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香识女人-忽闻香,似见你,古韵中的馨香

小时候,每年到了端午节,妈妈总会在清晨摘下最新鲜的艾草,给我泡水洗脸,然后用纸盒做成三角形的符并把艾草订在门上,驱邪避灾。后来我才知道艾草属于芳香类的药物,有杀菌、通窍的功效。孩童的时候也喜欢三五个女孩子集结到野外采花,然后用水养着,一方面花儿娇艳的样子确实可爱,另一方面也为花香而迷恋。甚至,有时会因为花的香气太诱人而吸食花蜜。

闻香识女人-忽闻香,似见你,古韵中的馨香

成年以后,接触的更多是高科技带给我们的化学合成的香,洗发水、沐浴露、日常护肤品,合成的香味剂可以模仿任何我们熟悉和不熟悉的香味,做一个香香的女人视乎是很容易的事。我也总会被擦肩而过的她留下的香味神情恍惚,但过后总觉得香味太浮夸,太妖冶,就像这个浮躁的世界里的万物,香味也是那么张牙舞爪的广而告之“我很香”,缺失了一种让人回味的感觉。

闻香识女人-忽闻香,似见你,古韵中的馨香

和天然的植物馨香再次邂逅是儿子出生后,医生说小婴儿的黄疸高要离开妈妈住院做蓝光治疗,是妈妈的优柔和不忍让我选择保守治疗,观察后再决定是否做蓝光治疗。一个小小的茵陈(芳香类中草药)枕头竟然真的让儿子的黄疸降了下来。那天然淡淡的草药味和婴儿的奶香味轻柔的结合在一起,永远的留在我的脑海中。

闻香识女人-忽闻香,似见你,古韵中的馨香

让我真正和天然的馨香链接起来的是我的朋友小莫。小莫是我曾今的同事,她是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女孩子,总是一个人默默的伏台工作,然后一个人静静的吃快餐,活的旁若无人。但就是她这种弱弱的感觉吸引了我的眼光,我生性喜欢悲天悯人,小莫的言行举止都让我有种要贴近她的感觉,于是我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她的朋友,听她讲她的故事,她的第一次婚姻很不幸,前夫是个家暴男,每一次家暴后,婆婆还会跳出来指责她。 费了好大的劲才离了婚,但是前提是,她把他们共同的女儿留给了前夫,每次说到她的女儿,都能感受到那种无法言喻的悲伤。她的第二次婚姻还算幸福,现在的老公也是二婚,孩子已经长大,所以免了她去辛苦扮演后妈这个角色,两个人在城中村租了房子,老公在下面开士多店,顶上的阁楼里住人,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了点,老公却是事事由着她,让她按着自己的性子活。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小莫,其实并不普通,她喜欢吟诗,参加了个诗友圈,在那个圈子里她用文字指点江山,不同凡响。她还喜欢中国古典的药香技艺,自己合香,做香囊、香丸。借着她的引路,我也喜欢上了传统的药香技艺,女人似乎对香有种天生的情结,靠近香,你会觉得自己也雅致了。小莫曾今给我做过一个香药手串,手串看起来就和她一样普通,不起眼的颜色,若有若无的香味,但是,每当我感觉寂寞无聊的时候,凑近鼻子轻嗅那香珠,总会让我精神定敛。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小莫最后还是决定要回老家,她放不下她那个孤苦的女儿。她就像一阵淡雅的香味,悠悠的飘入我的生活,又倏忽间随风而散,只给人留下遐想。

闻香识女人-忽闻香,似见你,古韵中的馨香

小莫走了,我却与香再不能分隔,我喜欢上了那些中草药芳香的气息,每种药草不同味道,轻轻嗅去,用心感受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静谧和故事。点一注香,筛粉、合香、揉泥。静静的等待香珠干燥、轻轻打磨平整,串珠做绳,耳边鱼缸里的水声哗哗,我抚摸着流苏装点的香珠,心里微叹:“有几个女人能寻得属于自己的香味。”

闻香识女人-忽闻香,似见你,古韵中的馨香

中国古典的药香源远流长,几千年来,国人都是用草药类、金石类的天然馨香做护肤、美容保健类产品,香囊、香牌、香珠都是才子、佳人必备的装点物品,同时根据药性的不同,这些物品又兼具有辟邪、健脾、走窜、化湿等不同的效果。现代人思虑过度,神气多外泄,随身佩戴香珠可以帮助提神敛气、祛除杂念,是不错的配饰和养生用品,拥有一个香珠手环,独处时闭上眼睛,感受来自自然的力量的气味在鼻尖游走,世间的烦恼又有什么不可以化解呢!

闻香识女人-忽闻香,似见你,古韵中的馨香

-订制纯手工的香珠、香牌配饰的可以留言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