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經濟史四繁榮、蕭條與貿易戰

二工推動西方資本進入壟斷階段,對全世界的殖民地爭奪進一步加劇。政治經濟的不平衡性導致後來居上的德國不滿足於現有的殖民地,而19世紀末20世紀初,全球已被瓜分完畢。

西方經濟史四繁榮、蕭條與貿易戰

一戰前列強瓜分的殖民地

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爭奪殖民地的矛盾引發了軍備競賽和軍事同盟,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1918年。

西方經濟史四繁榮、蕭條與貿易戰

一戰後,沙俄喪失了西部領土;德國處於不滿之中

大蕭條的背景:

一戰結束後,英法建立了國際聯盟,經過凡爾賽會議和華盛頓會議,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世界秩序的相對穩定,二工成果的推廣,美國進入了柯立芝繁榮時期。

資本家盲目擴大生產,自由放任的傳統政策,人民貧困購買力不足,過度信貸消費分期付款和股票投機。1929年股市崩盤,大危機從美國擴散到整個資本主義世界。

西方經濟史四繁榮、蕭條與貿易戰

影響:

1.世界經濟混亂,貿易大戰,關稅壁壘,國際關係惡化。

2.資本主義制度危機,德國、日本走上對外擴張的法西斯道路。

3.社會矛盾尖銳。

4.刺激了凱恩斯主義理論的出現。

5.為蘇聯工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國際環境。

��0�\u0006\u000f�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