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万亿!我国科研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稳居全球第二

4月2日,科技部通过官网发布最新完成的我国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情况分析——《2018年我国R&D经费投入特征分析》及《2018年我国R&D人员发展状况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2018年我国R&D经费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R&D经费总量接近2万亿元,仅次于美国,稳居世界第2位。

近2万亿!我国科研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稳居全球第二

投入规模全球第二,投入强度小幅提升

分析称,我国R&D经费投入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阶段状况。

从投入规模看,2018年,我国R&D经费总量为19677.9亿元,比上年增加2071.8亿元,增长11.8%,排名继续保持世界第2位。

从投入强度看,2018年,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有小幅提升,达到2.14%,比2017年提高了0.02个百分点。

我国研发投入强度已超过欧盟28国平均1.97%的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R&D经费投入强度水平,但与部分发达国家2.5%—4%的水平相比还有差距。

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2018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达到9518.2亿元,占国家公共财政支出的4.3%,比上年增长了0.18个百分点。


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为5.5%

2018年我国的基础研究经费为1090.4亿元,应用研究经费为2190.9亿元,试验发展经费为16396.7亿元,占R&D经费比重分别为5.5%、11.1%和83.3%。

从各执行部门R&D经费的活动类型分布可以看出其R&D活动的特点。2018年研究机构R&D经费中的15.7%用于基础研究领域,27.4%用于应用研究领域,54.9%用于试验发展领域。

高等学校的3类活动经费之比约为4∶5∶1;其中,89.3%用于科学研究,用于试验发展的经费为10.7%。企业的R&D活动主要集中在试验发展活动,其经费占企业R&D经费的比重为96.0%,应用研究经费占3.8%,基础研究经费仅占0.2%。


企业是中国R&D经费的主要来源

分析称,企业在R&D经费的投入主体和执行主体中居主导地位。

2005—2018年,中国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的R&D经费始终保持增长趋势。2018年,中国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R&D经费内部支出分别为15233.7亿元、2691.7亿元和1457.9亿元,较2017年分别增长11.5%、10.5%和15.2%,占R&D经费的比重分别为77.4%、13.7%和7.4%。

企业是中国R&D经费的主要来源。2018年,中国R&D经费为19677.9亿元。其中,来自政府的资金为3978.6亿元,占19.1%;来自企业的资金为15079.3亿元,占76.5%;来自国外的资金为71.4亿元,占0.4%;其他来源的资金为548.6亿元,占2.8%。


R&D高学历人员比重上升,人力投入强度待提高

2018年,我国R&D人员数量继续增长,高学历人员比重上升,R&D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我国参与R&D活动的人员总数为657.1万人,比上年增长5.8%。在R&D人员中,女性176.0万人,比上年增长6.0%;博士45.2万人,硕士97.6万人,本科毕业生275.6万人。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占到总数的21.7%,与上年(21.5%)基本持平。

分析称,从人员投入规模看,中国的R&D人员和R&D研究人员全时当量已稳居全球首位。但我国R&D人力投入强度指标在国际上仍处于落后水平。2018年,在R&D人员总量超过10万人的国家中,我国每万名就业人员的R&D人员数仅略高于土耳其,多数发达国家的每万名就业人员的R&D人员数量是中国的2倍以上。


研究机构、高校和企业人力投入各有特点

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对三类R&D活动的人力投入各有特点。

高等学校偏重于科学研究,2005年以来高等学校投入到科学研究活动的人力数量和比重一直在平稳增长,2018年高等学校投入科学研究活动的人力比重达到94.5%。

企业重视试验发展活动,投入的人力最多,2018年所占比重达到96.0%,比上年略有下降。

研究机构对科学研究的人力投入多年来相对稳定,2018年达到56.3%。

2018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员占全国的比重最高,基础研究人员占62.7%,应用研究人员占36.5%;其次是研究机构,基础研究人员占27.9%,应用研究人员占27.4%;企业基础研究活动人员较少,只占全国的3.0%。我国从事试验发展活动的R&D人员主要集中在企业,2018年企业试验发展人员占全国的比重为92.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