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好吃饭的孩子,背后多有个“柔情”父母,你犯的错难辞其咎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在《安娜.卡列尼娜》一书中写道,“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此话流经多年,被不同的人用不同的版本阐述出来。但依我来看,其实这体现出一种教育方式的问题:即使是教育再幼小的孩子,父母的教育方式阐述方式一旦出现问题,孩子就很有可能会“原形毕露”,到时候,其成长轨迹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不好好吃饭的孩子,背后多有个“柔情”父母,你犯的错难辞其咎

经常听说一些孩子在家里不好好吃饭影响成长发育,我们在斥责这些孩子顽皮捣鬼的同时也应该扪心自问一下,是否自己的教养方式、喂养方式出现问题呢?或许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必能有大的收获!

我表弟是做服装批发生意的,初中就不读书了,在外地打拼,而后跟随妻子南下深圳开了许多服装店。这些年,他们夫妻俩打拼下来的积蓄不少,足够能在我们老家城市买三四套房子了,但是为了孩子的未来,也为了整个家族的发展,他们还是不辞辛苦的在远方打拼着。

我表弟有一个5岁的儿子,是个非常可爱的小男孩,因为爸爸妈妈工作的原因,所以他不得不跟着奶奶一起生活。奶奶有些重男轻女,所以在照顾这个大孙子是难免偏心了些,前段时间我去他家做客时偶然看到的这一幕令我吃惊不已.

没到饭点时,表弟的儿子小小就买了一大堆零食放到卧室里,自己一个人自顾自的吃起来。到饭点了,奶奶张罗大家吃饭时,他也总是磨磨蹭蹭的不往餐桌上靠。好不容易到餐桌上开始吃饭了,他又非得让奶奶喂他才行。

他明明已经5岁了,也完全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为何非要让奶奶喂呢?可这时奶奶并没有面露难色,也没有生气,反而遵循孙子的旨意照办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后我非常震惊,我万万没有想到表弟的儿子小小在家里居然是这样的一种待遇:饭前吃零食,饭中不好好吃饭。这不仅影响他未来的发展,也会影响他的成长发育,但作为一个表姐,我不好意思说什么,于是在看到这一幕后我并没有有所表示。

不好好吃饭的孩子,背后多有个“柔情”父母,你犯的错难辞其咎

回到家后我和丈夫细说的这件事,丈夫哈哈大笑,然后对我说,“其实你知道吗?有的时候孩子之所以不好好吃饭和家长也是有很大关系的,只不过这些家长总一味的不知道罢了。”说完这句话后丈夫还向我补充了很多例子,作为一名儿童专家,他果然知道的比我多。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像小小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他们不好好吃饭、不好好读书,有着各种各样的坏毛病。在这些坏毛病的背后又有哪些因素在作祟呢?让我们一起去探秘一下吧!

一、您家孩子不好好吃饭,在这背后有哪些因素在作祟呢?

1.饭前总吃零食

的确,就像材料中的小小那样,如果孩子在饭前就已经吃了足够量的零食时,那其胃中就已经储存了足够多的食物,因此即使在吃正餐时,他也很有可能会有一种极强的饱腹感,这种饱腹感会使他吃不多甚至不吃,这都是极正常的现象。

看到这里,有些家长似乎要说让孩子吃一些零食难道不好吗?这些零食作为开胃餐也是可以的,让孩子吃零食本也本无可厚非,孩子年龄小对零食具有极强的好奇欲,我们做家长的当然可以满足,但是也要分清时候!孩子饭前吃太多的零食,不仅不利于其进餐,而且还会让他染成毛病。

当然,饭后吃太多的零食也不适宜,只有在孩子还未到饭点也饥饿难耐的时候吃零食,这个时候产生的效果才好!

2.家长追着喂孩子

古人曾说“惯子如杀子”,在古人的眼中,家长过分疼惜孩子往往还不如杀了孩子来得痛快。虽然这是一句夸张的语态,但是从中却能够透露出古人深深的担忧。

不好好吃饭的孩子,背后多有个“柔情”父母,你犯的错难辞其咎

没错!有的时候孩子不好好吃饭也和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有关,就像材料中的小小那样,爸爸妈妈常年不能照顾他,所以相对应的,奶奶就视他如己出认真照顾他,甚至到了一种偏执的地步,孩子明明已经5岁了,明明已经具备照顾自己的能力了,但是奶奶却仍然想为孩子吃饭的责任揽到自己的身上,并且一天一天的照办着。

这样下去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呢?会产生两种极端

第一种极端是,孩子会越来越依赖家长甚至会成为一个四肢不勤的人。

第二种极端是,孩子会越来越不爱吃饭,这会影响他的成长发育在外观层面造成困扰。

不管是哪一种极端所造成的影响都是不容小觑的,家长可千万不要再一错再错下去了!而且跳出这个角度来说,如果家长肯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不仅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发育,而且还有利于孩子进一步的提高,不管是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3.孩子喜欢边看电视边吃饭

不知道你小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呢?总喜欢拿着小饭碗放到茶几上,然后边看电视边吃饭。对于那时对我们来说,能够进行这样的操作是一种享受,毕竟电视等媒介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还是挺稀奇的。

不好好吃饭的孩子,背后多有个“柔情”父母,你犯的错难辞其咎

然而如今伴随着新时代的发展,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层出不穷,孩子们不仅可以抱着电视吃饭,也可以抱着手机、抱着电脑吃饭。对于他们来说,此时的感受不再是稀奇,而是一种习惯,当这种习惯形成后,会给孩子造成怎样的困扰呢?

当孩子总习惯于依赖这些电子产品,并在看电子产品的时候吃饭时,他的注意力就会被这些东西所吸收去,因此饭菜究竟香不香、能吃多少饭、能补充多少营养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概念了,他所有的关注点都在这电子产品上面。在这个时候孩子还能好好吃饭吗?恐怕不尽然了。

人们常说慈母多败儿,其实这里的“母”到现在更多的是指父母,并非单单指一个教养主体。如果家长总是如此柔情,总是这样舍不得下狠手的话,以后肯定会对孩子的成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到时候若孩子后悔时说不定还会怨你呢?所以要想让孩子好好吃饭,您得用“狠”招、用妙招。

二、当孩子不好吃饭时,当家长的,你得这么做!

清朝著名政治家曾国藩曾经为其后代设下诸多家法。在这些家法里透露出曾国藩对后世的重重厚望,他之所以这样做,为的就是希望能够将自己的精神传承下去,进而使整个家族得以振兴。有很多人佩服曾国藩的治国之道,但同时,他的治家之道也很值得大家学习。

不好好吃饭的孩子,背后多有个“柔情”父母,你犯的错难辞其咎

为什么您的孩子总不能好好吃饭呢?除了很多坏习惯在作祟以外,恐怕父母的柔情也要背一部分锅,

因此为了防止这一点,家长就学会让自己变得“坚硬”起来,约法三章就是您的铠甲!

在孩子吃饭的时候,您可以用这约法三章来和孩子细细的说道:比如吃饭的时候不能看电视、看手机,吃饭的时候不能三心二意,吃饭之前不能吃零食等等。

通过设立这样的规矩进行一定的约束孩子,坚持一段时间后就会形成习惯,这样想必就很好了。

2.孩子吃饭的时候尽量不要讲大道理

我小的时候每到吃饭时,爸爸就在饭桌上给我们讲各种各样的大道理,从人生哲学谈到政治感悟,总之他的话永远没有穷尽的时候,当次数累加久了,吃饭就成为了我的噩梦,我甚至想过如何才能逃避吃饭。

其实从我的这个例子中就能够窥得一二。为什么有些孩子不好好吃饭呢?是因为他没有形成好的习惯吗?还是说父母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呢?恐怕这其中都有一些瓜葛。

家长在孩子吃饭的时候尽量不要讲这些大道理,也不要说一些太严肃的话题,让孩子一种轻松活泼的姿态去吃饭。毕竟吃饭是人的一大乐事,为什么不能让他开开心心的去进行呢?

不好好吃饭的孩子,背后多有个“柔情”父母,你犯的错难辞其咎

如果把孩子比作一张白纸,那父母就是拿着画笔的人,怎么勾勒、怎么描绘是您的事,产生的效果则是孩子的事。如果您发现自家孩子不喜欢吃饭不能好好吃饭的话,那就请您好好的扪心自问一下,是否是自己手中的这支画笔比出了问题呢?是否把孩子这张崭新的白纸画成了一团黑呢?如果是的话,就请您好好思量,然后加以改正吧!

今日讨论话题:您的孩子平时喜欢吃饭吗?他吃饭的时候有没有一些坏动作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