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這部電影一定會爆

文 | 達達


今年春節,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本該熱鬧的春節檔成為寂靜之地。

疫情的影響不止於春節檔,整個2020年第1季度基本報廢,中國電影按下暫停鍵。

疫情過後,這部電影一定會爆

就在春節檔7部電影紛紛宣佈撤檔後,僅有《囧媽》選擇線上放映,給這個寒冷春節帶來一股暖意。

近日,關於電影院復工終於傳來好消息。


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日前發佈“關於電影院復工準備工作的建議”。


雖然距離最終勝利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這一消息,無疑讓全國整整停擺一個月的影院看到一絲希望。

對此前撤檔的影片做一個梳理,可以分為幾組:

第1組(1部):《妙先生》,未受疫情影響主動撤檔

和《哪吒之魔童降世》以及《姜子牙》同出一門的《妙先生》,本應在2019年1月31日上映,但在進行了幾場點映後主動宣佈撤檔。重新定檔時間未定。

疫情過後,這部電影一定會爆


第2組(6部):分別是春節檔剩餘六強,《唐人街探案3》、《姜子牙》、《緊急救援》、《奪冠》、《急先鋒》和《熊出沒·狂野大陸》。

疫情過後,這部電影一定會爆


第3組(4部):

奧斯卡獎進口四強,從此前公佈的上映時間來看依次為《喬喬的異想世界》、《小婦人》、《1917》和《婚姻故事》。

疫情過後,這部電影一定會爆


第4組(多部):情人節檔,以及計劃2月底3月初上映的《我在時間盡頭等你》、《蕎麥瘋長》、《抵達之謎》等電影。

疫情過後,這部電影一定會爆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院線重新開張營業,所謂“春節檔”和“情人節檔”窗口期不復存在,觀眾的觀影的心態和氛圍已經變化。

哪部電影會在重新洗牌後爆發?


最有可能的“種子選手”應該是林超賢的《緊急救援》。

疫情過後,這部電影一定會爆


原因1:自身實力

從2016年的《湄公河行動》到2018年的《紅海行動》,是林超賢不斷與觀眾磨合的過程。

三部曲的前兩部電影,《湄公河行動》講的是金三角地區,中國緝毒警察與毒販間的對決;《紅海行動》講的是中國海軍特戰隊撤僑和解救人質的故事。

疫情過後,這部電影一定會爆

行動三部曲前兩部均獲得成功,觀眾見證到林超賢處理此類電影的能力。


原因2:全民“戰疫”背景

細數上文提到的撤檔電影,其中4部進口片失去了奧斯卡光環,情人節檔電影也顯得不合時宜。

而《唐人街探案3》和《熊出沒·狂野大陸》氣氛歡樂,顯然不符合當下社會氛圍。

《姜子牙》承接《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國漫之光,但時機錯過,而且還要再次平衡與《妙先生》的同門競爭關係。

《急先鋒》的內容並非為窗口期定製,但未來只能選擇週末或小長假上映,票房與春節檔相比會大打折扣。


所以,在以上撤檔電影中僅剩《奪冠》和《緊急救援》,在電影主題方面可以提振全中國的信心。


這兩部電影相比,《緊急救援》又在題材和主旨上與這次全國動員抗擊疫情的精神吻合。

《緊急救援》所表現的,就是那些為我們負重前行的人。

危險的工作環境、危險的工作內容、危險的對手……電影靠視聽語言所展現的場面,與這些人每天所面對的危險來說,僅僅是淺嘗輒止。正是因為有這些真實的故事,電影已經成功了一半。

《緊急救援》選擇“海上應急反應特勤隊”這支救援尖兵作為切入點,與那些不顧個人安危,救治病人的白衣天使契合。


海上應急反應特勤隊是一支“迎難而上”的力量,電影的主題也是“迎難而上”,全民戰疫的精神同樣是“迎難而上”。

就像那些奮戰在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隨時為你緊急救援。

所以,《緊急救援》在恢復院線上映後,有著爆紅的最大潛力。


電影選取了上天(空難)、入地(油井)、入水(急流)、救火四件事,均取材於真實事件。而且並非是將某個具體事件還原,而是集結多個案例,進行藝術化處理。


電影一開始,海上特勤隊接到了一項任務:對一起海上平臺事故進行救援。


疫情過後,這部電影一定會爆

2010年9月,渤海海域發生“勝利作業三號”平臺事故,就是電影中緊急救援的真實寫照。


據網上新聞披露的消息:


“勝利作業三號”是三樁腿自升式修井平臺,並非是鑽井平臺。


該平臺於2010年9月7日18時52分,在渤海埕島油田CB22C井組作業期間發生傾斜事故。


這座平臺距東營海岸5海里,水深大約7米,浪高近4米。由於平臺首樁滑樁,導致平臺傾斜了45度。


疫情過後,這部電影一定會爆


事發當日正值9號熱帶風暴“瑪瑙”肆虐渤海灣,現場風力6-7級,陣風達到8級,風力還是比較大的,對救援工作造成相當大的困難。


平臺上共有36名工作人員,2名工作人員落水,其餘34人受困。


面對突發險情,北海救助隊的救援力量立刻出動,救助隊中的直升機安全轉移了平臺上絕大多數人員。


電影中對於事故的表現基本集中在爆破,平臺的情況始終處在爆炸邊緣,隊員時刻處於危險之中。


救援隊神兵天降,通過直升飛機進行營救。這件事在10年前的新聞中也許僅僅是輕描淡寫的幾句話,但電影讓我們看到海上救援隊的危險與勇敢。


影片的高潮部分出現在結尾,也是救援隊在片中最大的戰役。


救援隊在一艘已經爆炸起火到失控的船上進行救援,男主高謙(彭于晏飾)在救援中幾乎陷於絕境。


這一幕也源於一次真實的救援任務。2018年1月,我國長江口以東海域,巴拿馬籍油船桑吉輪和香港籍散貨船“長峰水晶”輪在長江口以東160海里處發生碰撞,導致起火燃爆。


疫情過後,這部電影一定會爆

起火的桑吉輪


我國救撈系統緊急出動200餘名救援人員,10餘艘各類船舶參與救援。


上海打撈局4名勇士通過“深潛號”的吊臂成功登上仍在燃爆的桑吉輪。


他們在桑吉輪上找到並帶回2具遇難船員遺體,同時取回了船載航行數據記錄儀。但火勢始終無法撲滅,最終桑吉輪在爆炸並沉入海底,30餘名船員無一生還。


關於海上救援的影視作品,2005年開播的日劇《海猿》算是其中精品,後來還推出電影版,劇集一共有四部。


疫情過後,這部電影一定會爆


劇集第三部講述了2010年9月,福岡縣海域出現危情。


巨型天然氣田開採設施"蘭格利亞"發生火災,與此同時強颱風正在接近這片海域。在援救過程中,現場突然發生大爆炸。


在第四部中,也有類似的飛機迫降海面的事故發生。一架客機的引擎突然發生故障,時刻面臨墜毀的危險。對策指揮部決定讓飛機迫降東京灣實施救援,營救隊員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救援任務。


很多觀眾對這部日劇的評價都是:冰冷的大海之上,卻全都是熱血。


的確如此,這就是對海上救援力量的最好形容。這些熱血,都源於對保護人們生命財產安全的不懈努力。


在同樣講述海上救援題材的災難電影《驚濤大冒險》中,主人公費殊問前海岸警衛員蘭德爾一共救過多少人,蘭德爾告訴他22人;費殊一陣失落,隨後問,“不是200個嗎?”蘭德爾斬釘截鐵地回答,“我只記得我失去多人!”


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守護,而海上救援隊就是在災難中逆襲前行,為他人帶來生的希望的守護者。


疫情過後,這部電影一定會爆

在救援隊員的訓練方面,電影中表現的泡冰水、深水負重遊、密閉環境逃生等,相比真實的訓練還是輕鬆不少。


那些能夠在危險中施救於他人的英雄,從精神到身體,都要更強大。


疫情過後,這部電影一定會爆

電影中女機長方宇凌的原型宋寅,曾被評選為“2019年最美搜救人”。她是中國第一代女搜救直升機長。


宋寅非常自信地說過:"在救撈工作中,女性的身份不是障礙,也不是特權,是這個團隊不可或缺的一員。"


疫情過後,這部電影一定會爆


疫情過後,這部電影一定會爆

製造滿屏炸裂並不是電影的目的,《緊急援救》最大的意義在於向觀眾介紹了海上救援這個職業,以及這群鮮為人知的守護者。


工作時他們勇往無前,訓練時,他們突破極限,挑戰自我,只為讓自己更強。


而在業餘時間,他們是兒子的父親,是妻子的丈夫,但任務一來,便軍令如山。


作為一個特別重視觀眾反饋的導演,在《湄公河行動》槍戰戲大爆之後,《紅海行動》中幾乎沒有大段文戲,從頭打到尾。


在聽到觀眾反應《紅海行動》文戲缺乏後,《緊急救援》中明顯增加了父子情、戰友情,甚至出現男女主人公的感情線,讓角色更加豐富。


如果看過電影后我們能瞭解這群替我們負重前行的人,能記住“生的希望留給他人,將死的危險留給自己”這句話,《緊急救援》就算是成功了。


向勇敢的海上救援隊員致敬。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