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这部电影一定会爆

文 | 达达


今年春节,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本该热闹的春节档成为寂静之地。

疫情的影响不止于春节档,整个2020年第1季度基本报废,中国电影按下暂停键。

疫情过后,这部电影一定会爆

就在春节档7部电影纷纷宣布撤档后,仅有《囧妈》选择线上放映,给这个寒冷春节带来一股暖意。

近日,关于电影院复工终于传来好消息。


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日前发布“关于电影院复工准备工作的建议”。


虽然距离最终胜利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这一消息,无疑让全国整整停摆一个月的影院看到一丝希望。

对此前撤档的影片做一个梳理,可以分为几组:

第1组(1部):《妙先生》,未受疫情影响主动撤档

和《哪吒之魔童降世》以及《姜子牙》同出一门的《妙先生》,本应在2019年1月31日上映,但在进行了几场点映后主动宣布撤档。重新定档时间未定。

疫情过后,这部电影一定会爆


第2组(6部):分别是春节档剩余六强,《唐人街探案3》、《姜子牙》、《紧急救援》、《夺冠》、《急先锋》和《熊出没·狂野大陆》。

疫情过后,这部电影一定会爆


第3组(4部):

奥斯卡奖进口四强,从此前公布的上映时间来看依次为《乔乔的异想世界》、《小妇人》、《1917》和《婚姻故事》。

疫情过后,这部电影一定会爆


第4组(多部):情人节档,以及计划2月底3月初上映的《我在时间尽头等你》、《荞麦疯长》、《抵达之谜》等电影。

疫情过后,这部电影一定会爆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院线重新开张营业,所谓“春节档”和“情人节档”窗口期不复存在,观众的观影的心态和氛围已经变化。

哪部电影会在重新洗牌后爆发?


最有可能的“种子选手”应该是林超贤的《紧急救援》。

疫情过后,这部电影一定会爆


原因1:自身实力

从2016年的《湄公河行动》到2018年的《红海行动》,是林超贤不断与观众磨合的过程。

三部曲的前两部电影,《湄公河行动》讲的是金三角地区,中国缉毒警察与毒贩间的对决;《红海行动》讲的是中国海军特战队撤侨和解救人质的故事。

疫情过后,这部电影一定会爆

行动三部曲前两部均获得成功,观众见证到林超贤处理此类电影的能力。


原因2:全民“战疫”背景

细数上文提到的撤档电影,其中4部进口片失去了奥斯卡光环,情人节档电影也显得不合时宜。

而《唐人街探案3》和《熊出没·狂野大陆》气氛欢乐,显然不符合当下社会氛围。

《姜子牙》承接《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国漫之光,但时机错过,而且还要再次平衡与《妙先生》的同门竞争关系。

《急先锋》的内容并非为窗口期定制,但未来只能选择周末或小长假上映,票房与春节档相比会大打折扣。


所以,在以上撤档电影中仅剩《夺冠》和《紧急救援》,在电影主题方面可以提振全中国的信心。


这两部电影相比,《紧急救援》又在题材和主旨上与这次全国动员抗击疫情的精神吻合。

《紧急救援》所表现的,就是那些为我们负重前行的人。

危险的工作环境、危险的工作内容、危险的对手……电影靠视听语言所展现的场面,与这些人每天所面对的危险来说,仅仅是浅尝辄止。正是因为有这些真实的故事,电影已经成功了一半。

《紧急救援》选择“海上应急反应特勤队”这支救援尖兵作为切入点,与那些不顾个人安危,救治病人的白衣天使契合。


海上应急反应特勤队是一支“迎难而上”的力量,电影的主题也是“迎难而上”,全民战疫的精神同样是“迎难而上”。

就像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随时为你紧急救援。

所以,《紧急救援》在恢复院线上映后,有着爆红的最大潜力。


电影选取了上天(空难)、入地(油井)、入水(急流)、救火四件事,均取材于真实事件。而且并非是将某个具体事件还原,而是集结多个案例,进行艺术化处理。


电影一开始,海上特勤队接到了一项任务:对一起海上平台事故进行救援。


疫情过后,这部电影一定会爆

2010年9月,渤海海域发生“胜利作业三号”平台事故,就是电影中紧急救援的真实写照。


据网上新闻披露的消息:


“胜利作业三号”是三桩腿自升式修井平台,并非是钻井平台。


该平台于2010年9月7日18时52分,在渤海埕岛油田CB22C井组作业期间发生倾斜事故。


这座平台距东营海岸5海里,水深大约7米,浪高近4米。由于平台首桩滑桩,导致平台倾斜了45度。


疫情过后,这部电影一定会爆


事发当日正值9号热带风暴“玛瑙”肆虐渤海湾,现场风力6-7级,阵风达到8级,风力还是比较大的,对救援工作造成相当大的困难。


平台上共有36名工作人员,2名工作人员落水,其余34人受困。


面对突发险情,北海救助队的救援力量立刻出动,救助队中的直升机安全转移了平台上绝大多数人员。


电影中对于事故的表现基本集中在爆破,平台的情况始终处在爆炸边缘,队员时刻处于危险之中。


救援队神兵天降,通过直升飞机进行营救。这件事在10年前的新闻中也许仅仅是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但电影让我们看到海上救援队的危险与勇敢。


影片的高潮部分出现在结尾,也是救援队在片中最大的战役。


救援队在一艘已经爆炸起火到失控的船上进行救援,男主高谦(彭于晏饰)在救援中几乎陷于绝境。


这一幕也源于一次真实的救援任务。2018年1月,我国长江口以东海域,巴拿马籍油船桑吉轮和香港籍散货船“长峰水晶”轮在长江口以东160海里处发生碰撞,导致起火燃爆。


疫情过后,这部电影一定会爆

起火的桑吉轮


我国救捞系统紧急出动200余名救援人员,10余艘各类船舶参与救援。


上海打捞局4名勇士通过“深潜号”的吊臂成功登上仍在燃爆的桑吉轮。


他们在桑吉轮上找到并带回2具遇难船员遗体,同时取回了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但火势始终无法扑灭,最终桑吉轮在爆炸并沉入海底,30余名船员无一生还。


关于海上救援的影视作品,2005年开播的日剧《海猿》算是其中精品,后来还推出电影版,剧集一共有四部。


疫情过后,这部电影一定会爆


剧集第三部讲述了2010年9月,福冈县海域出现危情。


巨型天然气田开采设施"兰格利亚"发生火灾,与此同时强台风正在接近这片海域。在援救过程中,现场突然发生大爆炸。


在第四部中,也有类似的飞机迫降海面的事故发生。一架客机的引擎突然发生故障,时刻面临坠毁的危险。对策指挥部决定让飞机迫降东京湾实施救援,营救队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救援任务。


很多观众对这部日剧的评价都是:冰冷的大海之上,却全都是热血。


的确如此,这就是对海上救援力量的最好形容。这些热血,都源于对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不懈努力。


在同样讲述海上救援题材的灾难电影《惊涛大冒险》中,主人公费殊问前海岸警卫员兰德尔一共救过多少人,兰德尔告诉他22人;费殊一阵失落,随后问,“不是200个吗?”兰德尔斩钉截铁地回答,“我只记得我失去多人!”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守护,而海上救援队就是在灾难中逆袭前行,为他人带来生的希望的守护者。


疫情过后,这部电影一定会爆

在救援队员的训练方面,电影中表现的泡冰水、深水负重游、密闭环境逃生等,相比真实的训练还是轻松不少。


那些能够在危险中施救于他人的英雄,从精神到身体,都要更强大。


疫情过后,这部电影一定会爆

电影中女机长方宇凌的原型宋寅,曾被评选为“2019年最美搜救人”。她是中国第一代女搜救直升机长。


宋寅非常自信地说过:"在救捞工作中,女性的身份不是障碍,也不是特权,是这个团队不可或缺的一员。"


疫情过后,这部电影一定会爆


疫情过后,这部电影一定会爆

制造满屏炸裂并不是电影的目的,《紧急援救》最大的意义在于向观众介绍了海上救援这个职业,以及这群鲜为人知的守护者。


工作时他们勇往无前,训练时,他们突破极限,挑战自我,只为让自己更强。


而在业余时间,他们是儿子的父亲,是妻子的丈夫,但任务一来,便军令如山。


作为一个特别重视观众反馈的导演,在《湄公河行动》枪战戏大爆之后,《红海行动》中几乎没有大段文戏,从头打到尾。


在听到观众反应《红海行动》文戏缺乏后,《紧急救援》中明显增加了父子情、战友情,甚至出现男女主人公的感情线,让角色更加丰富。


如果看过电影后我们能了解这群替我们负重前行的人,能记住“生的希望留给他人,将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这句话,《紧急救援》就算是成功了。


向勇敢的海上救援队员致敬。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