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車墜江的新聞結束了,唯一的倖存者卻無人關注?

前段時間的重慶萬州公交墜江事件,在眾人的哀悼中已經逐漸淡化出人們的視野,而在車禍中被公交撞擊,差點也發生嚴重車禍的女司機,卻無人安慰、無人道歉。

公交車墜江的新聞結束了,唯一的倖存者卻無人關注?

更甚至在經歷生死一刻,驚魂未定的時候,被當做事故肇事者遭到媒體和網友們鋪天蓋地的指責謾罵。

公交車墜江的新聞結束了,唯一的倖存者卻無人關注?

公交車墜江的新聞結束了,唯一的倖存者卻無人關注?

公交車墜江的新聞結束了,唯一的倖存者卻無人關注?

從驚魂未定到全網聲討,女司機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

險些被撞入河中,已經會讓她對開車有了陰影。

網絡上圍觀者的妄加猜測,辱罵,更是讓她對人性有了懷疑。

公交車墜江的新聞結束了,唯一的倖存者卻無人關注?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小,女司機變成了貶義詞。單純寫一起交通事故,沒人關注,加上女司機三個字,立刻能引發傳播量級的幾何級增長。

就像這次事件,剛開始事件發酵時,至於到底是不是女司機逆行導致車禍,似乎並不重要。何況就算這次真的是女司機造成了車禍,司機是男是女就很重要嗎?各家媒體一定強調女司機的心理是什麼?

看了一個數據,覺得網絡上對女性歧視太大了,心疼女司機。真是人在車中坐,鍋從天上來。

公交車墜江的新聞結束了,唯一的倖存者卻無人關注?

一個事件,其實只是一面鏡子。

圍觀者多是看到冰山一角,就急於發表感言,折射出的其實是自我的偏見和認知。

公交車墜江的新聞結束了,唯一的倖存者卻無人關注?

2009年,河南農民張海超,在耐磨材料廠打了三年工,而染上“塵肺病”。企業拒絕為他提供相關資料,他想討公道,卻被誣陷為“想訛錢”。

多方求助無門,張海超不顧醫生阻攔——開胸驗肺,證實了自己的清白。

真正令人心痛的,不是剁指的慘烈,不是剖腹的場面,不是開胸的憤然;而是在當事人證明了自己清白後,一鬨而散的人群。

他們圍觀的,不是真相,而是熱鬧。熱鬧過了,他們走了。

公交車墜江的新聞結束了,唯一的倖存者卻無人關注?


那些通過自傷以證清白的、那些無法證明清白的人們,卻會被這些事件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試想如果萬州事件發生在沒有攝像頭的鄉鎮地區,汽車女司機及其家人要如何揹負著巨大社會輿論壓力活下去?

公交車墜江的新聞結束了,唯一的倖存者卻無人關注?


如果你是小汽車女司機的家人,你會原諒那些曾經誤解過的人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