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惹中小學生家長,他們狠起來自己都怕

十三姐夫是一個數學愛好者,並常常引以為傲。比如每當我想讓他洗碗拖地板倒垃圾的時候,他就會說“我在做題啊”,字正腔圓,趾高氣昂。

在我們家裡,只有說出那句魔咒“這道題怎麼做”他才會瞬間從廁所裡跑出來。而我,也只有在聽到那句魔咒“這個字怎麼讀”時才會慈祥地飄到他們面前,一家人整整齊齊學習。

大家各自為樹立在這個家裡的地位而不斷努力著。學無止境這件事從小就被洗腦,但只有在當了父母之後才真正明白,並融會貫通。

甚至有些東西你並不清楚為何要學,但就是莫名其妙地學會了。

別惹中小學生家長,他們狠起來自己都怕

奇怪的知識確實增加了。

這些知識正在證明好多家長不見得是真的愛學習,只是被迫營業,但贏在了演技好。保持學習是成年人的擋箭牌,是為人父母最後的倔強。

前幾天在我家孩子爹經常玩的一個題庫裡看到一項身份調查——在這個天天琢磨數學題的平臺裡,參與人數遙遙領先的是“中小學生家長”。

別惹中小學生家長,他們狠起來自己都怕

不要問他們是工作太輕鬆還是家務活太少,問了就是不知道。

也許只有在那昏天暗地的題海之中,他們才能暫時忘卻眼前的苟且,用學術的迷霧彈來遮住自己快被生活戳瞎的雙眼吧。

別惹中小學生家長,他們狠起來自己都怕

也別問他們為啥喜歡到網上來討論數學難題,我猜原因基本是“我做不出來也不能讓你們好過”......

也許只有“看到大家都不會做”才是他們的快樂源泉。

別惹中小學生家長,他們狠起來自己都怕

堪稱世界第九大奇蹟——中小學生家長每天有25小時來完成一天內所有事之後,似乎還有多出來的1小時來完成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學習,學習,學習。

注意,不是陪孩子學,是自己學,自己學......

朋友圈裡有個姑娘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別惹中小學生家長,他們狠起來自己都怕

我挺想告訴她,那些有娃後又創業又讀斯坦福的,大概率是為了獲得正當理由不用帶娃,所以“學習是中年人的保護傘”只有等你當了媽之後才會明白......

但畢竟創業當女老闆又讀斯坦福的是少數,大部分的家長還在九年義務教育知識體系中掙扎。同時,作為素質教育的漏網之魚,當年欠了的債現在都得還。

前些天兒子接到一項音樂作業——用裝水的容器敲出樂曲。

他翻出了家裡所有的碗,實驗了大概一百次!經過仔細研究推敲和不斷反覆試驗,最後!終於!來找我求助了......

我教了他轉調扒譜調音等一系列專業操作,手起刀落,作品出來了(那兩串字母是樂譜,看不懂是正常的......)

老母們問我:“這個難嗎?”

我告訴她們:“不難,你只需要懂一些物理知識,再懂一些樂理知識,再擁有一些專業設備比如鋼琴和調音器什麼的,並且捨得浪費水......就真的不難......”

她們躍躍欲試,雖然學習能力很強,但不爭氣的是家裡的碗。一個老母說:“我家碗太厚了,最高音不夠高,我馬上去網上買一套新碗。”那麼如何向賣家描述自己要買什麼樣的碗,就是一大難題了。

“店主你好,我要買一套碗,要求空碗的音高是小字一組的G,裝滿未經過濾含礦物質的自來水後音高是小字一組的C......”

也許店主聽完就羞愧難當,棄店而去了......

在一個為了和娃比肩、不斷培養自己綜合素養的家長面前,所有人都能瞬間黯然失色。他們比任何身份都更多元,比所有角色都更善變,這就是中小學生家長。你怕了嗎?

別惹中小學生家長,他們狠起來自己都怕

學習不但是家長自我成長的唯一途徑,更是獲得存在感的最佳手段。只要表現出一副時刻沉迷學習不可自拔的樣子,就很容易收穫友誼。

當然,如果表現出沉迷學習不可自拔但怎麼學也學不好的弱雞樣子,那麼人緣就會更好的。

老母們平時在朋友圈發一張P了半小時的美照也許只能收穫二三十個贊,但你發個數學題“求助”試試,瞬間就有一兩百個留言,一個比一個更聰慧。

最重要的,演好一個“樸實的有上進心的家長”一定會獲得大量讚美。

別惹中小學生家長,他們狠起來自己都怕

別惹中小學生家長,他們狠起來自己都怕

所以這屆家長深知學習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必要性,有時不得不硬著頭皮上。

我認識一媽媽,聽說小學課程將有變化,她先給自己報了個Scratch課程。下班後帶倆娃還要交編程作業,經常被老師催作業,彷彿又找到了大學重修高數的快感。

不同的是大學拖作業很難找理由,現在拖作業的藉口非常強大,連老師都為之動容——

別惹中小學生家長,他們狠起來自己都怕

“幼兒園中班的娃每天被老師佈置‘自學’,b到w以及單韻母學完了,1-20合成分解相鄰數學完了,兩拼音節正準備開始...老師你好意思催我交編程作業?你不知道我報你的課就是用來自我安慰的?”

白天不懂夜的黑,老師哪懂家長的雞賊。

但只要條件允許,家長只認學習不認人的無情也是有目共睹的。

有人為了不讓自己的英語水平被孩子趕超,自覺努力學英語,見縫插針,無縫不插。打開他們的手機,映入眼簾的除了入門款的背單詞,還有高階的BBC,CNN,china daily……

別惹中小學生家長,他們狠起來自己都怕

這位兄臺如果當年也這麼認真,可能已經以雅思9分的成績笑傲江湖了,但看著現在如此認真的他,誰能知道背後隱藏著一個當年連四級都考了三次沒及格的英語渣?

這些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在當下。

當你以為一箇中年人端著手機是在玩遊戲、看影音、買買買的時候,其實他們可能正在學習少兒繪本,少兒英語,少兒書法,少兒配音,少兒口算,少兒學習方法啟蒙指導......

別惹中小學生家長,他們狠起來自己都怕

人生很難有重生的機會,除非快速成為一名家長。

我的一個朋友說,網課以來,她又發現了自己的一技之長——背誦古詩詞。速度之快,效率之高,過去三十多年從未發現過自己的這個亮點。她打印了800首古詩詞,一晚上四五首,面不改色心不跳。

微信群裡的氣氛,因為有了中小學生家長而很不同。家長沒來,群裡可能是BVLGARI, HERMES, DIOR......家長來了,就是Elements, Atoms, Compounds......我是誰?我在哪兒?

辦公室裡的氣氛,也因為有了中小學家長而不同。家長沒來,同事們都在埋頭苦幹ppt、email和報表......家長來了,他們可能埋頭苦幹的是數理化和閱讀理解。不要看他們的電腦,是怕你自卑......

別惹中小學生家長,他們狠起來自己都怕

其實大多數家長,還沒意識到自己有多狠,當他們意識到的時候,自己都能嚇一跳。

多數學書法的小孩家裡都有一個一直在打怪升級家長,自己多數會從字帖1.0版(龐中華,練字槽)到2.0版(廋金體、靈飛經)再到3.0版(鈕利鋼)再到4.0版(二玄社)......

多數學圍棋的小孩家裡都有一個天資聰穎但開發過晚的家長,深入瞭解小林光、大竹英雄、武宮正樹,連吳清源逢戰必讀的《道德經》,也能成為家長全新的生活寶典......

多數學英語的小孩家裡就更別說了,肯定有一個不是北美口音就是倫敦音的家長。

別惹中小學生家長,他們狠起來自己都怕

那些隨著孩子長大而不斷提高的作文要求,從400字到600字到1000字,家長在各種寫作手法的摸爬滾打中也要提升自己。為了積累好詞好句指導孩子,每天默背50條名人名言,以備不時之需,最後一張口都是心靈雞湯,終於成了典型知識分子。

為了陪讀而變得愈發強大的家長們,一手掌握熟練的Thinking map八種畫法以及思維導圖的區別,就像掌握口紅和潤唇膏的區別一樣得心應手,一言不合就半夜三更爬起來做幾張思維導圖......

別惹中小學生家長,他們狠起來自己都怕

別惹中小學生家長,他們狠起來自己都怕

家長自我學習肯定是有好處的,好處之一就是當你發現自己啥也沒學好的時候,對孩子也就不會那麼苛刻了。

壞處是萬一你學好了,就覺得這孩子太笨了一點都不像我。

但反過來想,孩子學不好也根本沒關係,大量的潛力都留到他以後自己當了家長之後再挖掘,為時不晚。

別惹中小學生家長,他們狠起來自己都怕

確實足夠嚇自己一大跳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要知道這其中蘊含的深刻道理。

九年義務教育不一定培養出來的都是精英,高考和工作也都不能把我們昇華到最高,但我們卻可以在當了家長之後自覺自願地重新深造,充分證明了“樹人”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許只有當我們不斷學習、一直到帶上孫子還在學,才叫百年樹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