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波潋滟|明清文人笔记中的“衡桥夜月”与“老白干酒”


清朝康熙年间,陕西扶风人陈万方在衡水做县令。

一个初秋的晚上,陈万方推开冗杂的公务,乘夜风习习,步行到安济桥下,抬头望月,只见长空万里,皓月纤色凝碧,繁星点点,几只南飞的大雁蹁跹掠过。

于是,陈万方诗兴大发,赋诗一首写道“长虹古今跨烟波 偶避尘嚣缓步过。两岸人烟临月镜,千帆渔火照星河。堤长鸿雁嗷声远,夜静蛇龙稳睡多,但愿安澜能底绩,好将金爵献嫦娥”。

金波潋滟|明清文人笔记中的“衡桥夜月”与“老白干酒”

衡水,自古是商埠重地、水陆要冲。漳滏两河绕城,东流奔海而去。衡桥夜月-名列古衡水八景之首.......安济桥的建造更是一段耐人寻味的历史。

明嘉靖公元1553年,衡水县士绅徐廷筹备三年时间,修建的大石桥,贯穿滏阳河东西两岸,为庆祝大石桥的修建成功,筑桥石匠与当地商贾百姓在当地最大的酒店“德源涌”举杯欢庆,众人齐呼“真洁、好干”。自此,以醇雅丰柔著称的上等佳酿“老白干”酒便闻名于天下了。

金波潋滟|明清文人笔记中的“衡桥夜月”与“老白干酒”

过了200多年,到了清乾隆年间,滏阳河发大水冲毁了老石桥,乾隆皇帝下拨白银数十万两重修大石桥,桥修成之日,直隶总督方观承与当地百姓再次聚饮老白干酒欢庆,乾隆帝赐桥名为“安济桥”。

明清之间,中国酿酒具有了典型的地域风格,北方冀、晋、蒙、豫几省大多产以谷物蒸馏的烧酒,称为“北酒”;南方江浙两省以产黄酒酿造酒为主,称之为“南酒”。北酒大多用高粱为原料蒸馏而成,且多以“老白干”、“白干”、“原干”等称谓称呼之。

金波潋滟|明清文人笔记中的“衡桥夜月”与“老白干酒”

据清嘉庆年间绍兴人许思湄《秋水轩尺牍》记载“久不晤公瑾,时深采葛采萧之咏。顿奉手翰,蒙以衡酒白菜相贻。红甲清腴,分雪圃霜畦之美;金波潋滟,胜梨花竹叶之香”。据清代张大复《梅花草堂集》评述“酌北酒饮之,色味清冽,不减南酿”。据《碟阶外史》记载“烧春则武清之泗村,衡水之衡酒,顺德之南和酒等均属上等美酝”。

金波潋滟|明清文人笔记中的“衡桥夜月”与“老白干酒”

1946年衡水当地的十八酒作坊收为国有成立了“冀南行署衡水制酒厂”,衡水制酒厂以“衡水”及图为注册商标,商标图里蓝天白云映照着衡水古城,三孔三眼的安济大石桥静静矗立,仿佛在无声的向世人倾诉着那些逐渐远去的人与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