

事實上,每年春白茶的時間都不大一樣,並沒有說有一個統一的時間點,只有一個時間段。

越早採摘的春白茶越好?我們喝的是白茶的品質還是時間?

每年的三月份是採摘白毫銀針的時間,有些年份是三月上旬,比如2018年氣溫回升早,芽頭成熟的時間提前,較早採摘;有些年份則是三月中旬,假若這年的氣溫回升晚,或是出現倒春寒的現象,採摘的時間就延遲了;今年的頭採銀針的採摘在三月上旬就可以進行,而幹茶出倉需要等到四月份。

越早採摘的春白茶越好?我們喝的是白茶的品質還是時間?

02 海拔不同,採摘時間不同

不同的海拔高度,溫度不同,採摘的時間自然也就不同了。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6℃,那麼溫度越低自然是越不利於茶樹發芽的。也正因為如此,高山白茶的發芽時間會比平地茶發芽的時間晚一些,真正的高山好茶都是需要耐心等待來的。

越早採摘的春白茶越好?我們喝的是白茶的品質還是時間?

我們喝茶應該喝茶的品質,而不是喝茶的時間,春天不容錯過“一口鮮”,吃筍可吃早,喝茶還是得有耐心。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心急也喝不到好茶湯,白茶的採摘要等到茶芽積累了足夠的內質物才可開始,這樣製作出來的幹茶,才能沖泡出品質最佳的茶湯。

原創說明:本文由百匠茶學院林方致(baijiang2018)原創出品,歡迎喜歡喝茶的朋友轉發分享,其他平臺轉發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